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首先从整体上把握了“新写实小说”创作的特质,揭示了其审美价值取向中的独特性,进而通过对池莉小说《你以为你是谁》中的审美价值取向的观照与分析,凸现了其在新小说园地中的新质特征及其鲜明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文字的“紧张感”是“新写实”小说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且这种“紧张感”是和“新写实”小说所要表现的“新”和“实”遥相呼应、互相映衬的。另外,这种呼应和映衬又是通过“新写实”小说那“紧张感”十足的语言文字对革命现实主义“四平八稳”式的文字的反驳以及和“新写实”小说所要表现的“紧张生存现状”相契合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在以池莉为代表的新写实作品分析基础上,探讨新写实小说的特点和局限性。认为新写实小说最基本的特质是客观冷静地写生存状态,即追求所谓“原生态”的真实和世俗化的情调。原生态作为新写实小说的核心特质,成为作家逼近生活的有利途径,使作品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然而也恰恰是这种在真正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绝对还原”,这种对知性的有意消解,制约着新写实小说美学品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3,(19):21
有个学长,跟我是邻居,总是欺负我,什么事都不让我占先,真气人!为什么姜总是老的辣?姜不一定是老的辣,得看其品种。你觉得受欺负,是因为什么事都没让你占先。为什么要占先你才高兴呢?有时候,落后一点,才好往前冲刺得更多一点。蹲下只是为了跳得更高,就是这个理。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后期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小说潮流。新写实小说倡导者们高举“还原”大旗,提出新写实小说实现了对人与现实的还原。事实上,新写实小说还原的仅仅是最基本的人性与最基本的生活形态。这种“还原”倾向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因此新写实作家想要在文坛站稳脚跟就必须调整创作理念。从新写实作家90年代的作品来看,新写实作家已经从对人与现实过于偏激的认知中解脱出来,力图挖掘与表现更加丰富的人性内容与更多层面的现实内涵。在90年代,新写实作家在关注最基本的人性的同时,力图表现与挖掘更丰富更复杂的人性内容;同时新写实作家已经不再单纯从生理本能的角度去解读日常生活,而开始尝试着从人性、历史、文化、政治等多层面去解读日常生活,揭示日常生活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章旨在将新写实小说和五四以来(1917—1949)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作一番比较,由此展开对新写实小说局限的反思。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高扬,二是浓郁的悲剧意识;而新写实小说却有着与此完全不同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丧失,二是悲剧意识的缺乏。显然,相对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新写实小说呈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双重倒退。  相似文献   

7.
新写实小说以写实的手法描写出了现代人生存的悲剧,虽然新写实小说作者取材各不相同,但从其悲剧产生的原因,我们大致可分为生存条件的匮乏和都市中小市民小人物的毁灭,前者的悲剧形式作者采用的是以原生态的描写赤裸裸的再现了平凡人生存困境的细节,而在描写都市小市民生活的新写实小说中,“几乎无事的悲剧”给小市民的生活和命运蒙上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种原生态描写手法以及悲剧情节的“几乎无事”是新写实小说悲剧意识产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张崴 《华章》2013,(28)
池莉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写实风格的、是一部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并直接反映出普通人民普通生活的通俗小说。文章在表现内容上、人物塑造上和写作风格上等方面都采用了一种“还原生活”的新写实创作风格,来表现这种“真实”。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时期文坛权力话语之一,新写实小说无疑已经成为参照型历史文本。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写实”观念,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经典表述。这种颠覆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关注凡俗人生,认同公众生存体验,张扬平民生存价值以及文本中的“无英雄化”等方面。而在历史题材领域,新写实小说也同样呈现出对历史神话的消解,注重表现历史的边缘性、偶然性以及轮回感等,表达了对正统历史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时期文坛权力话语之一,新写实小说无疑已经成为参照型历史文本.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写实"观念.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经典表述.这种颠覆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关注凡俗人生,认同公众生存体验,张扬平民生存价值以及文本中的"无英雄化"等方面.而在历史题材领域,新写实小说也同样呈现出对历史神话的消解,注重表现历史的边缘性、偶然性以及轮回感等,表达了对正统历史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 ,“新写实”小说以逼真的写实手法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种种烦恼和不幸 ,表现了对个体生命前所未有的关注 ,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人的生存现状及人的生存价值的质疑和探索。“新写实”作家在冷静探索和表现现代人的生存本相的过程中 ,流露出强烈的悲剧意识。市民社会的到来 ,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是这种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你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a是b不一定c否()2猛兽即使是关在铁笼里,你见了也会惴惴不安。a是b不一定c否()3如果能到一个新环境,你要。a把生活安排得和从前不一样b不确定c和从前相仿()4整个一生中,你一直觉得能达到所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谈写实训练     
写实训练是写作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功的训练,是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基础写作训练中的一个基本内容。这里所说的“写实”,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录像式的记写,是指基础写作教学中的一种写作训练活动。 写实训练的“实”就是真实。但这种真实既严格区别于文学创作的真实,也不同于新闻写作的真实。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同属于专业写作的范畴,写实训练则属于基础写作的范  相似文献   

14.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与你对话是我积久的心愿。今天得偿心愿,非常感谢你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燕湖 《职业技术》2006,(19):27-27
眼看你的同事升官的升官,加薪的加薪,你却原封不动。这是怎么回事?也许你因此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怨声不绝。出现这种情况,你有没有想过从自身来寻找原因?当然,这种情况落在你的头上,不一定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你的人际关系不足。如果你人际关系不好,你就不会出头,这是残酷的事实。为了以后的发展,请你细心阅读下面的几点,这些可能是你停滞不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写实小说给广大读者展示了大量的生存苦难,这种苦难的集中化叙述方式客观上为悲剧精神的高扬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实际上却没能让人感受到具有冲击性的悲剧力量。苦难叙述的集中与悲剧精神的消解这一悖论的形成与新写实文本过分关注世俗生活、善用反讽手法,与新写实作家“匿名启蒙者”的写作姿态和牢骚满腹的怨恨意识,与读者的接受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写实小说给广大读者展示了大量的生存苦难,这种苦难的集中化叙述方式客观上为悲剧精神的高扬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实际上却没能让人感受到具有冲击性的悲剧力量。苦难叙述的集中与悲剧精神的消解这一悖论的形成与新写实文本过分关注世俗生活、善用反讽手法,与新写实作家“匿名启蒙者”的写作姿态和牢骚满腹的怨恨意识,与读者的接受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喜欢回忆往事,尤其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更容易勾起对以往幸福生活、奋斗历程的回忆,这不一定就是坏事。“恋旧”的人感情丰富,崇尚真诚。如果你怀念过去,说明你是一个懂得珍惜、渴望真情的人。但是如果经常这样,不能自制,就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怎样克服这种严重的“恋旧情结”呢? 首先,你可以尝试着努力了解新的环境。一般的初中办学规模相对于高中来说都要小些,尤其是像你所介绍的新学校,知名度很高,又是重点,肯定有许多新的设施、设备你还不熟悉,有许多新的部门你还不了解,学校辉煌的历史你还不…  相似文献   

19.
对下列各题作出是、不一定或者否的回答。1.你是否经常按时交作业?2.去上学时,你是否常常把书或其他学习用品遗忘在家里?3.平常学习新内容时,你是否常常来不及预习?  相似文献   

20.
从现实主义的发展看“新写实”小说刘峰从1987年以来,文坛上逐渐又兴起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的文学现象,对这种现象所显示出来的实力论者多给予肯定,但对这种创作现象的评介确又众说纷坛。有的人把这一现象命名为“新现实主义”、“新写实小说”、“后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