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临沧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拉祜族人民,拉祜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与自然共处过程中形成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拉祜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拉祜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意识;拉祜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拉祜族禁忌和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加强对自然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文化差异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不同或相同的数字,汉英有着不同的崇尚或禁忌习俗,以及不同的联想和意义,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对比分析中英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英民族的文化心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3.
在拉祜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民间舞蹈艺术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再现生产劳动,反映对生活的回顾,对未来的祈盼与探求。拉祜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芦笙舞”、“摆舞”和“跳歌”三类。千百年来,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许多优秀的舞蹈受惠于独特地理环境的保护,传承至今,成为边地民族独具魅力的艺术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较高的审美与研究价值。拉祜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百花园中一簇芳香独具的山花。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由于传统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有关数字的用法和内涵也有差别,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数字文化。本文主要介绍俄罗斯的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5.
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以其文化现象为切入点也不失为一条捷径,文化现象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特殊的文化现象-数字文化为突破口,对俄汉两民族独特的数字文化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7,(3):93-99
随着拉祜族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拉祜族传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变迁势在必行。火塘文化是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变迁被视作一面镜子,影射出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本民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为适应生态与社会环境所作出的文化调适与变革。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数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与特色。文章从中西方数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吉祥数字和禁忌数字入手,探讨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拉祜族是云南省16个跨境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质。通过对异彩缤纷的拉祜族民俗活动的展示,分析拉祜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倡导以拉祜民族为主体,推广普及全民参与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少数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任重道远,需要拉祜民族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参与。  相似文献   

9.
拉祜族是居住在云南西南部边境的山地民族,其文化和语言都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邦乡赛罕村老缅寨为调查点,对拉祜族人名的特征进行分析,来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特有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南美乡是临沧市临翔区境内拉祜族主要的也是最大的聚居区。南美乡具有独特的拉祜族文化,因地处高山大箐,与外界交往少,民族文化较为浓厚。南美拉祜族文化特点可概括为:典型的山地文化特征;文化原生性特点突出;以“口耳”作为文化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1.
拉祜族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都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试图以宗教仪式、民间文学和日常习俗等为视角,来分析拉祜族传统的文化生态观,以丰富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上探索适应于拉祜族山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搭桥节是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搭桥节展现了拉祜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稻作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民族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拉祜族民间诗歌记录了整个拉祜民族的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具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崇尚自然、张扬人性和追求“天人合一’’的旨趣三个方面。拉祜族民间诗歌为研究民族的历史、思想和文学文化提供了最好的范本,其独特的价值取向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建构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拉祜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拉祜族亲属称谓的特点是拉祜族的家庭结构、婚姻制度及传统观念的生动反映。通过对拉祜族亲属称谓的分析,探讨其家庭结构及婚姻制度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拉祜西的婚姻文化是其历史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对拉祜西婚姻文化的考察,实质上是对该民族文化的一种深层解读。由于自然地理、人文社会及历史文化等原因,拉祜西形成了独特的婚姻文化。通过调查,对拉祜西的婚配范围、婚姻缔结的方式和婚礼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从中得出拉祜西的婚礼习俗遵循重礼轻物、平均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6.
拉祜族是云南15个特有民族之一,拉祜族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讨论拉祜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以全国唯一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提出了拉祜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对东南亚跨境而居的拉枯族来讲,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了每个村寨。为此,作者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泰国北部清莱府迈保朗村20名拉枯族进行了访问,并把传统文化、文化变迁、族内关系等内容为文化与社会变迁调查和访问的主要内容,就全球化对这些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作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调查表明,贺开山地拉祜族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隐性辍学、低学业成绩和学历层次低等问题。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同步。贺开山地拉祜族社区文化传统所内化的非正式制度与现代学校教育目标的巨大差距是导致拉祜族学生徘徊于现代教育边缘地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心态的变化,当代青少年的追求新奇的心理也在网络交流中充分体现出来,不拘泥于传统习惯以及打破传统使用文字规范的作风,是当前网络流行文化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探讨网络流行文化视野中的中专生思想政治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以南美拉祜族自治乡神秘的拉祜族文化,壮观的野生古茶园群落为开发对象,论证开发南美乡拉祜族文化生态村旅游的意义,提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原则及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策略,实现保护地方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赢,达到南美脱贫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