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伟跃 《东南传播》2013,(6):134-136
针对目前FM广播数字化的现状与发展,介绍数字FM广播的先进性及Digital CD的功能原理。在研讨基于Digital CD的关键技术——DSP和NCO建模运算之后,从多角度分别对其相关的Digital CD技术指标、基于SR技术的Digital CD体系结构、调频同步广播技术、Digital CD的可靠性等技术问题从原因效能等方面阐述Digital CD关键技术DSP和NCO所起的功用,解决Digital CD应用中出现的相关关键点技术问题,最后讨论FM CDR技术可行性,提出基于Digital CD的FM CDR改造有效模式,并给出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推动着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革新,数字化成为未来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趋势,数字音频广播CDR(China Digital Radio)作为广播电视数字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广播的发展新方向。本文分析了CDR的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并就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全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形下,需要将传统广播的数字化转化为广播网,才能有效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广播发展比较缓慢,创新力度不足,无法扩大广播的受众面。而CDR技术的出现,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广播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本文分析中国数字音频广播(CDR,China Digital Radio)技术的具体特点,并且找出将CDR技术应用于广播业务的方法,为人们了解基于CDR技术的广播新业态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阿基米德FM为例,分析了传统广播APP的品牌优势与特征,从整合集团资源打通媒介内容生产、加强独家优质节目打造、拓展创新营销空间、加强功能性建设、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对传统广播APP的未来发展与突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荔枝FM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不仅抢占了市场和广告份额,而且赢得越来越多听众的认可。本文分析荔枝FM与传统广播优劣势,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该如何借鉴荔枝电台发展优势,适应受众多重需求,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日趋多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而一些广播APP的诞生,无疑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部分新媒体结合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为用户打造全新的体验即"私人订制"的广播模式。本文试以阿基米德FM为例,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的"私人订制"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运用使用与满足、粉丝经济等理论,采用媒介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喜马拉雅FM为例,围绕移动音频APP的发展情况,从移动音频APP的发展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入手对有声读物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证阐述,对未来移动电台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谢红娟 《出版广角》2018,(10):57-59
近年来,中外传统广播机构向移动音频客户端的转化蔚然成风,阿基米德FM和iHeartRadio是其中代表.二者的转化策略既存在相似之处,又有部分差异.通过总结两家传统广播向移动音频客户端的转型之路,可以归纳传统广播机构媒介转型的关键所在,即充分发挥传统广播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适应新传播模式,拓展品牌认知度,探索多元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广播、手机广播日渐为人们熟悉和使用。荔枝FM自诞生起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吸引了大批广播爱好者创办自己的专属电台。然而随着"草根"主播的增多,这类广播节目也暴露出一些内容不足、商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目前,声音广播有中波、短波AM广播和音质优良的FM广播,都是采用模拟调制方式。然而,随着近年来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家用CD唱机的普及和DAT录音机的问世等,PCM高质量声源就变得普通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日常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网络广播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应运而生,它凭借着海量的音频内容、便捷的操作方式、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和社交属性的互动交流带给受众全新的收听体验,并迅速在移动新媒体市场扩张,在实际运用中担任着多重角色。但我国在发展网络广播媒体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和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导,致使网络广播行业出现一系列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网络广播媒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且系统地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来推动我国新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文章以喜马拉雅FM为例,从发展动因和发展现状两方面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媒体,并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类型化电台概念由国外引进,成为解决两大难题、应对受众细分时代的重要法宝。但湖北的听众格局并不适合全盘接受,照搬美国类型化广播的模式和以"京沪"为代表的本土化格式电台的发展思路。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FM1026在不具备音乐、新闻、交通等格式化广播的传统专业优势背景之下,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格式化之路,那就是:综合型广播和专题类节目的格式化。本文通过分析FM1026在类型化转变过程中遇到的听众背景、棘手问题、实践举措和创新思维,归纳了在专题节目基础之上如何做到格式化布局和品牌化栏目的有效统一,以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国内类型化广播电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AM/FM 广播监测是广播电视事业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控制、改善、提高 AM/FM 广播的传输和发射质量,核查广播的覆盖效果,维护 AM/FM 广播空中无线电波秩序,严格保护并有效利用频谱资源, 保证广播信号优质传输和群众良好的收听效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监测是传输和播出系统技术质量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又迎来了数字音频广播(DAB)的新时代,其播出质量可与激光唱片(CD)或数字录音磁带(DAT)的音质媲美。下面就AM广播、FM广播领域中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交通运输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打造的国家级交通广播——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FM90.5)1月27日起在湖南地区开始试播。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建立"全国联网和省域特色"有机并存的全国交通应急广播网。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湖南频率试开播,也是交通行业和媒体行业跨界融合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2013年7月,交通运输部决定在京津冀湘渝开展示范工程建设。2014年5月,湖南正式作为全国第一家进行  相似文献   

16.
调频广播,因其电声指标优越,已经被世界各地的听众所喜爱。很久以来,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都采用模拟技术设计制造,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两种弊端:  相似文献   

17.
孙羽 《东南传播》2021,(8):138-139
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电台App与传统广播之间的融合在不断深入.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的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网络电台App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云听App、阿基米德FM和蜻蜓FM等电台App论述了网络电台App对传统广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17,(9):42-42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沐耳FM8月18日正式上线运营。沐耳FM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建成“中央厨房”“融媒体技术平台”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新媒体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张立 《新闻实践》2012,(10):48-50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传统媒体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播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后,广播电台纷纷开始了管理频率化和频率专业化的探索实践,并且更为注重基于专业细分的品牌构建。萌生于广播品牌构建中的品牌创意成为了占领市场,赢得较高收听率的关键。本文以浙江FM104.5全国唯一女主播电台为例,从创意动因,创意过程以及创意实践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品牌背后的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20.
周琼 《新闻实践》2007,(11):37-38
阅读提示近几年来,中国交通广播一枝独秀,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了引人注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值得关注的"交通广播现象"。2005年.杭州交通经济广播(FM91.8)获AC尼尔森、央视市场两大权威调查机构公认,荣膺杭州地区车上人群最高收听率、最具影响力和司机最喜爱电台称号。本文拟从分析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品牌塑造入手,讨论广播媒体品牌创新之道,分析和推广交通广播的有效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