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9,(11):12-13
9月1日上午,西宁市教育局组成两个检查组对16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开学各项工作的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西宁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学,教师提前到岗,各类教材准备到位,开学报名工作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2.
每次上课前,教师提前到教室几分钟,组织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进行课前准备,或是检查作业。其实,教师也可利用这一段时间(在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也可以从课堂上借用几分钟,使课间与课堂融为一体),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进行课前准备,尝试进行一些语文专项的训练,如诗词背诵、材料积累、美文欣赏、作文评改、演讲等,日积月累,使这些训练...  相似文献   

3.
<正>翻转课堂是当前比较流行和实用的课堂形式,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例也是非常的多。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如何,关键不在课上,而是课前的设计和准备,这个准备不仅包括教师的准备,还包括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做好课前准备,促进问题提前生成,为课上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做一些探讨。一、方法指导与具体要求相结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即指导和要求。指导是指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积极意义的建议,但是不容易以实物呈现,难以检查。要求是指为了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建议,而且能以文字等形式呈现,能及时检查与反馈。  相似文献   

4.
何不提前进教室陈菊生教师课前几分钟进教室,虽说是微不足道,但往往能产生神奇的效应。这是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首先,从我们教师本身来说:提前几分钟进教室,一方面可以避免闲事干扰,以便思想高度集中到教学内容和学生身上来;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有一个战前准备...  相似文献   

5.
曾听一位年轻教师诉苦说,为了参加市里的赛课活动,她花了一千多元请专业的广告公司做课件!小小课堂耗资竟然如此之大,真是令人咂舌!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有位语文老师准备借我们班上一节市级公开课。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老师提前一周就让孩子们练习课中操。认真的学生每天回家都会一丝不苟地练上好多遍,到了临上课前的那一晚,他们更是练到滚瓜烂熟才安心上床睡觉。最后的课堂效果的确热闹,  相似文献   

6.
一、学期初列出能让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清单 能让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教师不要准备,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材料的准备中来。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很多负担,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开学初可以将本学期每一课要让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清单详细列出,一张贴在教室里,便于大家提前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心理教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课前5分钟,班长说班里发生了特殊事件,希望教师换一个主题;上课铃响,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学生却不在状态;认认真真准备了一节心理课,上课时学生只喜欢“玩”的部分……心理课遇到这些“小意外”,你会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8.
教师“候课”是指教师课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上课。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前的一种预备状况,是教师课前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等诸多方面。一、教师“候课”的功用1.教师“候课”有利于良好课堂秩序和学习气氛的建立。良好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教师的“提前到堂”,使学生马上意识到就要上课了,进而控制自己的情绪,期待着新的一节课的到来,并且以饱满的激情和高昂的学习斗志及时进入课堂学习的准备状态,保证了课堂教学能正常而…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前心理准备和情绪调节教师上课前除了要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外,还要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饱满、高昂、振奋的精神,稳定、踏实、集中的情绪,这与课前的心理准备有很大关系。那么,要想具备这样的精神状态,在课前从思想和心理方面应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课前1.对照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由于信息技术是门特殊的学科,上课必须到指定的电脑教室,我在课前会提前5分钟到教室去带领学生进入电脑教室,按顺序就座,提醒学生未经过老师的允许电脑教室的座位不能随意更换。提醒学生带好这节课的学习用品:笔记本、鞋套、铅笔和橡皮,并说明每节课都要带。为了让学生每节课做到课前充分准备,我经常进  相似文献   

11.
姚蕾 《教师》2014,(4):41-41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采取受教育者能接受的教学方式的准备过程,这一过程也称为课前准备。做好课前准备有利于教师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尽量在备课时做到"细嚼慢咽"。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备课如何做到"细嚼慢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从课前准备、课上讲解、课后复习三个方面简单论述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希望能给到其他教师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上课前除了要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外,还要作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有的教师在上课前常常表现出情绪紧张、心跳脸红,行动难以自制,而课堂教学却要求教师具有饱满、高昂、振奋的精神,稳定、踏实、集中的情绪,这与课前的心理准备有很大关系。那么,从思想和心理方面在课前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临课心理,是指教师在授课时表现出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心理状态。它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素质是否稳定、能否适应教学要求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临课心理是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和教学经验的丰富而相对稳定的。本文试图从分析影响青年教师临课心理的原因入手,提出调节不正常临课心理的方法,供青年教师参考,以便尽快适应教学、提高教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什么样的考试才能起到轻松如实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能力?怎样利用平时考试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责任感?这是考试的重要问题,也是考试中的核心问题。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探索,总结归纳出以下考试形式:一、考试题类型与量度。基础知识题约50%,中等程度的题约30%,综合性能力题约10%,有创意的题约10%。二、考试方法。1、出题准备:(1)教师出题:提前几天或者提前几周出题并通报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有创意的综合性活题,…  相似文献   

16.
"翻转课堂"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界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及教学视频,并设计学生课前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学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查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活动、任务驱动等方式,有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最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8.
“候课”是教师提前提前进入“教学现场”准备,“候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每一位做语文教师的都希望自己能顺顺利利地上完课。以往的我便是如此,尤其是到了要上公开课的时候,更是如临大敌,课前与学生反复统一口径,还要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好在上课时给人予一种师生共乐、和谐平等的感觉。可自从上了《三袋麦子》这一课后,我幡然醒悟: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的过程。如果忽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适,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程的终极目标。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经常存在着某些偏差。而这种偏差正…  相似文献   

20.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自然课的关键,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好观察、实验材料。这些材料一部分是实验室提供的,还有一部分要靠教师从大自然中获取和自制。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像这样的观察、实验材料应尽量组织学生自己参与课前准备,因为自然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认识一些具体的自然事物,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为学习研究新知识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 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课文中有两个引导学生认识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的实验,实验材料主要是蚯蚓。乡村小学的学生找蚯蚓是比较容易的事,课前我布置每个实验小组自备5条蚯蚓,学生在挖蚯蚓时就在无意中获得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的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