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中经常应用平均值、极值的方法将混合物转化为“单一”组分,从而化繁为简,快速求解有关混合物的计算问题。所谓平均值法,就是根据“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性质,进行互逆推算。如由极端值计算平均值、由平均值确定极端值范围或由极端值和平均值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比例。极值法则是将混合物进行极端假设由极端值确定平均值范围。因此,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是关键,善于转化以不变应万变是解题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化学中经常应用平均值、极值的方法将混合物转化为"单一"组分,从而化繁为简,快速求解有关混合物的计算问题.所谓平均值法,就是根据"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的性质,进行互逆推算.如由极端值计算平均值、由平均值确定极端值范围或由极端值和平均值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比例.极值法则是将混合物进行极端假设由极端值确定平均值范围.因此,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是关键,善于转化以不变应万变是解题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需要命题。同样,只要有命题,就必然会有解题;有解题,当然就存在着析题。为此,不少学校、众多教师,都把“命题·析题·解题”当作师资培养、教师能力提高的重要抓手。其实,我们更应该作一点“上位”思考,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命题·析题·解题”的重要性。因为,“命题·析题·解题”关乎日常教学的展开与评价,关系到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发展与成长,涉及全体学生的学业水平与个性养育节点,它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需要命题。同样,只要有命题,就必然会有解题;有解题,当然就存在着析题。为此,不少学校、众多教师,都把“命题·析题·解题”当作师资培养、教师能力提高的重要抓手。其实,我们更应该作一点“上位”思考,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命题·析题·解题”的重要性。因为,“命题·析题·解题”关乎日常教学的展开与评价,关系到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发展与成长,涉及全体学生的学业水平与个性养育节点,它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浮力”的几种主要解题方法.包括巧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解题、巧用整体思想解题.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为初中物理中的“浮力”解题教学提供一定参考,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物理解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建议 1.关于处理教材的建议。“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个部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数字已到6位,并且带有中括号和小括号,教材在叙述这部分内容时,共安排有3道例题。教学时,可按教材顺序进行。“应用题”包括相向而行的问题与一般的三步计算复合应用题。教材安排了4道例题。教学时,教师可先教例4,后教例1和例2。因为例4的解题原理与例1、例2的解题原理一样,题中的“工效和”较“速度和”  相似文献   

7.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第一关,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正确迅速解题·1·审清所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例如,“不正确的是———”,“不可能的是”,“正确的命题有几个”,“正确的命题有哪几个”,“写出结论成立的一种可能”等等·2·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关键词,切忌望文生义·例如,增加,增加  相似文献   

8.
化学学习中常会遇到需用计算来解决的化学问题,有些同学往往在很简单的化学计算中出错,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住化学计算解题的特点。化学计算解题的特点是,以化学原理为基础,以数学计算为手段,解决化学反应及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之间转换的数量关系,就是说,必须用“化学”来指导“计算”,下面来分析一下几种基础类型的化学计算所依据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慎用十字交叉法解化学计算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字交叉法”又名“交叉法”、“混合规则法” ,它在化学计算中具有能简捷和迅速求解的特点 ,但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必须要首先弄清两个问题 :一、十字交叉法的适用范围若a甲 、a乙 分别表示某二元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甲、乙的量 ,a平 为甲、乙的量的相对平均值 ,n甲/n乙 为二元混合体系中甲、乙的组成比。则用十字交叉法可表示为 :a甲a平a乙a平 - a乙a甲 - a平而二元混合的一般计算方法为 :a甲·n甲 a乙·n乙 =a平(n甲 n乙)或a甲·n甲/ (n甲 n乙) a乙·n乙/ (n甲 n乙) =a平整理得 :n甲/n乙 =(a平 -…  相似文献   

10.
平均值不等式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它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有力工具.用平均值不等式解题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及高考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如何在“巧用”上下功夫呢?本文通过几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设”是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正是因为有了“设”,才架起了由此到彼的桥梁,实现了由复杂到简单的转化,从而步入了由未知到已知的坦途.同时,“设”又是一把双刃剑·设得好,则效果显著,事半功倍;否则,不仅无助于解题,而且还容易造成“错而不觉,劳而无功”的结  相似文献   

12.
“不等导等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重要解题思想方法。由不等导出相等在解题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1.利用已知不等式(如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三角不等式等)中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导出相等例1.某公司为组装计算机整机,一年内共购入某种元件8000个,  相似文献   

13.
徐力南 《教学考试》2023,(51):47-50
<正>遗传概率计算是遗传规律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也是易错点,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题目背景和类型多样。加之学生由于没有理解遗传规律背后的数学原理,在选择解题方法时又容易出现误用。为提高学生解决遗传概率计算问题的能力,笔者以“遗传病患病概率计算”和“随机交配”问题为例,结合乘法原理阐述在解题策略选择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指出:“进行化学计算能使学生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并获得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适当数量、富有启发性的综合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在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从波利亚的这段话可以知道,教会学生解题是教师教好数学,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目标.会解题、善于解题离不开良好的思维习惯,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和独  相似文献   

16.
刘德华 《物理教师》2008,29(3):56-56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物理学要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涉及到计算的要求都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编拟物理计算题时,除注意“题目中的物理情景应该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之外,还要注意不必在数字计算上加难度.笔者认为,有必要设计出“整解题”,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所谓“整解题”是指已知量和要求的量都为整数的一类习题.本文谈谈电阻并联中的整解题的设计,供同行们在命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排列组合应用题千变万化,其解题思路却离不开十六个字:“分步相乘,分类相加,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合理地分类,正确地分步是应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关键,分清是否与顺序有关是区别排列与组合的依据.在“十六字”原则的指导下,常用的解法有:  相似文献   

18.
高考中选择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熟练程度和思维的敏捷性.多数计算型选择题若用常规方法解题,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很有必要掌握一些简便方法,以便能够迅速解题.常用的速解法有:差量法、守恒法、平均值法、极值法、估算法、十字交叉法、拆分变形法等.  相似文献   

19.
“十字交叉法”理论依据的导出及其应用○银川三中周晓兰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十字交叉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技巧,被广泛地应用于二组分均匀体系的有关计算。为了能够真正从本质上掌握“十字交叉法”的解题原理,提高运用此种方法的能力和技巧,本文拟就“十字交叉法”...  相似文献   

20.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是ε=Δφ/Δt,当有n匝线圈时,则为ε=n· Δφ/Δt。在运用这一定律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通常由该式求出的电动势是平均值,如果Δt→0,则求出的电动势是即时值。 2.在存在多个闭合电路时,要逐一分析每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 3.当线圈面积不变,磁感应强度变化时,Δφ/Δt=ΔB·S/ΔT=ΔB/ΔT·S,即ε=ΔB/ΔT·S,式中S应为有磁通量穿过的“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