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立 《上海集邮》2006,(2):34-35
眼下,无论在有关集邮献的述中,还是在集邮献的目录中,几乎难以见到连环画这一门类。究其原因,大约因其所述邮事过于“肤浅”、简单,学术含量不高,是真正的“小儿科”吧!然而一些集邮献的收藏早已开始关注这类图书,并以自己的行为将其纳入了集邮献的范畴,在下即为其中之一。所列表是新中国出版的有关集邮或邮事的连环画(部分资料搜检于相关书目),供同好参考,并望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刊发表张立《集邮献之连环画的收藏》一(参见060254),对所列的连环画冠以“集邮献之连环画”,本人不敢苟同。又,中开头所述“无论在有关集邮献的述中,还是在集邮献的目录中,几乎难见到连环画这一门类”的说法欠妥。笔专心收集集邮连环画已有3年余,更因撰写有关章而收到许多邮友来信,有交流集邮连环画的,也有赠我集邮连环画的,可以说带动了集邮连环画的收藏;此后,我又比较深入地阐述与介绍了集邮连环画,  相似文献   

3.
拜读刘振邦先生在《中国集邮》2000年第10期发表的《再说中国普票小本票及其它》一后,笔针对中关于中华邮政发行的普票小本票情况介绍不全、有的小本票名称不正确等问题,特查阅了有关集邮献,得知刘振邦先生所说的中华邮政发行小本票“3套14种”的说法不准确。为使读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笔根据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金卡集邮专号中刊出的“江西企业金卡概览”、“我国金卡集邮组织及邮刊的概况”和“企业金卡文献一览”这三篇文章我均仔细读了好几遍,增识不少。但是,我国“地大物博”,稍有遗漏或差错在所难免,因此作一补充和修正,以求完美。  相似文献   

5.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5,(1):10-10
献纠误一位业余编书的在《集邮报》上发了一篇短,从出版社的经营角度出发,评说当今集邮献“一流选题已经用完”;一位书的看了大不以为然,写来一篇长,就是本期“兴之所至”专栏的《献工作的承前启后》。邮坛或坛的争议,是极平常的事,只要出于善意,对于化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然而由兄弟报刊引发的讨论,最好仍在那里继续,可是这位业余编书的恰恰是本刊的当家之一,这位书的又是本刊的编委,如果让此远奔山西,  相似文献   

6.
拜读了施慧中先生的《试论文献集邮》(参见本刊2002年第8期)之后,也想说说我对“文献集邮”定义的一些看法,供同好参考。首先看《中国集邮大辞典》给“文献集邮”下的定义是“收集、研究与邮票、集邮、邮政史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集邮类别。”同时,该《辞典》还对“集邮文献”做出了如下的注释:  相似文献   

7.
王建平 《上海集邮》2006,(11):30-32
集邮喜欢追根溯源,在传统集邮中热衷追求“组外品”。而献集邮爱好,不防也来仿效。本讨论一些集邮题材连环画在出版前的表现形式及目前发现的有关“组外品”。  相似文献   

8.
李明 《集邮博览》2003,(1):49-49
拜读了施慧中先生的《试论献集邮》(参见本刊2002年第8期)之后,也想说说我对“献集邮”定义的一些看法,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8年版《中国集邮百科》(华夏出版社)是耿守忠.杨治梅夫妇历8年艰辛.在1987年版铺垫的基础上,从形式到内容迥然一新的大型工具书。全书分为“中国集邮知识概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上的百科知识”两编,尤为精彩的是前一编,作独具匠心地寓中国集邮史料于词条中,分读是条.合则成史,题为“概览”深得三昧;其次是词条能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0.
为您答疑     
《集邮博览》2001,(6):22-22
我是《集邮博览》的忠实读。尤其对“为您答疑”栏目情有独钟。长期以来。每篇必读。对提高邮识和集邮技能、受益多多。当我复读2000年第9期《集邮博览》“为您答疑”。由耿守忠老师答读兰欣。关于《怎样区分“普8”及“普8甲”?“普8”现今邮市上售价是多少?》一时。顿生疑惑。立刻搬出1988年3月出版。由耿守忠、杨治梅编的《中国集邮百科知识》。  相似文献   

11.
原地集邮的研究,经近20年的努力,已获得了公认的成果,其主要标志就是“原地封”已被作为集邮专用名词纳入经典性集邮献,确定邮票原地已成为当今集邮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新邮发行前,报道和探讨邮票原地的章普遍出现,更是一道靓丽的集邮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华东师范大学集邮协会成立于1 983年5月23日(原名华东师大集邮协会教工分会)。图为成立纪念封。 华东师大邮协“集邮者之家”建成于1999年12月16日,收藏各种集邮图书、期刊、报纸供会员阅览。 华东师大集邮协会在校工 会领导下,紧密团结会员,不断 探索高校集邮活动方式,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 献。2002年荣获上海市“集邮先 进集体”光荣称号。 阅华东师大集邮协会已举办了16届集邮展览,让高雅集邮文化进人校园。图为市邮协领导在观看“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集邮展览”。 华东师大集邮协会从1 993年起开设公共选修课《集…  相似文献   

13.
《集邮报》在9月里曾发起讨论一一“邮书的印量为什么越来越少?”不同意见色彩缤纷,读来饶有兴味。学长邵林先生对现状有点悲观,他写道,“一流选题已经用完,二三流的类似之作已经唤不起读的激情……”有趣的是,同一版上,杜铁胜先生的“调侃”章,指责《中国集邮大辞典》“错漏百出”,1996年卖195元,1999年“修订版”卖298元,他买了前“着实后悔”。《中国集邮大辞典》名扬世界邮坛,屡屡获得大奖,为中国走向集邮强国奠下了一块基石,其属“一流选题”是毫无疑问的。哪容得有人如此“调侃”呢!  相似文献   

14.
细读《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获奖论文集》,感到这个“论坛”、这本《论文集》不啻是一场“及时雨”,中华全国集邮联牵头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集邮文献与集邮活动宛如“孪生兄弟”,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陈志川说:“现在国内第一流的邮票研究家,那一位不是从先研读邮学书籍而来。”其实,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又何尝不是读了集邮书刊才认识集邮、热爱集邮和走上集邮研究之路的呢?而“文献集邮”作为新兴的一种集邮方式与类别,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及时以一个全国性“论坛”,让大家认真、深入地议一议,给“文献集邮”一个科学的定义和定位;对“文献集邮”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实质性探讨;确保这项集邮文化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的确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裘真 《上海集邮》2007,(3):45-45
有人将邮品某处的一个印刷网点或字笔划中的异常说成是“暗记”,混淆了“暗记”的定义。《JP2暗记》一(参见060941)所谓的“暗记”就值得商榷。《中国集邮大词典》称暗记是:“在图案中有意作上的隐蔽标记。”《JP2暗记》一所示“暗记”并不具备这个属性。(早期集邮献称邮票子模特征为“版暗记”,误用“暗记”一词可能源出于此。——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常增书 《中国集邮》2001,(12):43-43
我是《中国集邮》的忠实读和作,在《中国集邮》结刊前,我想谈谈我心目中的《中国集邮》。  相似文献   

17.
邵林 《集邮博览》2003,(1):48-48
在2002年全国集邮学术研讨会上,施慧中和林轩大力提倡献集邮,我站在赞成的一边,因为我早就是一名献集邮爱好了。听了施、林二位标新立异的论,我自然也会产生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邮》2001,(1):4-4
时间在前进,世纪在更迭。读朋友们,我们携手并肩,踏入了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在蛇年到来之际,《中国集邮》编辑部的全体同仁,满怀着敬意和喜悦,向各位邮友道一声“新年好!”愿各位邮友蛇年大吉,心想事成,集邮丰收。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5,(1):48-48
12月3日上午,我翻阅刚刚收到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第12期《上海集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好‘六件实事’、真情回报读”的章,细细品味这“六项举措”是:件件实在,想广大集邮爱好所想;项项真情,体现优质服务办刊宗旨。接下来看到了实施实事的筹建“读俱乐部”的简章和会员登记表,这真是说办就办,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6,(6):6-6
本刊讯 南京市集邮协会、献集邮研究会,《集邮》杂志社,《集邮报》社、《集邮博览》杂志社,《上海集邮》编辑部,《天津集邮》编辑部等七单位主办“我心目中的2005年‘五佳’、‘十优’集邮报刊”评选办法:在下列10种省级集邮报刊内,挑选5种(其中报纸型至少1种,数字下带划线的为报纸型);在下列30种其它集邮报刊内,挑选10种(其中报纸型至少2种,数字下带划线的为报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