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团圆是春节的主题,而年夜饭,又绝对占据过年节目的主位。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曾经的生活多么贫困,中国人也要千方百计准备这顿一年中最隆重、最具仪式感的大餐。这张照片是1953年除夕,新华社记者盛果拍摄的天津市汉沽区一家人吃年夜饭的情景。北方的冬天裹挟着凛冽的寒气,除夕之夜,合家老小围坐在暖暖的热炕上,享用着简朴的年夜饭,一起守岁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  相似文献   

2.
秋有菊黄     
秋天,是菊花的天堂。 上下班依然步行,阳光暖暖的,打在脸上,很舒服。空气中有股醉人的花香,浓浓的,紧紧地包裹在你的周围,充盈在天地间,这便是菊花的清香了。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阳光     
和一位远在异乡的朋友聊天,她说最想念家乡的阳光,尤其是夏日的午后,躺在葡萄架下,阳光透过枝枝蔓蔓的缝隙照进来,似乎嗅得到一丝丝甜甜的味道,那时的阳光温暖而惬意,走到哪里都忘不掉。小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在小树林里玩耍,有时下河里嬉戏,玩累了就会仰面躺在山坡上,微微闭着眼。青草及野花散发着幽幽的清香,不知名的虫儿在浅吟低唱,而阳光就那样暖暖的照遍全身,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每一寸肌肤。偶尔会用手遮住眼睛,透过手指的缝隙望着明亮的阳光,阳光在瞬间变得色彩斑斓,那些美丽的光线在眼前晃呀晃。  相似文献   

4.
我们这一年     
《新闻世界》2004,(12):6-8
12期杂志厚厚地垒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承接着冬日里暖暖的阳光。2004年.瞬间划过了我们的岁月。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新闻世界》改版创新的日日夜夜。辛苦也罢。疲惫也罢,因为努力,我们有了坚持的力量;成功也好,喜悦也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携手共度的美好见证。悄然回首,原来那些逝去的时光与永存的字都已经刻骨铭心地留存于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刘毅 《东南传播》2012,(11):I0001-I0001
<正>走进初冬北京,感受到的却是生机勃发。为这次十八大报道特别设置的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北京演播室,距离福建代表团驻地仅一墙之隔。每天,演播室外,金灿灿的银杏繁密茂盛,红彤彤的柿子梢头高挂,沐浴着首都暖暖的阳光;演播室里,录制访谈节目的我省十八大代表络绎不绝,精彩的专访、生动的叙说,展示着对这伟大时代的自信和希冀。  相似文献   

6.
淡香的日子     
章中林 《湖北档案》2014,(10):31-31
下午放学,阳光暖暖的,有些微风。峥嵘的青山,潺凌的流水,黄的柿子,红的木槿,虽没有乡间的酣畅,倒也不失深秋脉脉的温情。这样的世界里,不急着赶路,骑着自行车行在路上还是舒适的、惬意的。  相似文献   

7.
浙商群体的崛起,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浙商出身草根,他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创造机会、有机会的地方抓住机会”,他们“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他们让“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在跳动”。浙商的故事为许多地方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8.
浙商群体的崛起,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浙商出身草根,他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创造机会、有机会的地方抓住机会",他们"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他们让"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在跳动".浙商的故事为许多地方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9.
这是春天的阳光。 春天的阳光总是柔情万千的,它从树梢头泼下来,原本在冬日的寒凛里掉光了叶子的树,忽悠悠就绿了开来。这绿,蘸满了阳光的温暖和清香。这温暖和清香,在透彻的空气中弥漫,散发,精灵般唤醒那些藏在枝枝叶叶间含羞的花蕾,点亮了所有被冬日封存的憧憬、期盼、向往和故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感人故事告诉我们在特殊教育学校里,也有很多的学生他们大都生来残疾,在旁人的漠视中长大,可是他们心灵深处,也一样蕴藏着千奇百异的才能,只要遇到合适的阳光、雨露就会发芽、开花。同时希望我们以更加关爱、包容的态度促进学生的成长。也希望自己能像故事里的老师一样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做一个践行"无差别教育思维"的特殊学校教师,或者就做他们生命中那束阳光、那捧雨露。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10,(40):44-44
沭浴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抬头就能仰望到蓝天白云,诚贤贝贝的户外课程开课啦!在这样明媚的阳光下让宝宝学习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户外课程都有些什么样的益处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多年浸淫网络但对媒体不甚了解的IT人,我为何会选择加入传统媒体阵营?这似乎是一种逆流而上的行为,但里面没有太多故事可言,只有我的职业发展心得与行业分析可谈。有精英的媒体就有未来冬日下午的阳光斜射在茶几上,桌子上散放着iPad、  相似文献   

13.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萧瑟,显得有些落寞,寒冷的日子里,人们更向往一些温暖。冬日里有了暖阳,让我有了份感动,慢慢地闭上眼,轻轻地打开心扉,体会这份温馨,一种欣喜,一种幸福便会油然而生。寒冷的冬天,冬日暖阳,有着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让你浑身暖洋洋的,有着说不出的惬意。冬天让自己变得慵懒起来,静静地躺在阳光下,晒着温暖的太阳,深深地呼吸冬日里清新的气息,尽情地享受暖暖的阳光,明媚的感觉会一直浸透到心底,暖彻心房。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     
在崎岖蜿蜒的小路旁、林道间,在久无人走过的田埂上、草丛里,有一种小小的,被叫做向日葵的植物在生长。笑颜向阳,令人钦佩。我想,这应该是生命最美丽的形式。在每一个清晨,太阳愉快地跃出地平线的时候,从一团团明亮的云朵后面,洒下沉甸甸的、金黄色的阳光,你发现了吗,大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舒展开的笑脸迎着她,那笑脸泛着金黄色的光彩,闪动着。我时常在想,是秋天染黄了向日葵,还是向日葵染黄了秋天?好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是阳光染黄了向日葵,也染黄了秋天。看见那些笑脸,我心中总有一种异样的情愫在荡漾。我喜欢向日葵总是不倦地寻找阳光,把笑脸面向太阳。我能感受到她对阳光那种热烈而又执著的爱。即便是要忍受长长的冰冷的黑夜,她也从不丧失信心。从不忘记永远微笑着追寻太阳。透过阳光,我看见向日葵透明而又带着黄色润泽的灵魂。快乐地、安静地、自信地在天地间飞舞。漫山遍野,和阳光一起无处不在。在那些透明的灵魂中,我读懂了向日葵的真诚和纯洁,读懂了向日葵对生活的那份热爱,我想,这应该是生命最本质的状态。长久以来,我喜爱它安静而又向上的生命,微风中轻轻摇晃的圆圆的笑脸。很多时候,我会突然发现自己也是田野上的一株向日葵,也在寻找阳光,也在微笑着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不解之缘     
“(口当)啷!”一只白瓷花瓶被撞翻在地板上,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他吓坏了。那年他六岁,正是俗话说“狗都讨嫌”的淘气年纪。一只麻雀飞进屋里来,他满屋子追打,鸟没打到,却把桌上的花瓶撞倒了。他真吓坏了,这或许还是从爷爷的爷爷的手上就留传下来的什么宝贝呢!血从指头划破的伤口流下来。他噙着泪,不是疼的,是恨。他恨那堆不堪一击,在窗口阳光  相似文献   

16.
幸福叶片     
生活中,感人肺腑的常常不是豪言壮语,刻骨铭心的常常不是山盟海誓,意味深长的常常不是浓茶酽酒,而是一缕淡淡的馨香,一束暖暖的阳光,一朵小小的浪花……  相似文献   

17.
收藏阳光     
人生反复无常,有欢喜也有忧伤。当面临人生的冬天时,是选择一蹶不振,在阴郁的寒风中无助颤抖?还是微笑着去面对:那曾经开满美丽鲜花的山岭?塞万提斯说过“:当一扇门关上时,另一扇门会打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会使你的精神不倒。一只名叫弗雷德里克的小田鼠,乐观、开朗。教会我们:如何去开辟快乐的天地,保留美好的回忆。这就是“收藏阳光”。文章以优雅的语言,充满情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摆脱烦恼的纠缠,保持心灵的充实与愉悦,这也是生活的智慧。对于生存,精神力量和物质储备同等重要。“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莎翁的名言,与这篇“收藏阳光”有异曲同工之妙。收藏阳光,能让寒冷阴悒的内心变得温暖起来。收藏颜色和单词,能让单调、枯燥、灰蒙的日子变得五彩缤纷,诗意盎然。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诗人。让我们一起来收藏阳光,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省档案局技术处宋惠荣)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书目》2020,(4):16-16
这是一个半日村变一日村的故事。故事要从村后的那座大山说起,那座大山太高了,以至于太阳都露不出脸来。只有等到中午的时候,村子里才能洒满阳光。一天,有个叫一平的小男孩,扛着口袋上了山,把山顶的土装进口袋里,下山后又把土倒进湖里。就这样上山、下山,上山、下山……慢慢的,小伙伴们加入了进来,笑话他的乡亲们也跟着一起干了起来。后来,一平的孩子们和乡亲的孩子们接着干。终于有一天,当朝阳升起,人们发现村子里洒满了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春风轻柔地穿越白玉兰盛开的林间,吹过钟山南麓一片粉色的桃花园,明孝陵神道旁盛开的杏花迎着暖暖的阳光含笑枝头。人们从梅花山遍地落英的小路走过,垂丝海棠绽放着孩童般的笑脸,迎春花娇妍地披散着金色瀑布般的长发。假山旁几株白花绿萼垂梅含苞欲放。白桦树吐露花絮并长出嫩芽。音乐台紫藤开着紫色的花,高大的枫香树伴随着春雨长出嫩黄的新叶。梅花山的春梅白如雪,粉如霞,姹紫嫣红,云霞万朵。春风带着游人散落在流徽湖、紫霞湖畔,  相似文献   

20.
《深度阳光》这本书,收集了新快报创刊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十个调查性报道的案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广州报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生态环境里.新快报在调查性报道领域的执著探索.是制定、贯彻、执行、打造比较优势战略的一部分。《深度阳光》一书的出版,彰显了新快报在寻求比较优势战略中所形成的人本框架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