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目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由一元化到多元化,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导,寻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平衡和理性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平衡,当代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民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评价模式中一元化的桎梏,建立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适应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特点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教育评价目标上,充分反映人与社会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同时,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在教育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新的教育价值取向,评价不是为了选拔、淘汰,而是为了发展、提高;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应成为当今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的生态评价是指运用生态学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价值认定的方法。这样的评价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职业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在评价方式的变革上宜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更加重视能力评价,更加重视表现性评价,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教育美学取向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育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感知、理解、鉴赏等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旨在强调课堂教学的感受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消解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功利价值,真正发挥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功能。从理解的视角出发观照师生课堂体验,以鉴赏的态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辩证性阐释,以发展为导向回应教育本体,是教育美学取向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立场。在实践中,要求评价者建立教育美学取向的评价观,在评价中弹性把握评价标准,促进教学与评价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李金芬 《云南教育》2004,(23):27-28
教育评价是以一定的价值准则对系统收集起来的关于某教育和学习主体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教育者与学习者是教育评价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状况才是教育评价的主体对象。发端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评价,由于受“单一主体性”哲学观念和科学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评价是伴随着美国20年代的课程改革而诞生的.它强调对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作用,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知价值.在教育设计方面它广泛地设立了学力、智力及人格发展目标;并要求测评具有信度和效度.在中学历史教育评价体系中,应该建立三个评价体系,即学力目标与评价、人格目标与评价、智能目标与评价.本文仅就历史教育中的学力目标的设定方向及评价的一般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劳动教育价值日益凸显的时代,借助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提升其实践质量重要而紧迫。研究发现,学者对劳动教育本体问题的研究起步早,而且较为深刻。但针对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研究,虽然提出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建构“一核五维”评价模式等方法的改进措施,却仍然存在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内容单一、标准模糊等问题。因此,未来的小学劳动教育评价需要设置多元评价主体,通过发展性和差异性相结合促进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确定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等方面的改进,切实为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关于教育评价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是促进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而且长时间受“应试教育”影响,所以在教育评价实践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如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的功能一直被认为是选拔性的、鉴定性的,因此,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改进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另外,在教育评价实践活动过程中,重视对学的评价,忽视对教的评价;重视评价的指令性,忽视评价的民主性。在评价的方法上,片面强调量化,忽视定性方法等等。阻碍了教育评价效能的发挥,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的本质通过其历史现象表现出来。评价、教育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是一般、特殊与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理论教育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能动地判断理论教育价值的实践一认识过程。理论教育评价的主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两对关系: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评价客体与评价主体的关系。理论教育评价的本质是由其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评价由于人们极端化的追求,在许多方面已蜕变为束缚学校教育工作的樊篱,导致教育价只重视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功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价值。现代教育评价改革将走向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的统一、教育与管理功能的统一、科学主义与人主义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吴钢 《上海教育》2000,(7):14-15
评价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不仅教育领域有评价,而且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都有评价活动存在。“评价”一词在一般词典里的主要意思是“评定价值高低”。由此我们对教育评价较为直接的解释是“对教育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