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能通过环境中的微妙变化,来感知迫在眉睫的危险.而人类究竟有没有这种可以预知危险的“第六感“呢?   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确实存在着一个特殊区域,科学家把这个区域称之为“前扣带脑皮质“,这个区域可以监控外界环境,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带来的后果,从而调解人们的行为,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  相似文献   

2.
动物能通过环境中的微妙变化,来感知迫在眉睫的危险.而人类究竟有没有这种可以预知危险的“第六感“呢?   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确实存在着一个特殊区域,科学家把这个区域称之为“前扣带脑皮质“,这个区域可以监控外界环境,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带来的后果,从而调解人们的行为,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脑部结构经过加拿大神经学家剖析,发现他的大脑负责数学运算的部分比常人大15%。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功能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相似文献   

4.
前纹带皮质是大脑参与行为表现、冲突控制、错误检查和反应选择的部位.科学家们在研究前纹带皮质细胞活动时发现,这些细胞中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活动会随着奖励的临近而剧烈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人的脑袋里,都住了一只“及时行乐猴”。这是个心理学界常用的比喻,我觉得还挺传神的。及时行乐猴所代表的,是我们享受当下、及时行乐的一面。它住在我们的“脑缘系统”,而脑缘系统是大脑很原始的部位,冲动又情绪化。相对的,我们理性、自律的思考系统,则是由一个叫“前额叶皮质”的位置所主导的。前额叶皮质是人类比起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9,(6):74-74
据2008年12月11日《文汇报》及东方网消息,英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仇恨路线与侵略、攻击等行为共享一个区域,但与恐惧和威胁感以及危机感位于不同区域。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脑的扫描揭示,当仇恨来临时,大脑前庭皮质和次皮质区域中内核(putamen)和脑岛(insula)呈异常活跃状态,可诱发攻击行为,并且这种现象与爱的情绪激发产生的内核和脑岛的活跃状态有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虽然仇恨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情绪,但它与爱的情绪共享一个区域,且有可能导致相同的行为结果,爱恨同源可能也在生理结构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碰上难题,我们经常百思不得其解,但往往又会“灵光一闪”,心里豁然开朗。其中奥妙何在?日前,从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国际“人类脑成像”大会传来消息,我国心理学家罗跃嘉、罗劲等对“灵感”发源地——大脑“扣带前回”的发现,初步揭开“灵感”的神秘面纱。“灵感”的同义词——“顿悟”在英语里用拟声词“Aha”(啊哈)表示,非常形象生动。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心理定势,即形成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模式;只有打破这种不适当的假设,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脑筋急转弯”。关于“脑筋急转弯”的经典题目很多,…  相似文献   

8.
《今日中学生》2006,(1):74-74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猴子在听到同伴的呼叫声时,其大脑中的“视觉中心”活动就会加剧,这个特点与人类极为相似。科学家向实验室的猕猴播放在野外录到的其他猕猴的叫声和喊声,同时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猕猴的大脑活动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在听到同伴的声音后.猕猴大脑中视觉处理区域的活动迅速加剧。另外,科学家还在研究中向猕猴播放了一些“非生物”的音响,比如音乐和计算机合成的噪音等。  相似文献   

9.
科技简讯     
科学家发现大脑睡眠区科学家发现,入睡或醒来是体内激素对抗的结果,大脑前部一个小区域可决定人的睡眠状况:是安然入睡还是辗转难眠。由法国和瑞士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说,他们已首次证明,大脑前部一个被称为脑侧室前现核(VLPO)的区域主宰着睡眠。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VLPO中的三角形细胞受肾上腺激素和血清素等激素的控制。根据他们的理论,VLPO细胞在人体处于黑暗、酒精和温暖的气氛中时,就会发挥作用,令人入睡。这种细胞发挥作用时,会阻止大脑的其他区域释放令人”清醒”的激素,这样又会使更多的VLPO细胞变…  相似文献   

10.
大脑不仅是人体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研究发现,一个成人大脑重约1.5公斤,脑内有140亿个神经细胞,有超过1014个神经突触。大脑可以像计算机一样对信息进行加工,为人类提供知觉、运动、注意、记忆、思维、语言、情感、意识等高级功能的认知行为。随着世界各国对“脑科学”研究的关注,科学家们相继发现了不少有关大脑的“小秘密”。一心能二用吗?父母和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一心不能二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对此提供了证据: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务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佳功能。这…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证明,增强左半身活动,可以开发右半脑功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从许多作家、科学家身上发现,散步就是开发右半脑的一种最好方法。法国大文学家歌德谈到他创作的经验体会时,有这样一句话:“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在我散步时发现的。”“脑怕不用,身怕不动”。勤奋用脑的人,脑血管氧供应充足,脑细胞活动力强,可使衰老减慢。如果不注意加强大脑的训练,20年后,人类的衰老就会加快进行。因为人类的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20多岁以后,每年会递减10万个。勤奋用脑并不难,除了工作、学习外…  相似文献   

12.
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地。目前,脑科学家们都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相似文献   

13.
正习惯是那些我们会不假思索就自动完成的行为,它们在我们的脑中根深蒂固。正是因为形成了习惯,你每天上学的时候才能不假思索地走同一条路线,好让大脑去考虑别的东西——比如午饭该吃点什么。不过,脑部的命令执行中枢并不会随便就把控制权完全交给习惯。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们发现,在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大多数思维和计划都在该处发生)上,有一小块区域会时刻决定我们使用哪些习惯。  相似文献   

14.
人脑中存在因社会交往需要而为进化所选择形成的“社会脑”假说已为大量脑功能成像及脑损伤研究所证实。社会脑假说认为,人类大脑承担着适应环境的重大责任,尤其是在社会交往中负责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归因。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进化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对社会脑组成部分的认识逐渐深入,从最初的杏仁核、眶额叶和颞叶皮质,到后上颞沟和与之毗邻的颞顶联结、内侧前额叶皮质和与之毗连的旁扣带回皮质,再到整个镜像区域。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社会脑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04,(5):92-92
随着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5月25日正式挂牌,我国科学家正在脑成像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平台。通过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脑成像方法,人类第一次可以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认知科学有了研究大脑认知和智力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脑功能成像领域像高能物理学一样被国际科学界称为“大科学”。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10,(12):69-70
据2010年6月25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10年6月23日文章,研究人员首次对人类勇敢行事时大脑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这里所指的勇敢行事,指的是虽然感到恐惧,但仍然克服恐惧而采取行动。研究结果显示,一个被称为膝下前扣带皮层(sgACC)的大脑区域的活动与战胜恐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退。那么,为什么年纪变大记忆力会变差呢?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设。其中一种假设是脑前叶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导致记忆力衰退。随着年龄增长,脑前叶的神经细胞数量有所减少,某些神经递质水平开始下降,新陈代谢减缓。这些变化在胸前叶比在脑皮层的其他区域明显。由此,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和记忆减退可能是由脑前叶变化引起的。人们一直认为,脑前叶负责“执行功能”。执行功能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当我们制订计划,采取方法解决问题时就会动用这种功能。持上述假设观点的科学家认为,这些…  相似文献   

18.
是黑猩猩演变成了人?抑或古猿进化成了人?还是传说中的亚当夏娃造就了人?人类从哪里来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谜。近日,科学家完成了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比较,获得了有关人类大脑在过去几百万年间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发现。科学家称,一旦大猩猩和其他几个灵长类动物的基因排序完成,那么就可以解释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人类。  相似文献   

19.
多数人,包括科学家,曾经假定我们不能“嗅”出危险.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只有当一种可怕气味的信息被大脑处理后,我们才能对这种气味产生恐惧,比如泄漏的煤气.但是,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小鼠的嗅觉系统后发现,这种恐惧的反应可以发生在感官水平,即发生在大脑把这种气味处理为危险信号之前.  相似文献   

20.
脑科学与教育--尖端研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大脑会经历“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大脑能够响应外界刺激,在特定的区域形成神经网络,并使这些网络的功能逐渐发达。根据“髓鞘化”理论,我们应该从新的角度对“学习”、“教育”进行定义。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将使人们学会按照脑的特性,对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教育”活动,从而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激发人们的热情,提高人们的适应能力,为人类的安宁和幸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