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该研究揭露了城市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并从班级文化视角去解释各班隐性辍学率高低的差异.班级文化可以分解为班级团结和班级规范这两个基本因素,班级团结与班级规范的平衡状态对隐性辍学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该研究从班级文化视角把隐性辍学类型划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宿命型四种类型,利己型和利他型隐性辍学率可以由班级团结不足或过...  相似文献   

2.
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来自教育、社会、经济、文化、情感各个方面。“唯升学教育”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教育原因:“唯学历是举”的用人体制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社会原因;“一切向钱看”的价值体系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经济原因;“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期望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文化原因;“有谁在乎我”的情感指向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情感原因。不改变这些原因.就不能遏制隐性辍学的蔓延,克服教育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从提升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视角,研析中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强调提升中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必要性。提升中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考;通过注重职业理想教育、彰显职业学习特点、深化校企合作、重视工业文化建设等举措促进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的提高,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地区学生、城乡流动学生和城市地区学生的不同辍学意愿,可以划分为资源匮乏、文化冲突和学业负担三种不同的隐性辍学类型内涵。在正义观视角下对法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隐性辍学治理政策进行价值逻辑分析,发现其分别遵循着增强欠发达地区学生求学信心、促进流动学生多维文化适应和注重学业负担过重学生人格关怀的治辍逻辑,背后体现了资源配置的分配正义、文化生态的关系正义和教育交往的承认正义。基于此,我国的隐性辍学治理应加大农村教育与文化的资源补偿,持续激发学生内生发展动力、应打造城乡包容互通的文化生态,不断培养学生多元文化适应能力、应加大教育过程的情感关怀,积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隐性辍学"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班级或多或少都有"隐性辍学"的学生群体。主要是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隐性辍学"现象的产生。班主任利用关爱打开学生心扉、赏识教育发现学生闪光点等方法,可以有效帮助"隐性辍学"学生回归课堂。  相似文献   

6.
兰靖  张念蒙 《考试周刊》2009,(2):155-158
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从教育角度分析,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的异化;从法律角度分析,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违法行为;从文化角度分析,是全民素质的倒退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是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危机;从政治角度分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患。本文借用部分案例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剖析,以警醒世人。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有了新的变化,其辍学行为从被动到主动;辍学原因由"经济压力"向"价值观念"变化;学校对辍学采取的举措从"积极防控"向"消极协定"转变;辍学结果危害从"经济领域"向"文明层面"蔓延。为消解农村教育中的辍学问题,须加快社会和教育制度改革,重新激发人们对教育的热情;健全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满足人们终身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表现主要有: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差;学习上升空间小,学习动力不足;亲子交流缺乏,师生关系一般;听讲认真度偏低,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习目标短浅,有辍学想法出现。从学习动机视角分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缺乏、学习归因失当、满足需要缺失、学习期待消极。因此,改善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对策在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注意学生的归因方式、多以正面方式提供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期待。  相似文献   

9.
"隐性辍学"近年来在农村初中生群体中愈演愈烈,其危害巨大,影响学生发展,削弱教育质量,阻碍社会进步。初中隐性辍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并且随年级递增,与性别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特殊结构家庭学生隐性辍学率高于核心家庭,主动型隐性辍学高于被迫型隐性辍学。改善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的状况,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体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隐性辍学生吴小康为个案,探究此类学生从放弃学业到重新选择读书改变命运的文化生产之路。其中,学业无望的制度性自我放弃、农村底层文化的先天不足,以及新读书无用论下的张力与拉力是隐性辍学的重要形成机制。吴小康在农村吃苦文化的精神基础、重要他人的思想引领和关键事件的自我省思中实现了意识觉醒。最终,利用节制美德走向自我成长与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差生”污名化导向下由社会偏见带来的自我危机。吴小康的成长经历对农村隐性辍学治理带来重要启示:既要关注底层文化对人的精神内核的塑造力量,又要构建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农村教育新秩序,共同打造有利于隐性辍学生成长的文化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职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职德育应由校内向企业延伸,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本文探讨了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提出了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内容及要点。  相似文献   

12.
辍学与隐性辍学含义辨析——《隐性辍学论》之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辍学的衡量标准有"学年界定"、"课时界定"、"课程界定"几种,在实际操作中,"学年界定"被偷换为"学籍界定",显性辍学转化为隐性辍学.以"学籍界定"为辍学衡量标准而形成的隐性辍学,其特殊含义指的是"有辍学的前期或后期表现,毕业时未能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但仍然保有学籍的个体或群体教育状况."我国的隐性辍学群大致由"名在人不在"、"人在心不在"、"人在爱不在"、"人在力不在"四部分学生来源构成,具有量大、面广、构成复杂、常态存在的特点.辍学是一个从隐性到显性的变化过程,隐性辍学是显性辍学的过渡阶段,显性辍学是隐性辍学的可能结果.控制过程比控制结果更为重要,控制隐性辍学才是"控辍保学"的治本之途.  相似文献   

13.
教师文化蕴涵了教师群体的共同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在教师职业群体中起到指导专业实践的作用,从而促进或制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在专业发展语境中,我们需要加大教师文化转型,包括教师文化价值取向从工具型向意义型转变、管理文化从被动型向自觉型转变、学术文化从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合作文化从"人为"型向"自为"型转变,以更好地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研究生教育中"隐性辍学"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行为层面上的频繁请假、无故缺勤、长期离校和心理层面上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心理问题多样化。可以从教育进入买方市场,生源结构复杂化;信息传播微型化,个体需求多样化;培养模式刚性化,教育教学本科化;现代教育片面化,心灵关怀缺失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生"隐性辍学"现象的诱因,并从健全教育管理机制,践行微型化教育,建构学习共同体,建立学校关怀系统等方面提出弱化"隐性辍学"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身份认同在课程、教学、教师与同事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层面必将发生一些转变。即教师要从官定的课程执行者向“生本”的课程设计者和共同开发者转变;教师要从以往的“高高在上者”向“共同遭遇者”转变,对学生实施“对话教学”;教师的群体文化要从“马赛克文化”向团结、互助和合作文化转变;教师要从“代理家长”,与家长缺乏合作向吸引家长参与,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转变。  相似文献   

16.
观点     
《福建教育》2008,(5):2
【让校训走进学生心灵】;【学校文化应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心理、观念、精神六个层面】;【教研要从“以校为本”向“以师为本”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是避免农村学生辍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省5个地市的中职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发展现状:中职教师与其他阶段教师相比,合作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在合作文化的四个因素上,合作意识和合作内容得分较高,合作规则得分最低;在合作意识上,中职教师对合作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合作意识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对于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层次的关系并未认识到;在合作内容上,中职教师依旧停留在"课堂教学"和"学生问题"的合作探讨上,科研合作甚少;中职教师在合作方式上维持"老三样",而合作规则的缺失不利于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未来制造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正处于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步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从中职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寻找辍学根本原因,遏止中职生辍学趋势,提高学生巩固率,是各职业中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试从当前中职学校学生辍学心理状况及如何应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面对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道德教育的方法必须创新。创新的依据是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继承、借鉴中外道德教育的先进方法;道德教育方法的六种创新:由被动说教向主动引导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从集中灌输教育向集分教育相结合转变;从显性教育向显隐性教育相结合转变;从教育手段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从认知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20.
"科教兴国",使国家的教育得到稳步发展,但在学校里存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即"隐性辍学"。"隐性辍学"是指那些有学籍,人虽在学校,但心却游离在学校与课堂外面的学生。就高职院校产生"隐性辍学"问题指出原因,并为了更好地避免发生"隐性辍学"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