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音乐审美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的音乐探究走向多元,要对审美鉴赏差异、冲突进行引导。通过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思维力、探究力。高中音乐审美鉴赏能促进学生音乐生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析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分析出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和构成,以及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特点。其次分析出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最后分析出高中音乐鉴赏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地感知音乐的美,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3.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音乐鉴赏课,在音乐知识的延伸拓展中,强化审美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本文据此阐述了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音乐鉴赏具有直接、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是培养高中生音乐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审美心理变化,以音乐审美心理学、音乐美学及音乐教育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和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分析,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成为真正能听懂音乐的人。  相似文献   

5.
音乐审美感知是指主体以审美的状态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过程,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规定的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音乐鉴赏课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素养,有利于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升音乐品鉴能力,但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审美感知素养的培养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文章以《蝉之歌》的教学为例,从微观角度引领学生深度赏析和体验音乐作品之美,讨论了几种有效的策略,以更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6.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日常教学的审美实践去实现,离不开审美教育的开展,通过音乐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初中音乐教学能培养学生喜好与鉴赏音乐的能力,从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科学的审美观念,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达到提升学生音乐品质,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感受与鉴赏(即音乐欣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可以使受教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一份问卷调查对学生喜爱的音乐作了全面了解,提出了提高每个学生音乐审美的意识,培养音乐素质,是欣赏教学的中心任务,阐述了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的重要作用,并着重探析了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从而呼吁教师积极地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鉴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音乐鉴赏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让学生能够具备最起码的艺术情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鉴赏技巧、实施分层音乐教学和创适良好的音乐鉴赏氛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在感官、情感和理性体验三方面对音乐的感受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对初中阶段音乐课的延伸和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中音乐鉴赏课应该根据音乐艺术的特点,以音乐鉴赏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2.
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具有审美和实用的功能与价值。学校音乐课程力求体现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统一,因此要遵循音乐美的特殊规律并兼顾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鉴赏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音乐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目标、构建音乐情境培养审美意识、设计音乐游戏发现美、依托生活元素促进审美鉴赏、跨学科融合等审美教育的融入路径,旨在挖掘音乐学科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审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孟祥阔 《考试周刊》2009,(35):229-229
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教师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指明了方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欣赏教学的功能而言,除了情感功能、教育功能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感功能。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能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音乐鉴赏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和感悟力,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音乐知识,增加音乐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审美情趣,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实践中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课程中,“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提高对音响的聆听能力,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审美感知,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培养审美情感,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力和音乐情感表现力,以及音乐情感理解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9.
侯丹 《考试周刊》2011,(82):228-228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欣 《河南教育》2004,(6):34-34
音乐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新课程标准阐释了一系列新的音乐价值观念,提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