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11,(10):73-79
[古生物]秘鲁北部亚马孙省琥珀化石中发现封存2000万年的昆虫和植物据 中国军网2011年4月19日援引新华社利马2011年4月18日电,秘鲁和德国古生物学家组成的一支考察队日前在秘鲁北部亚马孙省的圣地亚哥河流发现了数百块琥珀化石,其地质年代属中新世,且体积比此前发现的琥珀化石要大。据介绍,迄今研究人员只打磨了其中的30块化石,  相似文献   

2.
琥珀     
《课外阅读》2012,(13):65
琥珀,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像玛瑙。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相似文献   

3.
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已经发现的有一百多万种。常见的蝶、蛾、蜂、蚁、蚊、蝇、蚤、虱无一不是昆虫。其中的蛾类是昆虫中跟人类关系最密切之一。为了教学和研究,需要采集各种蛾类昆虫并将其制成标本。1采集蛾类是夜间活动的昆虫,称为夜出性昆虫,它们中的很多种具  相似文献   

4.
化石     
《红领巾》2006,(9):32-32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yíjì)埋藏(máicán)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距今四五千万年或更早的时候,一些含树脂(zhī)的树木流出树脂时,会把一些昆虫粘住并包裹(bāo uǒ)在树脂中。之后,树脂变成琥珀,昆虫成为化石。三叶虫是生活在几亿年前的节肢(jiézhī  相似文献   

5.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境内,主要保护物种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1996-1998年我们对保护区的林木害虫进行调查,其中鳞翅目蛾类昆虫计有16科,116种.  相似文献   

6.
昆虫琥珀标本是长久保存昆虫的一种干制昆虫标本。它是根据天然琥珀的形成原理采用适当的材料将昆虫标本包埋制作而成的。目前,常用的昆虫琥珀标本制作技术,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①以松香为包埋材料的制作技术;②以有机玻璃为包埋材料的制作技术;③以人工合成树脂为包埋材料的制作技术。这三种昆虫琥珀标本的制作技术各有千秋,但又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一切生物都要经过生长发育以及产生后代的阶段。有许多生物产生后代后,马上就死亡,如昆虫中的家蚕及蜉蝣在产卵(产精子)后就死亡。 家蚕属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虹吸式口器。家蚕的蛹在茧中经过12~15天后变成蛾,自己咬破茧爬出来。蚕蛾(家蚕的成虫)的口器已经退化,不能吃任何食物,生活所需的水分、养分和能量,完全是在幼虫期储存起来的。从茧中爬出来的蚕蛾,5~10分钟后即不停地扇动着双翅。雄蛾、雌蛾急于交尾,交尾时间大约10~15分钟,交尾后雌雄分开。雄蛾大约经半小时死亡。雌蛾产卵后大约经6个小时也死亡…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建构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发现,并在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转移过程中,抓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预设主题,生成新的活动计划。本文以"蛾蚋"作为主题生成的一个支点,有机融合预设与生成,促进幼儿获得更加精彩的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9.
漫谈蚕     
提起蚕,你或许会联想起春暖花开时节,在我国江南农村室内所见到的情景:一片片桑叶上附着一条条黛绿色的、园园的、胖胖的小虫子。蚕农以及孩子们都亲呢地把它们称为“蚕宝宝”。其实,蚕宝宝是一种昆虫——家蚕的幼虫,在动物分类学上,家蚕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翘目蛾亚目蚕蛾科家蚕属,人们往往把蚕蛾科以及袋亚目中另外一科——天蚕蛾科中的所有种类都通称为蚕。家蚕并非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成就。在有史之始,当人们发现蚕能结茧、茧可纺丝制衣时,就把原  相似文献   

10.
“义教”小语一、三、五册备课小资料细腰蜂昆虫纲。膜翅目.姬峰科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知约有14800种,我国约有1000余种,其中许多是农林害虫的天敌。雌蜂在蝶、蛾、蜂、天牛或蜘蛛等的幼虫或蛹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就以食寄主的体液为生,使寄主死亡。有些姬...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大爆炸     
蜘蛛与恐龙同时代科学家发现了一块惊人的琥珀化石,化石中,一只蜘蛛正准备捕食一只蜜蜂。虽然这只蜘蛛非常有耐心地等待它的猎物,但无论是蜘蛛还是那只小蜜蜂,都遭遇了不幸,它们被永远地保存在了琥珀中。这块琥珀化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  相似文献   

12.
少女安琪     
琥珀,其实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有些树木受伤了会分泌出大量有粘性的树脂,这些树脂会将植物、昆虫紧紧包裹,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琥珀。这是一个关于琥珀形成的美丽传说……  相似文献   

13.
绝大多数的昆虫都可用干制法制成标本长期保存.干制昆虫标本在教学、科研、科普展览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其中的人工"琥珀"昆虫标本保存方法,是依据大自然的树脂将昆虫包埋,并经过长期在地壳层的演变最终形成一种琥珀色透明内藏昆虫化石的原理,进行仿制,保存昆虫标本的一种方法.其包埋的材料主要是松香和有机玻璃,但是,人工"琥珀"的制作过程比较麻烦,并且费工费料.本人从事该项工作多年,研究出一种新的方法,叫昆虫标本"包衣"保存法.该方法以松香或有机玻璃为原材料,对昆虫进行包衣,保存时间同样长久,且省工省料,操作简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南阳市园林植物灯下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阳市园林绿地植物7~8月份诱虫灯下昆虫群落的调查,摸清了其常见的昆虫种类,结果表明:园林绿地植物灯下昆虫群落包括5个目,21科,50种;其中有害虫45种,害虫天敌4种和杂食性昆虫1种.同时,根据害虫的发生数量及对园林绿地植物的危害程度,从群落的角度分析了园林绿地植物害虫的优势种(类),主要有暗黑鳃金龟、淡剑夜蛾、茶长卷蛾、斜纹夜蛾、土蝽等;从生态功能分类的角度把这些绿地害虫分为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传粉昆虫、杂食性昆虫4大类,其中这些害虫主要来自于鳞翅目、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五个目,为园林绿地植物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虫草寄主昆虫的系统进化关系,基于线粒体DNA(mtDNA)16S rRNA基因对7种虫草寄主蝠蛾、2种其他蝠蛾及其他科蛾类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用ClustalX 2.1软件对11种蝠蛾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对位排列,DAMBE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及AT或GC偏斜性.用MEGA 7.0统计不同基因序列间的位点数目以及蝠蛾科蝠蛾种间遗传间距,并以果蝇(Drosophila yakuba)做外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1种蝠蛾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排列后,共1 411 bp,其A+T的平均含量为85.3%,保守位点1 054个,简约位点143个,可变位点310个. 11种蝠蛾种间遗传距离为0.005~0.117,其中人支蝠蛾与阿尔泰蝠蛾和贡嘎蝠蛾的种间遗传距离均为0.005,Triodia sylvina与蒲氏钩蝠蛾遗传距离最大(0.117).分别以16S rRNA和16S rRNA联合COⅠ基因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表明蝠蛾科虫草寄主蝠蛾间的关系较近,而与其他蛾类关系较远,其亲缘关系远近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与形态学分类观点相吻合.以上结果说明,16S rRNA基因是适用于虫草寄主蝠蛾分类研究的一种有效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6.
蛾类,与蝶同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蛾类标本的制作,与其它昆虫的标本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但是,与蝶类不同,蛾类的翅膀往往更加柔丽,这些柔软的、毛茸茸的翅膀,只要硬物轻轻一碰,磷片便会脱落,再重一点可能就会裂口。所以,制作蛾类标本时,要特别耐心。  相似文献   

17.
我教了《琥珀》以后想到: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块人造琥珀那一定是很有趣味的事。我用松香和昆虫经过四、五次人造琥珀的试验后,就让学生动手做。学生选用优质松香加热熔化,用薄铁皮或铝皮做一个可展开的小铁盒(模具),将熔化的松香倒入薄薄的一层,然后将昆虫定位,再倒入较多的松香溶液。冷却后打开铁盒取出标本。这整块“琥珀”黄色透明,里面的小昆虫、小动物栩栩如生。学生选取的标本有小鱼、小虾、大  相似文献   

18.
在形形色色的被子植物中 ,约 10 %靠风力传粉、极少数靠鸟和水传粉 ,绝大多数的种类皆靠昆虫传粉。昆虫来往于花丛之间 ,或是为了采食花粉、花蜜 ;或是为了在花中产卵 ,或是以花朵为栖息场所 ,传粉纯属它们的无意行为。虫媒花植物往往是花冠大而显著、色彩鲜艳、有特殊的气味、能分泌蜜汁以吸引昆虫 ,花粉粒一般比风媒花大 ,外壁粗糙。传粉的昆虫有蜂类、蝶蛾类、蝇类、甲虫类等多种类型 ,它们和各类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互相适应和选择 ,形成了各自的传粉特色。下面以堇菜科植物三色堇为例 ,剖析虫媒植物的花在传粉过程中与昆虫的辩证关…  相似文献   

19.
下面,我来略举一些《全唐诗》中和蚊子有关的篇章。 韦应物曾留心观察过琥珀里的一只蚊子标本。“曾为老伏神,水足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咏琥珀》)” 喜欢观察事物的诗人,还有股尧藩。他闲着没事,观察过蜘蛛逮蚊子。“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奉送刘使君王屋山隐居》)”  相似文献   

20.
昆虫也有"耳朵"吗?是的。昆虫的"耳朵"是指它们的听觉器官,一般是由鼓膜或绒毛所构成。由鼓膜构成"耳朵"的昆虫有蝉、蟋蟀、螽斯、金钟儿等;用绒毛来感觉声音的昆虫有雄蛾、毛虫类等。那么,昆虫的"耳朵"也和其他动物一样长在头上吗?不完全是。其实,昆虫的"耳朵"生长的部位十分奇特。我们所熟悉的蟋蟀、螽斯、金钟儿等昆虫的"耳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