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土司制度是在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元朝开始实行的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夷治夷"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的建立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团结和社会的繁荣进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婚姻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由于受我国传统习惯的影响和解放初期具体条件的制约,实际生活中进行财产约定的现象并不普遍,随着我国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具备了适用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事管理制度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而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条件。各项改革的措施,最终都要靠人去贯彻落实。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必然涉及到干部制度和人事管理。我们的整个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各方面的积极性能不能得到发挥,效率能不能得到较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于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干部人事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因素,改革政治和经济制度必然涉及干部人事制度。因为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  相似文献   

4.
颁历授时,是中国古代的国家要政,朝廷盛典。文章考察元代颁历制度,探讨了历日之编印、进历礼仪、颁历藩属国、历日专卖制度及其财政状况等诸多方面问题,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对外交往、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考虑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所处的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制度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别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应着重行使的七大职能。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考虑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所处的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制度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别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应着重行使的七大职能。  相似文献   

7.
"制度人"假设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否定,而是一种修正、补充和发展。阐述了经济人假设的约束条件,指出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一般关系,制度人假设对经济转型时期制度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010年成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年,本文对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制度体系进行回顾和分析,试图阐述在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中,进一步探寻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世纪使命。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建立和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作为占人口总数一半的群体——妇女,呈现出较前代及其后代不同的生活风貌。首先论述了两汉时期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的状况,以此来分析这一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而分析造成妇女这一社会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开始向着全新阶段发展,并形成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侧面展现出制度在人们实行经济学分析时的必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向更高阶层推进,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也因此进入转型时期.制度变迁视角下,地方政府必须明确社会制度与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采取推进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有效行为,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从影响因素来看,地方政府所采取行为可分为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这两种行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作用与影响.本文将结合《非理性消费》一书,着重分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发展,基于经济学解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形成因素,为规范政府行为、实现理性管理目标提供正确思考与探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开始向着全新阶段发展,并形成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侧面展现出制度在人们实行经济学分析时的必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向更高阶层推进,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也因此进入转型时期.制度变迁视角下,地方政府必须明确社会制度与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采取推进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有效行为,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从影响因素来看,地方政府所采取行为可分为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这两种行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作用与影响.本文将结合《非理性消费》一书,着重分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发展,基于经济学解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形成因素,为规范政府行为、实现理性管理目标提供正确思考与探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握好公平与效率均衡点,是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本文从公平与效率关系分析了广东核地勘单位考核体系制度安排作,提出了在新的时期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调节贫富差距,量能负担方面的功能没有有效地发挥。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借鉴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本文提出先试行“夫妻联合申报”制,以此作为“家庭申报”制的过渡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夫妻联合中报”制的设计,并用模拟数据分析新税制的公平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沈亚锋 《科教文汇》2008,(13):22-22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根除腐败。因为,虽然我们有大量的国有资产,但是最高国家领导人不占有国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在转型时期容易产生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最容易占有或支配这些社会财富的,就是各级政府官员和与官员有联系的特殊利益集团,这是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周天勇 《华夏星火》2008,(11):10-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将"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作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和部署之一,这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一幅可操作性很强的"路径图"。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六大制度建设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了比以往更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更有条件去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如何处理好地方与中央、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构建者们所创立的巡视制度,其分权制衡、以权制权的制度设计理念,曾在一段时期内较好地维护了国家统一、稳定了社会治安。汉代刺史制度作为汉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一份十分宝贵的政治文明遗产。在该制度前期运行过程中,确实发挥了维护皇权的作用,但随着后期不断发展与演变,刺史监察权逐渐异化为地方行政权,最终对汉代政治统治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研究汉代刺史制度的产生、演变及其制度设计得失,以史为鉴,对完善我国目前巡视制度、促进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提高将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0)
在我国,社保制度属于一项基本制度,其不光可保障人们生活,还可调节我国经济结构失衡,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不同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深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因此健全社保制度,对于我国发展,以及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本篇将先从两个方面对基于社保制度健全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进行分析,第一方面将对健全社保制度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阐述,第二方面将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时期,出现了士族门阀政治.关于这一时期的士族门阀政治与贵族社会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确定的说法.在这一方面,日本学者提出“六朝贵族制”论说,它是在比附西欧中世纪贵族社会基础上,同时结合日本自身历史而提出的.但是这种论说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没有准确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没有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不同于西欧中世纪贵族社会,也不同于日本古代贵族社会.因此,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政治虽然具有贵族社会的一些特征,但是它已经不属于贵族社会.从宏观考察魏晋南北朝总的政治体制,主流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皇权政治的各种制度经过南朝百余年的发展,终于与北朝合流而形成隋唐制度的重要渊源.皇权政治在这一曲折反复的变化过程中,本身也起着变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类社会正从传统的以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为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时代走向了新兴的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第三次经济革命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智力资源被视为财富和资本,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以保护新知识、新经济中蕴含的先进生产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由此应运而生,它从产权的角度,赋予权利人以一定时期的独占权,以此鼓励知识的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为“知识”走向“权利”提供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与乡村变迁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传统社会的相隔离、近代社会的相抵制、集体化时期的相适应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相融合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发展不仅改变乡村治理方式,还会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效果。同时,乡村治理方式如果不能与科技推广相适应,就会阻碍科技发展和乡村进步。因此,乡村建设既要加大“科技下乡”的投入力度,更要加强“科技惠民”的制度建设,寻求科技进步与乡村良好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