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以严复翻译理论为视角,对武术文本翻译进行研究,旨在为武术文本翻译理论研究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以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与武术文本翻译之前提、目的、选择为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信是武术文本翻译之前提;达是武术文本翻译之目的;雅是武术文本翻译之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梅 《文教资料》2005,(33):127-128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推翻了传统的以"等值"为评判标准的静态模式,解决了长久以来直译与意译之争,翻译行为中语言功能、文本类型的不同,使翻译过程中多种翻译策略并存成为可能,且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信息类文本以归化方法居多,而表达性文本则采用异化的翻译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根本属性是翻译文化。首先,翻译的目的就是透过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翻译的任务就是实现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完成文化传递。其次,拟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受文化影响和制约的,文本翻译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翻译,文化又借文本得以体现。最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实则为一场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4.
翻译原则不能等同于翻译标准,它是对于翻译整个过程的导向,具体而言,是指导译者如何选择翻译材料、如何理解源语文本意义、又如何构建译语文本。本文认为翻译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选材适当,理解合理,译文得体。  相似文献   

5.
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为翻译实践标准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同的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标准。文章从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入手,探讨在文本功能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并以具体的旅游广告文本翻译为例,采用交际翻译法详细说明文本功能的指导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翻译的目的论,人类的翻译行为具有目的性,译文要与其读者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文本,其选词、用句具有明显的契约体特点,因此译文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体现法律文本用词准确、结构严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Reiss)和英国翻译家纽马克(Newmark)提出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将语言功能与文本范围的界定结合起来,将语言学上的语言功能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详细分析了文本的广泛差异性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文本类型理论的介绍以及英语和汉语翻译实例分析,指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在细化翻译标准、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质量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道华 《海外英语》2011,(1):159-161
翻译标准历来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各家各派提出的翻译标准都有其合理性,但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标准。某种翻译理论的提出或表述都基于理论主体特定的实践对象或客体性,只有在特定的文本类型中才具有典型意义。德国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根据文本主要功能,将文本类型划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立法文件属于信息型文本,狭义司法文件可能属于信息型文本,广义司法文件如刑事诉状等属于表情型文本。通过举例讨论了各种类型法律文本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9.
王晓燕 《考试周刊》2012,(91):18-19
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各种文本翻译提供了很好的解释,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分析广告翻译,从而寻找出广告的最佳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旅游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窗口。从翻译的目的、功能、文本类型、文本规约四个层面.分析了李白纪念馆景点介绍原文本,内省翻译策略制订过程,最后指出旅游翻译应该以“游客”为中心,实现翻译文本的交际功能为目的,“变译”为主要策略,达到其目的充分性为旅游翻译的评价标准,而非静态的对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