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树梢看塔影、烟外过通州,沙岭延东亘、潞河自北流"。这是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过通州诗》。通州于西汉建置,始称路县;东汉因濒临潞水,改成潞县。到了金代,更名通州,取"漕运通济"之意。通州因运河而兴盛、因漕运而繁荣。千百年来,滚滚的运河水滋润着通州这片土地,也养育了无数优秀的运河儿女。著名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镌刻在心灵深处的挚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一个运河儿女,都深沉的热爱着自己的故乡。刘绍棠先生更是把这种故乡情结镌刻在自己的心灵上,以炙热的赤子之情回报着故乡。刘绍棠1936年生于通州儒林村,13岁开始发表  相似文献   

2.
<正>传说中的刘绍棠刘绍棠,一个好响亮的名字。还在我刚刚步入小学校门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名字。那时,刘绍棠已经倒了霉。从老师口中听说的,是两个褒贬不明的矛盾词组:"神童作家"、"反党大右派"。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当然辨不清那么大的孰是孰非,但刘绍棠13岁就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相似文献   

3.
刘绍棠(1936-1997)著名乡土作家,通州儒林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19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我有幸拜识了当代著名作刘绍棠,那日下午,春风指面。太阳西斜。我们一行6人来到刘绍棠先生的住宅,只见门上贴着一页稿纸。上面有刘绍棠先生亲笔写的十余行四言诗句,且排列整齐,诗尾有刘绍棠先生的署名和日期。诗云:  相似文献   

5.
莫陌 《北京档案》2007,(3):14-15
今年,是绍棠先生逝世十周年. 3月12日上午,记者采访通州区档案馆"刘绍棠文库",有幸随同参加了通州区档案馆、绍棠先生夫人曾彩美女士及亲属子女进行的扫墓活动.参加这次扫墓的有通州区档案局馆长苏光兴、党组书记罗文路、副局馆长李树森和著名作家丛维熙,还有绍棠家乡的有关负责人和部分学生代表.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3月12日的《北京晚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条我写的一百多字的消息——《著名作家刘绍棠今晨逝世》。这条消息虽短,但它却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从当天下午到晚上十点多,找我的电话几乎不断,朋友们纷纷向我询问关于绍棠同志去世的一些情况。这说明了文艺界的朋友和广大读者对刘绍棠同志的深厚感情。我的这篇为刘绍棠送行的短文是怎么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7.
(一)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大师不同于常人之处,一定在于他们干了常人望尘莫及的事.比如,我们说季羡林是大师,因为只有他掌握"吐火罗文"这种几乎灭绝了的语言;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大师,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大师的理论能懂的也许只有几个人,但这几个人就可以认定爱因斯坦是"大师";大师的作品不可能成为普及读物,能读懂<存在与虚无>的,注定寥寥无几.但他们能想出来,能写出来,他们的智力和毅力非常人所及.  相似文献   

8.
最近又一位"大师"火了起来.在沉寂了多年之后,由于一位成功商人和著名演员的拜访,江西的王林大师以及他周围的若干政商人士再度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引发一系列"隔空戳人"的微博骂战,剧情堪称狗血淋漓. 我对这类"大师"的神功一向是不信的.前些日子一位经梧太极的高手阎芳,在视频中把她的弟子们隔空打得像猴儿般跳,我就直接给看成了耍猴的.王林大师和阎芳大师都说过同样意思的话,这般功夫须信则灵,需要有一定的修炼基础才成,也就是说挨打也得有一定功夫方能被打得出百般花样.如其这样,我等还是不去自讨苦吃了罢.  相似文献   

9.
在网上检索"编辑大师"这个词,很难找到相关的资料,几乎只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电脑软件的名称,二是影视音频的内容.在翻阅有关资料的时候,倒是见到有人写的文章《中国呼唤世界级大师》.因此,讨论一下这个题目,还是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的.记得学术界也曾惊呼,当代为什么很难产生学术大师?无独有偶,当代出版界也很难产生编辑大师.我们应该呼唤编辑大师!  相似文献   

10.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大致有三点.  相似文献   

11.
今天,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显得特别高兴。他换上干净的蓝色短袖衬衣,坐着轮椅,在妻子曾彩美的陪伴下早早来到家乡——通县档案馆。5月27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也是刘绍棠入党40周年的日子。通县县委、县政府特选择这一喜庆日子举行刘绍棠文学艺术档案库揭幕式。  相似文献   

12.
1990年8月以前,著名作家刘绍棠就有把自己的著作、手稿、证章、证书和书信捐献给自己的家乡——通县的愿望。他这个想法被家乡知道后,通县档案局与县政府的领导曾几次到刘绍棠家中看望并具体商谈。1990年10月9日刘绍棠办理了首次捐献手续,将自己的采往书信、日记上千件,《地  相似文献   

13.
我有幸接触刘绍棠先生是在1980年的春天。绍棠先生刚被“解放”不久,家虽搬到北京去了,可每个月都要回到儒林村住上几天体验生活。那时,我正在儒林村的通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念书。 学校距刘绍棠先生的住处只有十几步远,他每天都在学校的食堂里同我们一起吃饭。通县人熟知  相似文献   

14.
"星罗棋布"的种种误用 "星罗棋布"意思是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语见北朝·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塔殿宫堂,星罗棋布."例如明·陈琏《皆山轩赋》:"群圉牧监,星罗棋布."刘绍棠《蒲柳人家》四:"这片河滩方圆七八里,一条条河汊纵横交错,一片片水洼星罗棋布,一道道沙冈连绵起伏."2010年8月24日《人民日报》:"菲律宾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70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  相似文献   

15.
李国文 《档案天地》2013,(5):60-63,59
先得解释一下,究竟什么叫做"大师"呢?比如,文化大师、艺术大师、宗教大师,或者行为大师等等。平心而论,"大师"永远是个突显褒扬和崇敬的敬称,对于当事人弥漫着极为尊崇的感情。稍微翻翻中国的古典文献就清楚了,史册里最早的"大师",可以从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找到踪影。书中非常明晰地写道:"学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1月9日,商务印书馆在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举办"大师文集系列图书访谈会"。亚当·斯密、黑格尔等10位大师的11套经典著作代表该馆的"大师文集"系列首次集体亮相。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介绍,"大师文集"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1月9日,商务印书馆在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举办"大师文集系列图书访谈会"。亚当·斯密、黑格尔等10位大师的11套经典著作代表该馆的"大师文集"系列首次集体亮相。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介绍,"大师文集"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反对好莱坞?"这句话是《反好莱坞——欧洲电影十大师》一书自序的标题.在自序中,著者贾晓伟提供了反对的理由:好莱坞电影是"简单与失真的观看""互联网式的群体围观""惊人的弱智""营销大师"等,"反好莱坞,于我们就是反物化的那个人,在谎言重重的世界渴求的一份真吧";相反,欧洲电影十位大师是在"打造真人""做无情的凝视"和"对人的命题的追问".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一流"要靠人来实现,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可是,大学,现在还没有精力把目光投向作为个体的教师. 虽然"以人为本"的口号整天挂在领导的嘴边,而且每位校长都能脱口说出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但是,依照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我们在教育投资上,注重盖大楼、买设备,而较少关注人力投资,重视大楼甚于大师.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大家国学"者,前辈大师的修为,今日大众的国学养分也. 这是<大家国学>书系的编者对"大家国学"一词的释义.正因为是"大家国学"而非"国学大家",因此,这不是一套名人传记类丛书.正如封面上的那一段文字所说:"在<国学热>经由电视讲坛途径进入百姓视野、传统文化过渡娱乐化,而国学常识却明显匮乏的当下,听听昨天的大师们怎么说,是一种补课,更是一种参照",因此丛书的中心是"国学",而非"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