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里每天播出几分钟的成语小故事,引起了儿子的浓厚兴趣。为加深他的记忆,我趁热打铁,在他做完作业玩耍时,有时有意与他讨论电视里、他的语文课本里或儿童报刊上的成语小故事。什么怒发冲冠呀,什么千钧一发呀,什么惊弓之鸟呀,什么杯弓蛇影呀,等等。后来,我提出与他做比成语的游戏。由于是做游戏,他也乐意奉陪。有  相似文献   

2.
育儿点滴     
我的儿子今年已经6岁了,正在上学前班,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一手带大的,虽然苦了点,但是苦中有乐,母子之间有一种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我天生乐观、开朗,我的孩子活泼好动,我与儿子之间有时不分大小,经常与他一起光着脚在草地上摔跤、翻跟头。与他玩游戏我还会耍赖,他的娃哈哈、果冻我会与他抢着吃。有时音乐声起,我会情不自禁地舞起来,儿子也与我一起同舞,我们俩经常  相似文献   

3.
江扬 《现代家教》2003,(10):18-18
儿子的谎言越来越多,骗术高明,有时连我也被骗过去。由于工作忙,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到了他读高中时,我发现儿子会说谎了,且不动声色。比如他有别的事回来晚了,会说“到书店看书去了”,或者说“在学  相似文献   

4.
儿子一上初中,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学校有什么事都迫不急待地讲给父母听。相反.你就是追着问,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他的答复也总是两个字:“还行。”再多问,他会颇为不耐颂地说:“你烦不烦呀?我双不是小孩!”坏了.儿子拒绝和家长沟通了。我的心里颇为紧张。看到儿子有时在房间里摔书本、文具,听他小声地、发泄地骂人,我猜测儿子应该是  相似文献   

5.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生充满着快乐、幸福,我也不例外。在儿子吵着要三个字的名字的时候,我给他添了一个字“怿”,表示快乐、欢喜的意思,因而名字叫陈怿楷,我希望他的日子踏实而快乐。很多时候我都会问儿子,妈妈为什么给你的名字添了“怿”呀,他马上就会说:“妈妈希望我开心、快乐。”反复地这样问,儿子对“怿”的意思已牢记在心。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每次练琴、练字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不断地窥视我的脸。尽管我在旁说“;楷楷,没关系。你就这样很好,你很棒。”儿子也知道他做得很多,可我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担忧。…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他没有名字。“真可怜呀,”他说,“就连一只小猫也有自己的名字。”一个抱着小猫晒太阳的老婆婆听见了,就对他说:“我是一个孤老婆子,我惟一的儿子十几年前出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你来做我的儿子吧,也好和我做个伴。”  相似文献   

7.
儿子自小跟我亲。不管在哪里,只要我在,他总要粘我。“妈妈说的”已成了儿子的口头禅。相对来说,丈夫在儿子心中的分量就轻多了。有时,我和丈夫偶尔相拥在一起,儿子会急急地跑来分开我们:“妈妈,你不要喜欢爸爸,喜欢我!”说着就紧紧地抱住我。一开始,我不以为然,有时还在丈夫面前炫耀:“你看,我对儿子多重要!”但时间一长,我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妙。  相似文献   

8.
我家儿子长着胖乎乎的小脸,很是惹人喜爱。许多朋友见了都要和他逗着玩,朋友故意向他索要食物时,我家儿子总是什么人都给,朋友们都夸我家儿子真大方。许多朋友问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便向朋友们道出了我的教子方式:我常做馋嘴妈妈。我在孩子幼小时就主动向儿子索要他手中的食物,当儿子用那胖乎乎的小手还不灵巧地把食物递给我吃时,我就一个劲地夸宝宝,我也会递给宝宝我的食物,慢慢地儿子学会了和我分享他的食物。有时在我不经意时,儿子也会递上他的食物,有时还固执地非要我们吃不可,常常逗得我们一家哈哈大笑,而我,…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儿子有点与众不同。一般小孩都喜欢热闹,喜欢与他人在一起,乐于与别的小孩一起玩耍,或与大人一起亲热地撒娇打闹。若让一个儿童在一个地方独处,他通常会或多或少地感到焦虑和不安。但我的儿子却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共处,他看起来很安静,经常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玩耍,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不吵也不闹的乖小孩。亲朋好友都羡慕我有个好乖的儿子,但我总觉得这儿有点问题,却又说下出个所以然。为此想请教一下有关的专家, 我的儿子表现正常吗?时他这样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应当做些什么? 感到迷惑的妈妈陈瑶  相似文献   

10.
儿子不肯吃饭,是令我头疼的一件事。有时他勉强吃一口,又含在嘴里不肯咽下。我给他讲道理,他当作耳边风;训斥他,他又哇哇大哭;给他夹菜,他就用匙子在碗里不停地搅呀搅呀,说是搅拌机在工作。一餐饭不知要花多少时间。一天晚饭时,儿子拿着匙子又故伎重演,我正烦着,突然他爸对他说:“涛涛,人肚子里也有个搅拌机,你不把饭菜吃下去,你的搅拌机就没法工作了。你看,爸爸吃得很多,爸爸的搅拌机正搅得很响呢。”儿子非常好奇,我就让他伏在他爸的肚子上听肠胃蠕动的声音。儿子一听,连忙  相似文献   

11.
最后一吻     
我的儿子从我生命中分离的那天起,我就看他一天天长大。我的爱心也因为我与儿子生命一直相连而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所以我真的担心一直都是乖巧伶俐的儿子,14岁以后会是怎样。有时我甚至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我居然希望我的儿子永远不要长大,永远是那个好弱小好需要保护和宠爱的小男孩。今天便是儿子14岁生日。儿子的一大帮好朋友来家里为他庆贺。儿子那张文静秀气的脸在14支蜡烛的光晕映衬下,灿烂无比。儿子兴致很高,和他的好朋友一边分享着生日蛋糕,一边合唱着那首英文歌曲《Happybirthdaytoyou》。而我在一旁默默地能做的便是给这些…  相似文献   

12.
“我家有个会干活的儿子,样样事情学着做。包饺子呀、洗袜子呀、擦席子呀。儿子是个爱劳动的好小子呀……”丈夫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儿子擦席子,一边得意地哼着歌儿。儿子呢,在爸爸的歌声“鼓励”下,越干越欢了。我是幼儿师范学校的心理学教师,常常碰到亲朋好友向我提这样的问题:“你是搞幼儿教育专业的,你  相似文献   

13.
家里养了两只虎皮鹦鹉,一只黄色的,一只绿色的。儿子平时没有玩伴,这鸟儿便成了他在家中的好伙伴。儿子对它们照顾得可细致呢。天天除了喂食、喂水,还不时把它们放出笼外自由活动。有时他还与鸟儿对话。向鸟儿诉说内心的不满。有一次,我听见儿子这样对鸟儿说:“看你们,多自由呀!整天就是吃吃玩玩,叉不要写字,又不要弹琴,我可没有你们那么舒服呀。”有  相似文献   

14.
宋娅 《江苏教育》2008,(8):13-15
记得儿子8岁时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梦,说他骑着一条大龙在天上飞呀,飞呀,忽然,前面飘来一团乌云,等乌云过后,大龙再也不见了,他从空中落了下来,刚要落地的时候,他一惊,发现自己还在床上……出于一种职业的习惯,我马上对儿子说:“你做的这个梦非常有意思,你能不能用笔把它记下来?”儿子在我的提醒下,欣然答应了我的要求。梦写好以后,我看了一遍,虽然不如他讲得那么精彩,但基本上说明了意思,我对儿子大加赞赏,儿子也非常高兴。于是我“得寸进尺”:“儿子,以后,只要有梦,你就把它记下来,看你一生能做多少个梦!”  相似文献   

15.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在家里使用电脑,常常用Photoshop处理图像。每当这时,儿子小滔总在一旁观看,看了之后还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这里太红了,那里有点乱……当然,有时也会拍拍老爸的马屁,说我做的图是天下最好看的。有一次,在我处理图像时,儿子说:“爸爸,能不能教教我?”我说:“好啊!”我给他下载了一款比较适合小朋友的绘画软件———“画画天才”。我问他:“小滔,你平时画画都用哪些工具呀?”“那可太多了,有油画棒、水彩笔、橡皮,对了,还有直尺。”“用电脑画画,也是需要这些工具的,不过,这些工具不是用手拿,而是用鼠标‘拿’的。…  相似文献   

16.
儿子很淘气,但是喜欢玩游戏,特别喜欢玩积木,只是最不喜欢收积木。于是,我就和他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当猫妈妈带着他小猫咪一起把撒在地上的玩具老鼠们一个个捉进玩具箱里,还要比比谁捉得又多又快。在快乐的游戏中,儿子和我一起收好这些玩具,慢慢地他养成了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每当我想知道儿子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的时候,我就和儿子玩学做老师的游戏。儿子当老师,我和他的小玩具们来当他的小朋友,他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老师的口吻说:“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他还带我们做操,教我们唱歌、做游戏,自然而然地把他在幼…  相似文献   

17.
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儿子便悄悄长大了。现在是中学生的儿子,在家里经常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想让他去做的事,只要他认为不对,就会发表他的一番看法,自然也不去做。回想起在他小的时候,我天天给他洗尿布、喂饭喂奶,半夜里一听到他的哭声就要抱着他满屋踱步,后来,天天接送他来去幼儿园。那时,儿子对我总是言听计从。就是上小学那阵子,我说:“儿子,给老爸买盒烟去。”他总是拿了钱就去办。可现在,唉,真是儿大不由爹呀!  相似文献   

18.
儿子很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但是碰到困难却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每次和儿子一起做玩具的过程,就是母子俩斗智斗勇的过程。有一次,我们做照相机需要剪硬纸板。儿子剪起来很费力,剪着剪着就撂挑子。他先来软的:“妈妈,你帮我一下,我剪得不齐。”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一会我帮着修一下。”他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气呼呼地把剪刀一放,宣布他不干了。我说:“那要不我们就不做了?”“不行,你给我做!”“我们可是说好一起做的!”我知道他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孩子。果然,他眼泪汪汪地又拿起剪刀了,一边剪一边“威胁”我:“妈妈,你太不…  相似文献   

19.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8):56-58
我儿子今年10岁,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朋友,甚至为了有朋友和他一起玩,有时都没有了自我,别的孩子想怎么样都行,哪怕人家根本不尊重他,就只为了可以在一起玩耍。要就此对孩子进行干预吗?  相似文献   

20.
儿子有一个比他大5岁的姐姐。姐姐有个坏毛病——啃指甲。儿子5岁以前不知道模仿大孩子的行为,后来,由于跟姐姐在一块玩的时间多起来,逐渐学会了啃指甲,手指难看不说,也不卫生呀!儿子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平时有些事情讲明道理他就听话了。可这啃指甲的坏处也跟他讲了,什么会使手指变难看,会让“虫子”通过嘴巴钻进肚子,造成肚子疼等,道理他也听懂了,可跟小姐姐一起玩时,由于有模仿对象,不由自主地又啃起来,改掉这个坏习惯真难呀!眼看着小手指甲变秃变黑,我心里很是焦急、无奈……一天,坐公共汽车时,我们对面坐着两个大男孩,其中一个也有啃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