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山坡小说《荀滑脱逃》记叙了主人公荀滑为反抗"生而为贼"的命运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失败的结局,深刻反映出环境的闭塞和思想的狭隘影响下的社会的荒诞性。荀滑反抗命运的坚韧精神和积极态度超越了"零余者"普遍的虚无迷茫的状态,使小说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色彩交相辉映,在对荒诞世界导致的命运悲剧的描写中又展现出高度的人文主义风采。  相似文献   

2.
中国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作为一种"文化他者"存在于西方现代性的叙事体系之中。它将一种基于想象的、似是而非的关系强行地置换为一种话语模态、一种经验常识,继而试图将中国形象本质化,遏制其发展与变革。为此,亟需在研判"西方之中国"多重诉求的基础上,着力建构和确立"传统中国""当(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使中国形象尽快回归到"看与被看"同构共生的展演程式中来。  相似文献   

3.
身为清华大学教授的格非,其小说浓郁的"学者气蕴"在中国当代文坛是卓立超然的。格非作品的结构、人物和语言的特质因子无不渗透着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知识的"自主意识",实现了智性与情性的完美平衡与结合,进一步拉高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智慧水平值,充分体现出一种思想的容量和文化气质,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极富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独特存在。  相似文献   

4.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形象也随之发生转变。东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外循环"中的位置日益重要,进一步提升在东盟的中国经济形象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明确目前中国在东盟的经济形象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优势,以及在新形势下的目标定位,对中国经济形象进行"提质升级",加强中国经济形象在东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正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在国际上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不是"自塑"。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关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一个难以回避的概念是四  相似文献   

6.
孙侃 《文化交流》2016,(10):53-56
正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说,金庸小说可以作为20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迹。20多年来,文艺评论家龙彼德凭着对金庸小说的极度喜爱和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巨大热情,对金庸小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金庸小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怕读,因为诱惑力太大龙彼德关注金庸小说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大陆掀起一股"金庸热",盛况可用"洛阳纸贵"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由一个个独特的地方故事、地方形象构成。挖掘地方故事、展示好地方形象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来华研修期间"地方行"实践活动,分析讲好地方故事、展示地方形象对构建和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性和独特优势,进而探索如何在新时代充分  相似文献   

8.
泰国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实重点和优先方向,在当地民众心中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意义重大。关于泰国汉语传播与民众中国形象认知相关性的研究可以促进语言传播更好地服务于在泰中国形象建设。调查研究发现,泰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是整体向好的,学过汉语的群体中国形象认知明显优于未学过汉语的群体。语言文化是中国形象的重要名片,汉语形象亦需积极规划。泰国汉语传播直接和间接影响民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反之,中国形象也会影响汉语传播。为此,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大力传播积极的经济形象,继续弘扬优良的文化形象,改善薄弱的产品形象,善用流行文化和名人效应提升国民形象,努力实现在泰中国形象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汉语在泰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语境下,对中国军队而言,就是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代表中国军队"窗口"形象的驻香港部队是践行"一国两制"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而香港处在全球传播和舆论场的风口浪尖,这为驻香港部队形象对外传播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探索强军语境下驻香港部队形象对外传播重构路径,以期能为中国军队形象对外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民性"问题一直是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话语资源。本文主要探讨在《陈奂生上城》这部作品中,作者高晓声是怎样在塑造主人公陈奂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一步步建构"国民性"话语的,从而为新时期国民性话语的塑造寻找支点。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形象的传播有五大载体,那就是这个国家所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化、企业、传奇与品牌。被世界媒体津津乐道的中国人、被全球观众热议的中国文化、拓展到世界各地并具有突出特色的中国企业、具有中国突出特色的传奇故事,以及与"中国"两个字紧密相关的多领域品牌确实是当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在国家形象竞争的大舞台上的五大载体。而将五大载体在同一时间集中展现的超级平台普遍为世界大国所高度重视。而全球  相似文献   

12.
关公信仰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且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发展兴盛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关公崇拜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神道设教"贯穿于关公信仰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首先侧重的是"神道设教"中的"神"字,但随着关公形象中的伦理教化作用为人们所重视和弘扬,人们把目光逐渐转换到了"神道设教"的"教"字上来,最终使关公信仰摆脱了"神道设教"的封建宗教束缚,实现了其在伦理教化上的突出作用,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1935年,瑞士女作家艾拉·玛雅从北京出发,沿丝绸之路进行了一场历时八个月的中国之旅,并于1937年出版了游记《禁地之旅:从北京到克什米尔》。该作品在旅游文学、形象学及中国研究等领域有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首先简要阐述"旅游文学"和"游记"两个文学概念,其次从旅游路线、旅游方式及旅途中的困难三方面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再次阐述"自我形象""他者形象"等形象学概念,最后从风土人情、政治问题及社会问题三个领域探讨玛雅在游记中塑造的他者形象,即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正>本书主要讨论解放后的新中国形象,这是外国学者较少专门涉及的一个领域。他从政治、外交、经济、人口政策、环境问题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1949年至2012年中国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多年亲历中国的经验,对这些形象进行修正、补充,甚至是驳斥。关于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形象,有观点认为,1949年至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的中国形象是非常负面的,当时美国人用"蓝蚂蚁"一词来形容中国人民,还把中国塑造成"好斗中国"。但是马克林教授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展现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胸襟,传播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今年以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多家中外机构,分别于1月和6月,先后在美国纽约、奥地利维也纳、英国利物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等多个国际知名城市举办"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广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国家外交外宣战略重点,精心策划、充分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和上海城市魅力,受到当地主流社会、普通民众和媒体的欢迎。至此,"魅力上海"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论(扩而大之,则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理论)的现代价值转化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资源整理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理论和美学学科内容与体系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部分作家开始逐渐接受神话原型理论,并借助本国神话表达主题,莫言的《蛙》对神话的应用尤为明显,表现为:主人公万心集"三性"于一体的女医生形象;"蛙"丰富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而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研究伴随着中国硬实力的崛起有逐渐升温的迹象。目前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历史上党的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尤其是对抗战时期党对自己国际形象塑造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二是对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进行系统阐述,如有研究者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归结为"勇于开  相似文献   

19.
我努力在混乱的脑海中搜寻着有关"农民"的记忆: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耿直而发白的头发,一个农民的形象逐渐呈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成为重要外交战略之一,如何实现文学的有效传播成为当下研究的焦点。《三体》系列的出现,不仅让科幻重回大众视野,也使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海外赢得了赞誉。《三体》作为第一部获得科幻界"星云奖"和"雨果奖"提名,并最终将"雨果奖"纳入囊中的亚洲长篇科幻小说,其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本译介效果及其译介过程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具有启示性,值得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