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旨在调研国内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现状,并探讨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中主题有“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路径”及“科技期刊+新媒体+路径”的文献进行检索和针对性阅读,对其主要观点进行概括:科技期刊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工作,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是数字出版的必行之路,新媒体运营需多措并举,英文期刊过度依赖国外出版商将存在战略风险,科技期刊应强化数字版权保护意识。中国科技期刊想要得到更好发展,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留住人才的机制和土壤;以集群化、集约化建设为手段,提升协同工作效能;不断拓宽、拓展新型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创建内容的传播上积极探索发展道路。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为科技期刊传播的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以《棉纺织技术》期刊为例,分别从编辑与读者的互动性、出版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对编辑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科技期刊需要优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文章首先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运营现状,其次分析了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三次售卖理论探讨了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模式,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高科技期刊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并着重解决在移动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面对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学习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尤其在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探讨科技期刊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路径.目前,科技期刊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面参差不齐,一些融合发展成功的期刊良好的微信平台建设方法与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前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应践行互联网思维,实现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以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满足大众阅读方式和节奏改变的需求,解决传统出版方式以及新媒体应用不足的局限,科技期刊必须主动融合新媒体,探寻新的出版模式:通过深入分析科技期刊微信订阅号的规划设计与运营推广:基于用户需求,定位和构建期刊微信平台;以内容为王,策划平台信息的发布;以用户体验为宗旨,安排平台信息发布形式和时间;注重信息匹配,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扩展渠道,多形式推广微信订阅号,为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发展之路提供完整的策划和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运用新技术开展业务,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及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效传播和运营。【方法】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移动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分析数字化转型和新媒体传播和运营的现状、困境,寻找解决对策。【结果】科技期刊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提升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结论】科技期刊在新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新媒体传播和运营方面大有可为,积极推动科技期刊尽快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伟  姜波  王磊  曾婕 《今传媒》2023,(5):44-47
媒体融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之路。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媒体融合的政策,但是,与国际主流科技期刊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水平不高,存在推送内容单一、推送频次低、服务意识差等问题。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建立符合我国科技期刊现状的发展融合模式,本文提出了四点发展建议:提高对媒体融合的认识,切实推动媒体融合;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媒体融合手段;开展同类期刊合作,尝试集群化运营;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加大媒体融合的智力供给。  相似文献   

8.
张重毅 《编辑学报》2020,32(4):443-447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借助新媒体促进科技期刊发展,已经是行业的发展趋势。选择《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影响力指数CI值排在前5位的311种中文科技期刊作为调查样本,统计并分析新媒体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中文科技期刊新媒体工作普及度较高,但深度不够,存在没有特色、内容单一、更新不稳定等问题。建议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其传播、交流、经营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开辟期刊间资源共享新途径,助力期刊集群化发展;探索工作新模式,促进期刊在社会科普和学术引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媒介格局的重塑促使科技期刊进入“二次传播”时代,融合创新出版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发展契机和新增长点。本文基于科技期刊“二次传播”实践特点,以“2020年度中国期刊公众号Top10”为研究样本,从知识供给、知识传播、知识增值三方面探索实践规律,以加强传统科技期刊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影响力的能力。科技期刊在不断探索与新媒体平台耦合点时,要实现微信公众号平台全方位“二次传播”,挖掘直播资源的再利用价值,注重新媒体平台延伸受众的内容需求,引导在知识交流中的深度互动等。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纸质媒体特别是科技期刊如何应对新媒体发展态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创新实践。本文以轨道交通行业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思路、运营实践为例,介绍其如何将自媒体与纸质媒体融合发展,有效利用两者优势,用专业、丰富的内容,便捷的阅读方式建立稳固的用户群体,共同打造期刊品牌,扩大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参考文献与作者和编辑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陈灿华 《编辑学报》2003,15(1):42-43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科学的继承性,提供科学依据,节省篇幅,使论文内容精练、结构紧凑。认为参考文献的著录还能反映作者的科技道德和科研水平,反映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就其具体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就如何对待参考文献,对作者和编辑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笔者作为CALIS三期近15年建设的参与者,分析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难度,给出YCALIS项目建设的初衷、形成的效益以及CALIS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YCALLS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科技活动与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科技活动重要性的陈述,阐明了图书馆如何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并长期在科技活动中扮演有影响力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图书情报学研究的述与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22-26
指出国内外图书情报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对图书情报学学科环境的观照;后代主义哲学对认识图书情报学认识与存在关系的指导;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和实践现状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技术地位现状、多种理论声音现状、认识与存在、理论体系和学科环境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ary and equalizing bias on publication output rankings. Any identifiable amount of bias in authorship accreditation was detrimental to accuracy when ranking a select group of leading Canadian aquaculture researchers. Bias arose when publication scores were calculated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information about multiple authorship and differential coauthor contributions. The ensuing biased equal credit scores, whether fractional or inflated, produced rankings that we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ranking of harmonic estimates of actual credit calculated by using all relevant byline information in the source data.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fractional and inflated rankings are misleading, and suggest that accurate accreditation of coauthors is the key to reliable publication performance rankings.  相似文献   

16.
比较RDA与ISBD的内容和媒介类型,指出两者的内容类型/限定均在很大程度上源自《RDA/ONIX资源类型框架》,而《RDA中的内容与载体术语》中的"宽泛内容"构成了RDA内容类型的骨架;两者的媒介类型均依据《RDA/ONIX资源类型框架》的中介工具属性。后组式的ISBD内容形式/内容限定优于先组式的RDA内容类型。在内容部分还需要增加连续性资源的属性。对我国未来编目标准中的内容和媒介类型制订提出四点建议:选用通用术语,内容类型采用后组方式,增加"延伸"属性容纳连续性资源,出版界沟通协调。表4。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7.
叙词表与本体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体是一个关于一些主题的清晰规范的说明,它提供了一个用来表达和交流某些主题知识的词表,还包括一个关系集,关系集把握着词表中这些术语间的联系。它与叙词表的区别表现在逻辑表达形式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图5。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三个体系"建设、实施"三大战略"的创新举措,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强调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政策制定、宣传发动、资金保障、人员配备、技术支撑、业务指导、强化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学术史的视角,论述了《说文》与《尔雅》在中国古典目录中的分类旨趣,及两者在"小学"学术研究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博客和电子预印本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从信息资源数字化,学术信息易得性、交互性、权威性等方面总结了博客与电子预印本的相同点,并从信息资源构成、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检索功能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