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短跑技术新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对比等方法,对现代“屈蹬式”短跑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支撑腿蹬伸太直、前摆速度过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小腿折叠的时机过晚所致。大小腿折叠不紧,与平时的专门练习不正确有关。并对由“后蹬型”转变成“快速前摆型”的观点,提出异意。  相似文献   

2.
对现代短跑后蹬技术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对比等方法,对短跑后蹬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支撑腿蹬仲太直、前摆速度过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小腿折叠的时机过晚所致;大小腿折叠不紧,与平时的专门练习不正确有关。并对由“后蹬型”转变成“快速前摆型”的观点,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短跑技术正朝着加快蹬提速度,缩短支撑时间,加快步频的方向发展。它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人们俗称“屈蹬式”蹬伸技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证明,由于“屈蹬式”技术的大小腿折叠较紧(29°左右),减少了前摆的阻力距,加大了前摆的角速度,因而是先进的;另外,从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分析,后蹬时膝关  相似文献   

4.
一、上一步起跳摆动腿上垫子练习 1.练习目的 让学生学习起跳脚的踏跳技术,体会重心上板和摆动腿前摆的肌肉感觉. 2.动作方法 将两块小垫子折叠叠放在一起,放置在离起跳点约1m处.学生做好摆动腿在前用全脚掌支撑,起跳腿在后用脚前掌撑地的准备姿势,然后摆动腿积极蹬伸,快速摆动,起跳腿大腿迅速前摆,积极下压,小腿和脚向下"扒地",并迅速转入蹬伸,两臂协调配合,摆动腿屈膝前摆至水平位,然后用摆动腿踏上垫子.  相似文献   

5.
足球运动踢球腿摆动阶段的不同时相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力学手段对5名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摆动腿进行研究发现:根据摆动腿环节摆动顺序与环节摆动速度相结合的方法可将其划分为用力蹬伸、主动后摆、大腿前摆、小腿前摆,脚触球5个阶段.其中,用力蹬伸阶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之一,主动后摆阶段摆动腿应在不影响前摆速度的前提下尽力后摆;大腿前摆阶段摆动腿应在大腿摆到一定幅度时进行积极制动,摆动幅度不宜过大;小腿前摆阶段摆动腿除了膝关节的积极制动外还应主动施力.  相似文献   

6.
肖安堂  向鹏  汤龙 《中华武术》2010,(10):14-17
一、着地技术练习方法 (一)原地模仿直腿刨地动作摆动腿支撑,上体挺直,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起跳腿大腿高抬,与上体成90°~100°角,小腿自然放松屈膝下垂。然后用大腿前送下压,小腿随惯性积极向前伸直,并用力向下后方用全脚掌积极着地后刨、蹬伸,腰、髋加速前移,在大腿下压的同时,两臂积极后摆,当脚着地瞬间立即迅速前摆,同时摆动腿蹬离地面折叠前摆,将身体重心迅速移至支撑点的前上方,两腿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途中跑1.短跑途中跑技术与图解1.1完整技术阶段1.1.1每一单步可分为支撑阶段(可分为前支撑和蹬伸阶段)和腾空阶段(可分为前摆下压和折叠阶段)(见图1)1.1.2在支撑阶段中的前支撑阶段,身体处于减速状态,然后在蹬伸阶段再进行加速  相似文献   

8.
“顶膝”动作是指运动员在做二步交替单支撑滑行动作时的不正确滑行状态,其动作表现为:运动员在做交替滑行一腿蹬动、一腿前摆转移体重的动作过程中,当前摆腿承受体重转为支撑滑行时,膝部弯曲角度过小,身体重心落后——即每一次蹬动,前摆转为单支撑滑行时。大腿和躯干间,大腿和小腿的角度都有一次缩小,臀部亦后坐;严重时会出现膝部向前一顶一顶的动作,故称“顶膝”滑行。 1 “顶膝”滑行错误动作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蹲踞式起跑     
后腿和臂的前摆速度,它决定于产生蹬起跑器的力量。运动员必须迅速向前迈腿,蹬离起跑器一开始的动作是左臂前摆(不交叉)。加速的角度加速的角度决定于加速的大小。短跑的起跑一加速就引起体前倾,没有必要去教他们身体前倾。跑的加速角度是蹬起跑器两膝相迂时从蹬地脚掌通过身体重心连线来测定的。大多数运动员蹬离起跑器的角为50度。速度增大,角度逐渐变大,加速减小直到身体接近直立、达到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对短跑摆动腿后摆的认识传统的短跑中一个复步技术包括:前摆、前摆后的下压、支撑、后蹬,分为前摆阶段、前支撑阶段、最大缓冲阶段、后蹬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短跑的技术正由以前的后蹬式逐渐转变成以强调摆动能力为主的"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的屈蹬式短跑技术,这种技术与前一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就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而且跑得轻松、技术合理,必须抓好以下五年环节。 一、抓关键技术 后蹬、前摆和着地是途中跑的关键技术。后蹬要求大、快、直、前,即蹬地力量大,蹬离地面速度快,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整个动作向前用力。前摆要求摆动腿的大腿积极向前上方高抬,步幅均匀。着地要求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顺惯性由前向下后做积极的“扒地”。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分解教学,着重学习后蹬、前摆、着地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专门练习,如加速跑、重复跑、起跑交替、定时跑、变速…  相似文献   

12.
一、跨栏步的辅助练习 方法一:让学生像跨越水沟一样助跑跨越平放在地面的技巧垫(可先横跨再纵跨)。 要求:起跨腿充分蹬伸的同时,摆动腿折叠前摆跨出,用前脚掌着地并继续向前跑出,起跨腿离地后自然留于体后,不做膝外展动作,空中两大腿呈充分拉开姿势。  相似文献   

13.
张帅军 《中华武术》2009,(12):14-14
跑是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蹬与摆相配合、动作连贯的周期运动,在跑步的过程中具体的分为:折叠前摆,下腿准备着地,着地缓冲和后蹬的四个过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些人先天或后天的缘故,对跑步的动作技术没有掌握好或者根本就不了解,结果在跑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踢小腿跑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同学身上,  相似文献   

14.
前摆动作是跑的基本技术,短距离跑,更要积极主动的发挥前摆的作用。看过史密斯、海因斯、格林、米勒尔、鲍尔佐夫、伦纳德跑的技术,感到他们在基本技术上确实下了功夫,特别是前摆技术,以摆带蹬,蹬摆结合,送髋向前,动作表现非常突出,符合生物力学的一般原理,达到了经济实效的目的。目前国外大量资料介绍跑的技术,非常重视前摆技术。他们把抬腿练习,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踝关节技术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踝关节技术与屈蹬技术的关系,以及踝关节技术对运动员途中跑中各项技术指标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背屈踝前摆腿技术要优于放松踝的前摆腿技术。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屈蹬技术的形成,蹬地更有力,支撑时间更短,步频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直道途中跑是短跑技术教学中的主要 部分,其对短跑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故在 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一、原地摆臂练习 要求自然、放松、协调;前摆后摆到位。二、小步跑练习 要求大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迅速有 力,步幅小、频率快、动作放松。三、高抬腿跑 要求摆动腿大腿充分高抬,支撑腿三关 节充分伸展,上体稍前倾,不能后仰。四、后蹬跑 要求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摆动腿髋 关节充分前送;两大腿夹角尽量加大。五、中等速度跑50~60米 要求跑的动作自然、放松、步幅开阔。 摆动腿折叠、高抬、带髋前摆;支撑腿充 分后蹬,蹬摆配…  相似文献   

17.
助跑:肩上持枪,沿直线助跑逐渐加速,速度的快慢要与投掷技术的熟练程度相适应。投掷步:上体右转侧后倒,持枪臂后引,降低重心两腿向前赶的更紧。交叉步:右腿积极前摆要靠左腿屈着地快蹬。右腿的前摆要腿带髋、髋推腿。腾空动作中左腿要迅速向前赶超右腿。最后用力:在交叉步完成后,右脚落地髋推膝向前缓冲支撑,当身体重心超过右脚支撑点的垂直面后,立即里扣(膝部朝左腿方向“跪蹬“、脚跟外转)猛蹬,左腿“钢条”似的支撑(不大的弯曲弹性伸直),左侧制动,右腋窝向前急挺猛的转超左胸、腋窝带  相似文献   

18.
短跑途中跑臀部后坐对跑速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部后坐是短跑运动员在途中跑时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的跑动技术,其技术动作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下肢的支撑与摆动动作上。由于臀部后坐,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髋部伸展的速度与幅度降低,削弱髋关节的用力程度,使后蹬力量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随着髋部伸展速度的降低,髋屈肌群被拉长的速度缓慢。当支撑腿后蹬结束再转换为前摆时,快速收缩的力量减退,不能有力地带动大腿快速前摆,导致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在跑动中容易造成蹬地腿与摆动腿配合不协调,达不到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的效果。那么,蹬伸与摆动所产生的力量不能有效地促进身体重心向水平方向快速移动,从而延长了支撑时间,对跑速的增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短跑的技术中,后蹬和前摆的速度和力量很重要,这两个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短跑的成绩。在后蹬结束后,有一个明显的摆动腿折叠的动作,摆动腿大小腿的折叠对后蹬和前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少儿常见途中跑错误 (一)上身躯干较直,重心较高,前摆下压落地前有较明显的前脚掌(跖屈绷脚背,“踝角”较大)下落,后扒折叠小腿不明显。前抬摆时前脚掌落地前预备的“踝角”较大,会致使落地点太近,缓冲时间相对加长,重心易高,后扒时间相对而言不充分,是造成后划小腿不能顺畅折叠的原因,看似步频不慢,其实损失了步幅,而且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