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系统考察先秦古文字材料里"两"的用法,发现"两"字的历时演变不是简单的、直线型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六书"汉字理论是古文字的造字类型的分析原则,也是古代汉字教学的重要参考,现代汉字虽然形体上多演变为记号字,传统"六书"汉字理论对汉语教学有一定影响。本文以HSK甲级字中的部分现代汉字为参考,还原古文字形体,利用"六书"理论建构汉字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学习者在直观感知汉字形义关系,提高汉字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面"字的古文字到小篆字体的发展变化和现代研究结论已经基本定型,都认为其所从部件是从"目"到从"■"的讹变,本文从古文字各个时代的形体演变实际情况出发,试图推演出它的演变阶段和原因,找到其讹变轨迹,同时也根据发现的"面"字材料推断出其发生讹变的两种可能情况。  相似文献   

4.
夜郎至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夜郎族属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专家们提出了夷人说,濮人说,僚人说,谢人说,苗人说等多种观点。贵州省赫章县可乐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至西汉即夜郎时期的铜镜上,最新发现了16个古文字,这16个古文字可以用古彝文进行识读、译解,为"夜郎为彝"说提供了新的物证。  相似文献   

5.
出土古文字资料的纂辑、检索历来是研究工作的瓶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本文将着重探讨数据库技术对于石刻古文字研究的作用。本文所述石刻古文字是指殷商至汉魏间以石为物质载体的古文字实物材料。从文字类型来看,石刻古文字的主要书体为篆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的角度对古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对古文字学、汉语史和古代文献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古文字学的重要内容:阐释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内容;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是考释古文字的重要根据之一。汉语史研究也不能不利用古文字材料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古文字材料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汉语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追溯汉语历史的最重要的途径;古文字本身也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据。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释读古文字文献的基础,这种研究的深入也可以明确古文字材料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材料分析某些古文字构形,可以发现,古文字的构形理据出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演进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说文学"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景象,本文从价值、部首、字形、词汇词义、六书、古文字、声韵、其他专著、历史文化、计算机语言等方面对"说文学"发展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存在"声符形化"字,也存在"形符声化"字,这些现象反映了古文字由表意字到形声字的转变。"形符声化"是造字者掌握了声符的功能之后,有意将表意字的形符用形似音近的声符代替,这是形声字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隶定字"是汉字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字现象,但相关研究历来比较欠缺。近代以来出土文字资料大量出现,相关考释中隶定字的使用非常混乱,给一般读者和古文字数字化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也对隶定研究提出了要求。梳理汉代至清代各历史时期的隶定情况,总结前人隶定的经验,对今天的古文字隶定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转注”     
转注是六书之一,然而,自唐以来争论激烈,概括起来,主要有四说:主形说、主义说、主声说、主形声义说。这四种观点都违背了许慎关于"转注"的定义。实际上,转注是造同一部首内的同义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汉字假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性质、历史地位、产生原因、使用状况、对汉字系统的影响都很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历时考察。先秦汉字假借的实质标示了汉字表音化的运动方向;东汉以后假借衰落,形讹字、类化字必须与文字假借严格分开;唐代民间手头字中的文字假借是真正意义的写别字,与先秦假借性质不同。进行假借性质的历时考察,有利于科学理清汉字发展的趋势、准确判定汉字的性质、科学展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帮助典籍的阅读和理解,并为现代汉字简化、文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审视了关于汉字性质的传统理论,证明了凡文字都表音,无所谓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就汉字同语言的关系而言,汉字是每个字符所表音节只能专门用在某个或某些词中的专音节文字;就字符本身的构成而言,汉字是把各种形体部件拼在一起组成整字的拼形文字.植根于汉字上述根本性质因而能够被称为汉字特点的仅仅是“字数多”与“平面型”两点。  相似文献   

14.
从东汉碑刻通假字考订东汉语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出45方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确定这些通假字以及它们的本字在扩韵》中的声韵调以及其上古音所属韵部,并据此考订东汉语音。从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来看,东汉时期语音与衔经》韵文为代表的上古音大体上相近,同时也存在一些特点:声母方面,清浊音的分别、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和中古音相比不甚明显;匣母与见组声母同属一类;邪母与喻四、定母的关系十分密切。韵部方面,个别韵由上古音到《广韵》音系的演变在东汉已经显露出开始的迹象;东部和冬部相通等等。  相似文献   

15.
六书问题是汉字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形声字更是六书研究的重点,文章对近三十年来众多学者、学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形声字定义、形声字来源、形声字结构等方面展开了述评,认为存在材料来源欠考、应用研究不足、重复研究较等多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汉字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奠基性著作。书中收集的玉部字量大、排位靠前,反映了当时玉文化的繁荣。本文提出研究《说文·玉部》字,不仅要从传世文献入手,更要注重结合出土文献,主要是出土玉器和出土古文字进行综合研究,以达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补充印证的作用,从而达到弥补和修正《说文·玉部》字未收、错收的字形、字义及其他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在引文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在引文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妄改原书术语、文字错误、节引不当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把“解”类字的韵母读成“椰”类字和“叶”类字的韵母,即读为“ie”音,这是不正确的。无论是从汉语史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上看还是从音理上看,“解”类字的韵母都应该是“ia,”音。“解”类字韵母读音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来自“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而“汉语拼音方案”的不完善则又导源于“注音字母”。  相似文献   

19.
"汉字起源年代的字测定方法"从"金"字开始测定汉字的起源年代。人类认知金属的历史、"金"字的形态特点、"金"字与"金"字群其它汉字之间的形态关系及"金"字的本义都有力地证明:(1)汉字的产生远远早于铁矿冶炼时代;(2)黄金是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最早的金属,"金"字指称黄金;(3)从"金"字到"铁"字的历史与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从黄金到铁这些所谓的"史前金属"的历史同步;(4)"金"字由三个具有各自指称对象的构字要素构成,这说明,在"金"字产生之前汉字已经产生。从对"金"字的测定可以得出结论,汉字起源早于"金"字,早于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最早的金属———黄金,可能要上溯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20.
释“蟆”     
"蟆"是汉语中表示"蛙"义的最常用核心语素,由甲骨文中殷商汉语词"黽"的语音发展而来。"马、蚂、妈、麻、黽、巴、蚆、霸"是"蟆"的音同或音近字,它们是同源关系。"蟆"和"婆、母、乸"等虽然语音相近,但并不同源;后者为壮侗语族中的"母"发展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