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要改变世界,实现“世界革命化”,就必须正确理解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的客体及其关系,这是理解实践的本质,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实践的二重尺度及其关系以往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强调客体,忽视了人的主体尺度.“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主体能动性.与此相反,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对象,只是以精神外化的形式去考察事物,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马克思批判了割裂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2.
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问题,将这一问题视之为虚假问题,消解现实实践世界中的客观规律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正确评价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中肯定了历史必然性,正是从作为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矛盾统一体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真实进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既唯物又辩证地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试图在不改变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框架的前提下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主体—精神”能动性,具体经历了四个逻辑环节:对“总体性”的追求开辟了“主体能动性”的哲学端口,对意识形态的“松绑”圈定了“主体能动性”的实现场域,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微观统治力批判呼唤着“精神能动性”的生成,对“精神能动性”的革命力量兑现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主体—精神”能动性生成的最后环节。卢卡奇等人以回归主体性的方式去重新定义“总体性”的精神真谛,实际上是将“主体—精神”能动性僭越于客体必然性之上,默认了二者的割裂对抗,这既为多种文化心理元素融入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能性空间,也迥异于“融主体性于客体必然性之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真谛。  相似文献   

4.
目前,活动理论正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要解决活动课程、活动教学以及儿童创造性发展等问题就离不开对活动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一、活动的含义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从哲学层次看,人的活动是指人作为主体,能动地与外界物质客体和其它主体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人、社会和历史的现实。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①。人的本质是活动的,人必须通过活动来弥补自身的“未确定性”和本能的匮乏性;人是通过活动建筑自己的“世界”的;人是通过活动沟通“现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主体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理论没能处理好实践中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其关键就在于对主体能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而造成这一状况的更深一层原因却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没有转变.探讨"主体能动性"在不同思维方式下的历史命运可以帮助我们自觉地运用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准确地理解主体能动性思想的理论真谛,更好地发挥这一理论对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与时俱进地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既凸显了“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也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肯定,并体现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对劳动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当代中国的全新诠释。  相似文献   

7.
所谓能动性,即指人的“自觉活动和努力”,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物所具有的规定性。它包括着人的活动的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灵活性、自由自主性、创造性等原则。它是人的认识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的统一,前者指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后者指主体能动地改造世界。在毛泽东领导方法中,能动性原则得到了具体地运用,本文拟就几个基本领导方法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原则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论争 ,主要围绕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究竟是怎样看待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这两个焦点展开的。其实质在于究竟应当如何准确、科学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怎样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创造者理论。这场论争所暴露出的“主要概念界定”、“基本命题表述”、“研究方法和学风”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讨会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进行了讨论。学者们认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工程,必须弄清两大问题:其一,如何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起点;其二,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者们还就党的十七大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三农”问题、医疗卫生改革、高等教育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哲学教科书对于“新事物”和“旧事物”的释义存在循环论证的现象,而且离开主体的尺度纯粹从“客观必然性“去说明新旧事物的区别陷入了“客观主义”的误区。从本质上说,新事物和旧事物是评价范畴,必须考虑主体的尺度,新事物是指新出现的符合客观规律并对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由于传统释义的不够准确和科学,因而在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和评价上也存在较严重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1.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命题,这个理论命题是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离开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理论上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在实践上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一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往往按照主客体的框架来思考问题,它们用能动性和自主性来定义主体,而这样定义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客体而不是主体。这是因为,这样的主体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塑造起来。从主客体框架来思考哲学问题的研究思路是由启蒙运动以来近代哲学所确立起来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局限在这种近代哲学的框架中,使它无法有说服力地探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制约,无法深入社会历史的微观领域,从参与者的视角来探讨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主席指出:“军队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心系基层、情系官兵,切实维护官兵权益,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进一步调动官兵的积极性。”这既是对军队贯彻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深刻提示,同时也是对我军坚持以兵为本科学内涵的明确规定,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以兵为本提供了指导。以兵为本是我军建军治军的科学理念,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核心理念。其内容非常丰富,内涵非常深刻,它的提出有其科学依据。1“以兵为本”提出的理论依据军队坚持以兵为本这一的理念不是随意提出来的,它具有科学的理论根据。依据之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首先,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离开现实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也就无所谓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揭示了历史的本质,而且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主人。这些观点为以兵为本的理念提供了思想来源。在军队,广大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是推动部队建设发展的根本力量,更是...  相似文献   

14.
自由,是一定历史阶段中人类总体活动能动性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总和,而且在这总和之上又不断指向更高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不仅仅是对必然限制的消极摆脱,而乃是一种认识并掌握客体的规律和主体的规律以及一定目的的能力和状态.作为人类天生所共同向往的“不断指向更高的总和”的一种完美超越,自由与人类生命之爱和艺术之美的创造永恒地缠绕在一起,自由是生命价值人格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艺术的美的规律.“判定文艺作品与美的规律的符合程度,也就是判定文艺作品表现的自由程度——这是马克思美学批评的中心问题.”由此,我们才能寻找到马克思文艺自由观与恩格斯“美学与历史观点”的精神相通处.“历史是自由的体现和发展”(克罗齐语),作为哲学范畴的自由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历史的自由精神,在文艺中这种自由精神以美的规律出现,因而我们在历史的审美研究中可以找到对自由的历史理解.  相似文献   

15.
我们需要运用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在“一般社会——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这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中来把握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马克思明晰地区分了生产过程的物质要素与社会形式,揭示了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彰显了资本的独特性与历史暂时性。历史发展规律并非外在于人的规律,而恰恰是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存在的规律;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或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考察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问题,需要明确哪些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的必然性”、哪些是存在于一些或某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暂时的必然性”。无论“五形态”还是“三形态”的依次演进,都不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本身,而只是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在有人类以前即有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历史。就人类史而言,既有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的历史;而每一民族、国家、地区又有不同门类的历史,诸如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等等。人是历史的主体,人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活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历史,如果否定个人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并将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与其他因素对立起来,就无法科学地说明历史。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对世界的考察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是交往中的主体、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包括同一时期的不同个体(个人)或个体群(民族、国家),也指现在的人与未来的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坚持自身主体地位与尊重其他主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中心,但这中心是多极主体的中心。每一极主体的个人或个体群  相似文献   

18.
于晓凤 《教学与研究》2004,12(12):76-80
人的自由问题是中外历代思想家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对人的自由含义的不同理解,是导致对自由问题产生种种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观点出发,抓住了自由的主体和实践这两个界定自由含义的主要方面,真正对人的自由含义给予了客观科学的说明,阐明了自由是社会的人在实践基础上达到的主客体的不断统一。  相似文献   

19.
“应付生活论”、“应生活之需论”,是误把“动因”(诱因)当做“动机”,将生活与人的关系倒置了。“应付生活”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人的动机,使人去适应外部的要求,但这是被动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往往也是一种异己性的活动。“应付生活”的“应付”二字包含的“不得已”和“无奈”的意思就很能说明这一点。真正的言语动机来自主体内部的需要,即人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自由能动性,谈何应付生活?马克思就谈到,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才是人的类特性,离开了这一类特性,“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主体能动性是认识论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问题。巴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从唯心主义角度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了“自我”的构造作用及客体对主体的依赖性。皮亚杰则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借助大量心理实验资料提出了认识是在“活动”中主客体双重建构的理论。二者对认识主体能动性的探讨有相同的地方.但又存在着诸多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