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本文立足于学生实际提出了体验感悟式教育方法,它把德育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符合学生认识特点,易于学生接受。就此阐述了体验感悟的内涵、体验感情式教育建立的心理学依据及实施策略,以提高德育效能性。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 ?笔者通过实践 ,把“启导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启导式”教学模式 :启课———导读———导志———导评。它的教育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 ,个性为主 ,能力为首。”其主要作用 :坚持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习效率 ,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促进教学相长。1 .启课 紧扣教学内容 ,发挥多渠道教育功能 ,巧妙引入新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通过故事解说、多媒体音像显示、歌曲诱导…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题提出在绘画模块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工具使用后,把常用工具的一些电脑绘画技巧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校启导教育总的框架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绘画"教学模块为切入点,提出了此课题。二、课题界定1.启导式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启导教育理论,该模式围绕"激—启—导—馈"四环节来进行教学。2.绘画模块教学:学习处理图片信息,培养基本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德育文本理念、存在性师生关系理念、体验性德育过程理念和幸福导向德育功能理念,共同构筑理解性德育实现的理念基石。启导性策略、反思性策略、渗透性策略和陶冶性策略,是理解性德育的策略保证,为促进学生理解品质的形成和自我道德境界的提升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5.
万坤 《现代教育》2012,(4):53-54
本文结合实施"感悟式道德教育"德育特色的创建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索出了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促进了学生的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6.
在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自2007年以来着力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和谐发展的体验———感悟式生态型德育管理体系。生态型德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凸显体验,感动生命,激发潜能,开启生态智慧,引导受教育者思想上树  相似文献   

7.
建校以来,我校大胆突破传统德育局限,将"活动"引入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活动德育"模式,继而以实践性德育课程开发为抓手,创造性地将工读学校办成了全国第一个综合型的社会实践基地。这里撷取几个镜  相似文献   

8.
“欣赏型德育模式”力图建立一种德美、育美欣赏过程中的“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中道德美和教育形式美的呈现去“涵泳”学生;设计审美、立美化的活动以使学生成长为德美兼备的时代新人;强调运用艺术手段对德育进行审美化改造,变“外求”、“他塑”的“灌输型”德育为自主感悟的德育。  相似文献   

9.
无论对学生人生观、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其个性品质养成,中学德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教育融人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值得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的感悟,笔者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总结出“点-线-面”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导入固然重要,然而结尾设计同样有研究.结尾设计常用的方法有:概括收尾式、伏笔收尾式、启导收尾式、设疑收尾式、深化收尾式,如何设计结尾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1.
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的情境创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将德育的目标内隐于生活之中,将德育的过程寓于情境之中。它是淡化教育者角色身份的环境式、平等式、感悟式的教育,说到底是情境教育。情境教育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它是对环境教育的浓缩和升华,体现了教育者的创设意图和创设理念,彰显了德育的魅力和独有的价值。为了提高情境教育的有效性,创设的教育情境要体现目标性、任务性、评判性和全员性的特征,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关注教育者介入情境的方式、学生融入情境的方式和情境对学生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感悟教学可分为外源性感悟教学和内源性感悟教学、知识获得型感悟教学和意义生成型感悟教学。感悟教学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情境陶冶式渐悟法、形象会意式领悟法、原型类比式启悟法、融会贯通式醒悟法、内省反思式觉悟法、不期而遇式顿悟法、奇思怪想式妙悟法、自由随性式体悟法和行动体验式体悟法等。感悟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实践操作中应坚守人本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一、构建小学语文“启导—实践”阅读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启导—实践”阅读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凭借,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内化吸收语言的学习过程。   “启导”是指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激发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2.创造条件,循循诱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3.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多样语言实践活动; 4.科学确定语言…  相似文献   

14.
无论对学生人生观、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其个性品质养成,中学德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教育融人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值得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的感悟,笔者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总结出"点-线-面"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自2007年以来着力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和谐发展的"体验--感悟"式生态型德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德育应该从小事做起,潜移默化的、淡化教育痕迹的教育方法反而会起到较大的教育作用;理想的德育还应重视在自主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1.渲染情境氛围,强化感知课文内容。2.引导诵读感悟,深化体会春联之美。3.启导自主探究,优化语言实践训练。教学目标1.进一步导读课文,了解春联的种类、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变灌输式为启导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启导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它的基础是有宽松的环境,以求思想的解放,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我们启发学生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峰 《快乐阅读》2011,(21):71-72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贾莹 《天中学刊》1999,14(5):117-11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主阵地.实践证明,启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它集中了主体论、过程论、动力论、信息论等理论的优势,创造性地应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使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引疑、质疑和过程探索活动.1启导探索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启导探索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手段,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过程式探索,经师生讨论,推出结论,并联系实际学会迁移应用.提出问见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激发、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