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智慧 《物理教师》2010,31(5):53-53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20页的案例分析求解,颇受师生争议.本刊于2009年第9期发表了《由课本上一个案例的错解分析摆钟走时问题》(以下称为原文),笔者对教材中的求解和原文提供的解法,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发现教材中案例分析求解是完全正确的.而这两种解法,理论依据本质相同,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2.
刘岳衡 《物理教师》2004,25(8):58-59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有不少试题是由20世纪90年代的高考试题为原型改造而来的,如2002年第30题就是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1题的拓展;2003年第23题就是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和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的有机结合,等等.这也许是命题专家为了达到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其综合应用能力,还要防止猜题之目的,而采取的明智之举.因此,近几年的试题往往都回避热点问题,而有意识地考查“改造”过的陈题.这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选择那些往年的典型高考试题给学生做,并对此进行分析、拓展、升华,以达到“陈题不旧,推陈出新”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举例分析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语第三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新疆特级教师吴杏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反义词理解词义的方法。3.要根据生字的字形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识记字形.第1课和第5课的生字是难点,要加强对字形的分析指导,调动学生有关字形结构、笔画、笔顺方面的知识,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4.
1背景分析 2014年6月10日-19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网上阅卷工作,所阅的是数学理科卷第18题(即文科卷第20题).从阅卷结果来看,本题安徽省理科平均分约4.5分,文科约2.1分在阅卷之余,笔者思考:面对这样的答题情况,教师该如何教学?由此,笔者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把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了归纳,以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统计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最大特点是数量性.分析过程中必须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多种统计指标和方法进行量化分析.一般来说。统计分析以如下步骤来进行:第一步,确定分析的内容,即选题;第二步,针对分析内容搜集统计资料并进行整理;第三步,运用各种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第四步,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要灵活运用各种指标及其相关关系,根据分析研究题目的不同或服务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节选自《逍遥游》。《教师教学用书》对其内容结构的分析存在较多问题.通过研读课文,揣摩分析,理清结构层次,辨析文章内容,使教学更符合文章原意,思路更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北师大版新课程必修第5册中,正、余弦定理的教学需用3学时.笔者从分析教材、分析目标、分析学法、分析过程、说明设计共5个方面对第1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作图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完全归纳能力.现以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03页第17题为例,对比较难一点的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做完一道题后,应引导学生挖掘、探索、演变出不同的新题进行训练,这种探索型的练习,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多向分析问题,就能多向联系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是大有裨益的.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第115页第3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涉及带电体在电磁场中运动轨迹的高考题颇多,2006年四川理综第25题较以往有很大的创新.设计的问题梯度明显;第(2)问简直就是大手笔,内涵丰富,在分析确定质点的运动轨迹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考查了受力分析、动量守恒、平抛运动和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该题通过质点的轨迹承载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非常成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此题系我市高三一模考试题.第(1)问容易(分析略),第(2)问也不难,但学生的完成情况却不理想.那么,原因何在?与学生的交流、探讨发现,问题在:由第(1)问易得∠AEF就是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将问题化归为解AAEF,从而将目标锁定求AF的长.但尝试后却发现,求AF的长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1999年高考历史第33题为: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革命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B.首都工人和士兵都在推翻旧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都推翻了专制政权 D.都建立了新的全国性政权”。此题选项C。根据江苏省阅卷点《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中(见《历史教学》1999年第9期)选择题答卷分析(第1卷抽样58915份),此题均分为0.30,难度为0.15。在单选题中,此题均分最低,难度最大。选择正确选项C的考生占14.85%,选择A、B、D的分别为31.81%、…  相似文献   

13.
张红  高峰 《中学教研》2014,(1):43-45
2013年中考已完美落幕,仔细分析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数学卷选择题的第9题,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在“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有一道这样的智力题:桌子上有一堆糖果.第一个小朋友上来拿走了全部糖果的110,第二个小朋友拿走剩下的110加上第一个小朋友所拿糖果的110,第三个小朋友拿走的还是剩下的110加上前面两个小朋友所得总数的110,第四个小朋友拿走剩下糖果的110加上前三人总数的110……这样一直拿下去,直到把糖果拿光为止.你能说出总共有几个小朋友拿了糖果吗?哪个小朋友拿得最多?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不明显,要求的量又有两个.因此,这道智力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解答这…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广州市中考试题中的第24题是一道以几何为背景的综合性试题,本题中的3个小题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和区分度,第3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解题的入口宽,可以从多角度、多思路求解,是一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佳题.本题较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下面对试题中的第3题多思路求解进行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薛超 《物理教师》2006,27(4):7-37
本刊2005年第9期发表了《对教材一道练习题解答之我见》一文(以下称“原文”).该文认为教材答案是错误的,对此论断笔者不敢苟同,笔者经过认真的分析,并与同行探讨后得出结论,原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第27面的那道练习题的配套图虽不太确切,但其解法和结果还是正确的,而“原文”的分析有误.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往往需要重读,反复地阅读.这首先是因为,杰出的作品意蕴深刻、丰富,不是一次阅读就能充分理解的。有人曾这样说过,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阅读,需要看很多遍:“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胜于痛.看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二为一.第九遍,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绪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甚至洋人的国土.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个税.第十…  相似文献   

18.
胡爱民 《数学教学》2006,(9):12-13,F0004
2006年2月,我区举行了苏教版小学教材分析会.在分析会上,我执教了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中的“平移”一课.  相似文献   

19.
关注绝对值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可以发现绝对值在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已呈明显递增趋势.简单统计可以看到,试卷中含绝对值试题的分值占试卷总分约15~20%,即20~30分左右,有些试题已成为高考试卷的一大亮点.如2002年全国理第21题(文第20题);2003年全国理第19题;2004.年广东理第19题等.这看似平常却得分率很低的事实,说明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绝对值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绝对值这一极好地教学素材进行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本文正是由此出发,对含绝对值问题作较浅层的分析和探讨,以引起大家对含绝对值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复习指导解答任何应用题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思想主要是从问题出发,分析、思考、有目的地找出题设条件和解题方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需要综合分析,寻找解题规律。例如,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第47题:一间长3.6米,宽2.4米的房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