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高职护生护理教学中应用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将91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理论测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技能操作、临床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能提高护生的训练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本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索提高本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方式与方法。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2015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将情景模拟教学应用于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两周后,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测评表》进行测评,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患沟通能力水平。结果 :实验组在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能力三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协调沟通网络能力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情景模拟应用于护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中,可增强其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使其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提高沟通能力,对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ECS)模拟教学在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106名专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名采用ECS进行岗前培训,对照组54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岗前培训。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实习前理论考核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ECS模拟教学用于护生临床实习岗前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美学教学中追加反馈对护生形体礼仪技能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护理专业2013级本科班的120名在校护生,分为对照组(40人)、实验1组(40人)和实验2组(40人).在技能示教中对照组采用无追加反馈;实验1组采用结果反馈(KR)反馈内容为形体演示操作错误的姿势动作;实验2组采用表现反馈,反馈内容为形体演示操作错误姿势动作及礼仪训练正确技能操作的内容.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在形体技能演示初步阶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随后形体训练持续阶段的测试中实验1组成绩低于实验2组(P0.01).结论:形体技能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追加反馈的类型和内容对护生在形体礼仪技能把握和运用有一定的影响.结果反馈可以保证形体技能学习和获得阶段的表现但却不能持续技能训练的保持;表现反馈不仅满足习得也能够利于技能的保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NLP培训法对高职护理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名护理高职实习生随机分为2组,各15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采取NLP培训,包括培训教师,集体备课,授课准备,采用讲授法教学、情景教学,小组模拟等方法,并进行课后反馈。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生 NLP培训后实验组护生在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问题方面、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4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NLP培训法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理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移动微学习法在高职护生心肺复苏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7级高职护生8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移动微学习法。实训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成绩和模拟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移动微学习法有利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心肺复苏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病患急救护理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作用。方法:选择我校220例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均在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之间,采取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110例的实验组以及常规组。予以常规组护生基础教学方式,予以实验组护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与常规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得分以及操作技能得分分别是83.698.04分、71.4612.21分;96.563.19分、81.296.53分(P<0.05)。实验组在创新思维、分析能力、急救意识、学习积极性、合作意识以及急救技能提高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病患急救护理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急救意识与合作意识,提高护生急救技能,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参加过培训的护生与未参加过培训的护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职业素质培训的护生在职业道德、礼仪、护理技能操作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比未参加培训的护生强.参加过培训的护生作为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更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将同伴教育模式应用到实习护生临床护理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成都大学医护学院2009级本科护理2班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组学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将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实验组学生临床护理过程中。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表达能力和临床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模式应用于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可行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同伴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同伴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医学教育的公平及拓宽实习护生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10.
陈玉华 《考试周刊》2009,(37):59-61
本文旨在探讨在护理操作实践中贯穿人文关怀理念对护生护理综合技能水平的影响。以2005级4个班共203名五年制高职护生在护理操作中实施人文教育模式,2004级4个班187名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通过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反馈、学生自我反馈等多个环节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评定为方法展开研究.得出的结果是: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反馈:病人满意度、临床带教老师评价等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学生自我反馈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学会了关心、理解、尊重病人,因此,结论是:在护理技能操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综合护理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护理实验老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教学中加大人文护理知识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注重人际沟通的练习,有利于护生明确护士职业形象,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护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应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问卷调查和访谈,受到护生和护理专业教师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生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将1042名2005级和1021名2006级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护生未直接进入临床实习,实验组护生在实习前增加模拟教学后进入临床实习.实践证明,实验组实习护理差错的发生明显降低,理论和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模拟教学的运用可减少实习护理差错,是可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2007级至2009级护生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未经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和实验组(进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连续三年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生护理技能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案例式课业设计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BTEC通用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科4个班学生共239人,按随机抽签法将班级分为案例式课业组120人、传统案例教学组119人,学期结束后通过通用能力调查表及期末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86.43±6.18分,对照组83.93±7.76分,t=1.515,P=0.13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护生通用能力较干预前都有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通用能力总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等维度能力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案例式课业设计提高了学生通用能力,为儿科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将我院2012级28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0人,实验组1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116.22±10.39)高于对照组(113.26±9.98),(t=3.114,P<0.05),且在自我动机信念、任务分析、自我控制与调节、自我评价、人际交流5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在授课方式、教学计划、考核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影响,将入组的94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名,对照组只给予传统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在临床实习前给予情景模拟教学,每次3课时,共10次,并于临床实习8个月时比较两组护患沟通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动手能力。方法: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课堂实训、课后巩固实训、进入临床实习前集中进行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医院对实习生反馈信息、实习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本教学模式效果。结果:通过三个实训环节的训练,本科护生的护理临床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本教学模式能真正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是新形势下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思日记教学法和模拟情境演练教学法在培养专接本护生评判性思维方面的差异与作用。方法:将自愿参与的115名专接本护生按自然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反思日记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模拟情境演练法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测量表进行测评。结果:两种教学方法都能提高专接本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P<0.05);培训后,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培养专接本护生评判性思维方面,反思日记教学法优于模拟情境演练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通过以护理技能竞赛为引领,探索其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我们选取了2017级护理1、2班为研究对象,1班55人为实验组,2班56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常规教学与护理技能竞赛结合的方式教学,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因此,运用护理技能竞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8,(3):5-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统招护理本科生71人作为对照组,2013级统招护理本科生70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测试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实验组在基础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习态度及学习动力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考核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调动护理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