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启发式教学起源于我国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时期.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孔子用"愤"和"悱"极其生动地刻划了学生积极学习、探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他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愤"与"悱"的心理状态时才为其开意、达辞,使其受到启发,豁然开朗.而举一反三,更要求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教师启发的水平上,还要通过独立的思维而有新的发现.西方启发式教学,源于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他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造成学生积极的思维、探索,逐步达到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有力措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愤"、"悱"情境.  相似文献   

3.
甲 在课堂上,常常由于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就被说成这堂课启而不发,你对这种提法有何看法?乙 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对启发式的一种歪曲理解.这种理解客观上成为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加以沌清.在我国,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郑玄解释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朱熹又解释说:“愤者,必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换成现在的话,愤是学生积极思索而不能通,悱是学生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启、发是指教师所作相应的指导.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看作启而不发,是把启误以为提问,发误以为学生有了答案,因此这样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启发”二字在我国源于《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郑玄作注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朱熹也作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乃是教师当学生想弄通而未得,想说出而未能,即在他们“心愤  相似文献   

5.
(一)"启发式"="提问式"?启发式教学,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最古老的论述,至今仍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在这段论述中,其要义有二:一是要启发学生,首先必须把学生置于"认识主体"的地位,学生"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然后启发"。所谓"心愤愤",就是"心求通而未得";所谓"口悱悱",就是"口欲言而不能"。  相似文献   

6.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7.
“启发”解     
有的教师对“启发”一词搞不清楚,认为“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启”,学生“发”。这就错了。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谈到教学方法时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郑玄作注说:“孔子与人言,必待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由此可见,孔丘讲的意思是:学生们不是苦苦思索到想不通的时候,我是不去开导他们的;不是到想说却说  相似文献   

8.
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必须在“启发”二字上下功夫,但为什么有的教师往往会碰上“启而不发”的情况呢?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愤”、“悱”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愤”和“悱”,是在一定境遇下反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孔子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引导启发学生。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主导权在教师。  相似文献   

10.
正《论语·述而》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概括,即,教师在启发学生的时候,首先要使他们处于"愤""悱"的状态。具体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灵活采用各种生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获得更多语文知识。下面笔者将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一、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  相似文献   

11.
<正>一、启发式教学综述启发式教学也即问题式、探索式教学,它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创新性等特点,是依循"质疑——启发——解惑"的原则和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置学生于"愤""悱"的状态之下,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语文学习效果和目的,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运用主要表  相似文献   

12.
陈荣 《广西教育》2014,(41):76-76
正语文教学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启迪学生的思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面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语文课堂提倡启发式教学,这也是课堂教学一贯倡导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启而不发"却时常发生。"启发"是先启后发,如果"启而不发"则说明是教者"启"得不当。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围绕问题难度、启发环境、启发方式等因素启发  相似文献   

13.
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法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没有认真领会到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艺术运用不当,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或是一种结果启发.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启发式教学法,避免结果性的启发,探索注重过程的启发式教学,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过程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和速度,可以摸索出更快更好的操作技巧,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实质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中“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其本义包含四个基本观点 :其一 ,“启发式”教学要选择最佳的施教期。所谓“愤、悱”。按朱熹的解释 :“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状 ;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 ,发谓答其辞” ,即学生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 ,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处在这种“愤、悱”心理状态的学生 ,其大脑思维异常积极活跃 ,也亟须教师引导。如果教师此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和“发”的引导 ,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启 发式的教育思想 ,由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孔子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是学生发愤学习、积极思考 ,想搞明白又还没有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 ,这时正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把问题搞明白。对教师来说 ,这就是“启”。“悱”是学生经过思考 ,产生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困难 ,这时正需要教师去指导他们把思考的成果表达出来。对教师来说 ,这就是“发”。孔子认为 ,若不造成一种“愤”、“悱”的心理状态 ,就不能进行启发式教学。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起 ,我国教育界积极开展了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 ,取得了许多成果 ,形成具有我国特…  相似文献   

16.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学生个体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也必然不一样。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  相似文献   

17.
张艳 《现代语文》2011,(4):20-21
启发式教学历来受到国内外教育家的青睐,在继孔子提出"愤启悱发"原则之后,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也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启发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我国春秋时代的文化繁荣时期就有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倡导的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学生认真学习达到“愤”和“悱”的心态时才为其开意,使其受到启发;举一反三,则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维而有新发现。西方的启发式教学,源于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造成学生积极的思维、探索,逐步达到正确的认识。近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通过以注入式教学的批判以及教学规律和学习心理学的探索,更清楚地揭示出启发教学的特征。他们提出“用启发与说明的办法,不是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把研究过程的特点复演出来,”“以生动有力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9.
启发式在我国源于孔子,在《论语》中孔子阐述了他的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中,学生心求通而尚通,谓之"愤";口欲言而未能言,谓之"悱"。孔子强调:不到学生心求通而未通之时,不启迪他,不开其意;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不开导他,不达其辞。就是说,要先让学生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然后才予以启发、开导、指点,这就是"启发"。  相似文献   

20.
黄廉春 《广东教育》2014,(7):127-128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源起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孔子。《论语》曾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愤”是思而不通造成的一种抑郁的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才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搞通的最佳时机,即“启”;“悱”是欲言不出的窘境,孔子建议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即“发”,所以创造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情景,但又遇到困难意欲解决是教师启发教学的前提条件。有些教师喜欢“一夫当关万夫莫言”,一入在数学课上唱独角戏,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学习被动消极。另一些教师不赞成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于是,他们采取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把目标定位在做题上,而非真正的思维培养,这样的教学仍不具有启发性。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无法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