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斌 《军事记者》2013,(1):11-12
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军队新闻媒体既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又肩负着指导工作的职责。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让受众愿意接受你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否则,报道的权威性与指导性就无从谈起。因此,军队新闻宣传必须贴近工作实际,切实吸引基层官兵的"眼球",紧紧抓住基层官兵的"心",从而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融媒体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正向的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监督既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又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时效性的不断增强、渠道不断增多,使得舆论监督走向误区,异化成舆论审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融媒体时代改变了舆论传播速度和生态、媒体的利益驱动更加明显、互联网舆论主体多元化和相关法律对舆论审判规制方面存在缺漏。针对此,可以通过加强虚假信息识别能力,实时监控舆论;明确媒体从业原则,提升其媒介素养;提升网友素质,优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进行网络监督的方式对舆论审判现象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田舒 《新闻世界》2013,(11):96-97
自媒体诞生于21世纪,逐步在网络上成为了强有力的舆论制造方,由于自媒体具有的自主性、业余性以及传播效率高的特点,导致自媒体呈现出数量庞大,网络舆论内容庞杂、同步互动、情绪感染力强等发展趋势。因此,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引导不容忽视。本文重点讨论了如何从技术支持、引导型自媒体的建立、运用意见领袖的力量到培养专业职能部门等方面来引导自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4.
黄阔  刘哲君 《军事记者》2011,(10):40-4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军营的普及,军营网络已成为官兵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官兵各种思想观点和意见建议的集散中心。提高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构建和谐的军营内部环境,必须加强对军营网络舆论的引导调控,有效掌握这一思想政治建设新阵地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5.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价值的偏离与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新闻界》2009,(1):59-61
网络舆论价值存在于网络舆论的效果之中,由于网络的自由和开放使得网络舆论的效果具有双重性.只有有效发挥网络舆论应有的功能使其价值"归位"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打破了传统舆论局面,多元舆论场并存。同时,传统主流媒体主导舆论的形势和使命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我们面临的舆论新生态、新格局。而正当传统主流媒体以其权威性、公信力、专业化的优势,面对方兴未艾、泥沙俱下的网络媒体舆论挑战,努力引导、纠偏、过滤网络舆论短板带来的负影响时,网络媒体却频频对传统媒体的纰漏和错误予以诟病、吐槽。舆论生态随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一、同行揭短开媒体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8.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要重视媒体融合作用的发挥。作为媒体转型发展的战略,媒体融合对舆论引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会改变网络舆论生态。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围绕传统媒体、新兴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舆论引导的新模式。下一步,要在“重塑舆论中心”理念引领下,重视媒体融合的价值塑造,通过技术、渠道、话语创新,构建起属于融合时代的舆论引导格局。  相似文献   

9.
从"新媒体时代"过渡到"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生成过程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和发展而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本文描述了网络舆论生成的变化过程,提出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的五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翟明杰 《东南传播》2018,(7):106-109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社会事件的事态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舆论的形成期、爆发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入手,探讨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通过分析舆论主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因素,揭示出舆论主体的宣泄性、从众性和极化性,从而为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王佳 《今传媒》2016,(11):51-52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作为公众收发信息最常见的传播平台,很多社会舆情都引爆并发酵于社会化媒体,它扩大了舆论传播主体、重构了受众身份、拓展了舆论传播载体、丰富了舆论议题内容,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形成冲击,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情况,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首先厘清网络舆论环境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王建树 《新闻世界》2010,(9):119-120
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的优势同网络媒体的强势相对接,同时发挥传统舆论和网络舆论的各自所长。本文旨在从两者的概念、差异性比较及其互动互融等入手探索其相互融合、互动的新的传播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其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荣  左志杰 《军事记者》2011,(12):30-31
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体现了评论之于媒体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传播环境的变化,新闻评论也在经历着嬗变。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网络。时评逐渐形成一种热潮,成为媒体吸引受众、引导舆论、塑造品牌、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军事新闻评论作为军队媒体的传统优势和重要阵地.被誉为军队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相似文献   

14.
当今新媒体已经成为民意表达,舆论传播的新兴重要媒体平台,而各类网络公共事件的频繁曝光也引起了线上线下的强烈反响,造成了一波接一波的舆论浪潮。因此怎样在新媒体背景下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还原真实的民意,真实的舆情,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从新媒体环境和特征着手,分析网络舆论的舆论现状,再结合典型事例,力图谋求网络舆论引导的积极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易宁 《新闻世界》2013,(5):165-166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仅影响着公众接受信息和社交活动的方式,还对整个媒体行业的带来了结构性变化,对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新媒体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重点就媒介环境变化后,政府如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转变自身的观念,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加强对媒体的监管,与公众开展有效的沟通,营造健康有序的媒体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梁广成 《今传媒》2024,(2):31-34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着较大挑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特征及其网络舆论引导优势,分析了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和应坚持的原则,提出高校要在思想引导、方法创新、媒体一体化发展、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切实提高自身网络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担当使命,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动态系统,具有强互动性、跨时空性、广泛性、强破坏力、群极化性、外溢性等特征.但危机并不是突然爆发的,从网络舆论热点转化为危机舆论,需要经过生成、传播和演变的过程.文章从自媒体传播舆论场的特征入手,探析网络舆论危机生成的结构要素、演化机制和生成动因,以期把握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演化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危机,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兴媒体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在传播主流舆论、体现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媒体导向屡现偏差、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虚假新闻禁而不绝、网络炒作低俗之风盛行、信息安全隐患频频暴露,等等。在我国,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如何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形成网上正...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时代,网络舆论对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重构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事关国家和社会的持续稳定。文章在立足于舆论的历史和内涵的价值基础上,结合新时代舆论发展的现实特征,从媒体融合语境下的发展出发,为新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增强提供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舆论效能的转化是指将以舆论自主状态为特点的热舆论转化为以舆论控制状态为特点的强舆论,实现维护公共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网络媒体中网络谣言、信息失真、报道失衡、舆论审判、公众跟风盲从等现象对舆论效能的转化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发挥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从而减小网络媒体在舆论效能转化中的制约作用,发挥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