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资源形城市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而发展的城市形态,随着资源的不断匮乏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政府需要对自身的角色、工作方式等同样转型,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庞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资源开采所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产业结构畸形等问题不断凸显,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势在必行,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2010-2019年数据样本进行测算,归纳出了我国41个强依赖资源型城市,51个中依赖资源型城市和24个弱依赖资源型城市,并...  相似文献   

3.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极具特色一类,表现出独特发展规律。其产业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实证研,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原因,探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型经济占重要地位或统治地位的城市的统称.资源型经济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但当资源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之而来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难以避免.因此,找准城市转型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个旧市是世界闻名的"锡都",却面临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发展遇到的重重困难,本文依照"十二五"规划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积极探索个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大,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并且原有生产模式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迫切要求产业转型与调整。发展生态旅游可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路线,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六盘水市是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探讨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旅游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理论研究滞后于转型实践,尤其是对城市经济转型测评的研究不足。对城市经济转型进行评价要以人为本,并反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对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不仅应重视内部能力测度,更应强调外部绩效测度;目前,对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的绩效评价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今后,对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的测度,在理念上要从可持续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在对象上要从资源型城市转向一般性城市,在目标上要从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建成小康社会,在内容上要从过程能力转向转型绩效;同时,应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动态分析和分析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型产业集群顺利地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转型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健康发展、避免早衰的惟一途径。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可以分为渐变式和剧变式两种类型。在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中要重视应用和谐管理理论,完善产业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国60年来,资源型城市阜新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面临转型。对于阜新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阜新市从实际出发,运用了纵横交错的三种方式,即垂直式纵向延伸,水平式横向转移,另辟蹊径式的产业更新。阜新的转型虽说没有既定的模式可追随,只能根据本地区的客观实际去摸索,但可以充分地借鉴国内外的转型经验与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闫丽红 《职大学报》2009,(1):84-85,87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这一问题已显得越来越紧迫,而在阜新市已是迫在眉睫.政府部门提高人口素质、扩大就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切入点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在促进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立足于体育作为重大影响力的时间、无限增加潜力的产业、亲和社会沟通人际的媒介以及作为现代人积极体认和实践的生活方式,阐述了当下世界各级各类城市在利用体育来促进城市发展上,主要追求九个方面实际效用:1.提升城市的全球影响力;2.重塑城市形象;3.促进城市再生;4.带动城市转型;5.打造旅游目的地;6.促进城市体育产业集群或功能区的形成与发展;7.增加就业;8.吸引投资和人才;9.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2.
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圈化"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14年合肥都市圈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数据,利用TOPSIS法对合肥都市圈各城市的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城市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合肥、六安的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协调性与最优协调性之间的接近度高于0.5,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互促共进关系;淮南、滁州的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协调性与最优协调性之间的接近度高于0.45;马鞍山市和芜湖市的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协调性较低,城市物流对促进城市经济的作用不明显;合肥都市圈平均接近度为0.45。因此合肥都市圈各城市应提升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以实现合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促进城市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依托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形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赛事举办对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环境改善、就业率提升、城市文化展现、旅游业带动以及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应该重视并因地制宜地消除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的消极影响,建立属于己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城市现代性的表征,体育融于城市生活实质上是体育与城市共生关系的具体展现。基于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与个案分析法对波士顿体育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动因进行分析。认为:波士顿体育城市发展历经城市扩张期体育传入与高校传播(1820s~1890s)、产业转型期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1890s~1970s)以及后工业时代体育观念内化与认同(1970s至今)3个阶段。城市社会变迁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资本引入与政企合营、公共空间开发中的市民参与及政府行为以及城市共同体塑造中体育反哺与双向互动构成波士顿体城融合的时代动因。以此为观照,从营造市民体育与商业体育嵌入式发展的都市运动场景、确立政府、市场及社会有机协同的城市体育治理逻辑、推动市民需求与城市特征相契合的公共体育空间建设以及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共同体感知与俱乐部文化认同4个方面提出本土体育城市建设之倡议。  相似文献   

16.
宁夏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比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北部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以及小城镇建设,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并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采取的是"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模式;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在退耕还林还草、治沙的同时,推行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采取的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城乡一体化模式。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但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体系的建设还必须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在生态脆弱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摘要:新时期在体育功能价值的挖掘中,体育助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研究采用了结构研究和功能研究相统一、前瞻性和对策性研究相对应等方法,为如何抓住我国各大城市提出的建设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契机,充分发挥体育的正面影响,克服可能存在或产生的负面影响,助力提升城市形象,而追求最大效益,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认为体育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互动效应,但体育在参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也面临潜在的风险,应对该风险进行判断识别、归类和提出控制策略。体育参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是处于一定政策环境和话语语境下的系统工程。在识别该项工程风险时,既要关注体育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系统内部的风险因素,又要思考社会环境对系统本身的影响。上海在打造全球著名城市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例,为我国城市在通过体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时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三大市政体制,从设立到后来的发展,经历了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有很多可资总结与借鉴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城市经理制和兼设CAO的市长暨议会制,较充分地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企业化、专业化的趋势以及地方政府行政至上的原则,符合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城市规模分布,有益于正确认识现有的城市数量和规模,为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市辖区年末总人口为指标计算,2008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为1.2169,基本符合位序—规模法则;而以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为指标计算的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为1.0061,城市规模分布的均匀程度降低。除了极少数例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落后的省区相对较低;与省区层面比较,国家层面的城市规模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20.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表现为:1)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巨大;2)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3)带动餐饮宾馆零售业的发展;4)带动广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5)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社会的推动作用表现为:1)提升城市形象;2)促进就业;3)提高民众凝聚力;4)有利于城市软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