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字义指单字在一定语境中的含义。当我们在阅读中对某字的意义不能理解时,就需借助注疏或字词典。但旧注和字书往往存在着字词界限不清、又说异称及文字讹误等现象,这就使我们又面临了一个怎样正确判定字义的问题。对此,本文拟谈一点肤浅体会。 一、划清字词界限,正确判定字义 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字与词都不是同一概念,字义并不全等于词义。汉语中的词,既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而汉字对汉语的记录则基本上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这就是说,在记录单音节词时,一个汉字就代表着一个词,字义等于词义。如:“土”、“地”。在记录多音节合成词时,一个汉字只代表该词赖以合成的一个语素,字义只是语素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体系,一个汉字可以记录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语素,也可以记录汉语里的两个词或语素。现代汉语的词双音节的占优势,大多数词用两个汉字来记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凡是用两个汉字记录的词都是双音节词,也不意味着两个汉字记录的词都是一个双音节词。汉字同词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法     
《小学语文教学》2007,(7):59-59
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古汉语词 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为合成词。合成词有多种构词方式:并列式,如“语言”;偏正式,如“四季”;动宾式,如“司令”;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用“对、留、增、减、调、换”六个字来概括。对就是对应、对译,即翻译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对应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古汉语的词除了基本词汇为现代汉语继承外,大都作为现代汉语的构词成分,翻译时应选准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     
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为合成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的词汇结构以单音节词为主体,现代汉语的词汇结构以双音节词为主体,这是汉语研究专家们早已确认的事实。至于汉语词的构造为什么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以及汉语词构造上双音节化的客观因素与形成踪迹是怎样的,很少见到全面的论述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试图从古代的训诂书、字书和韵书里保留的训诂材料,探讨一下汉语并列式合成词形成的起因。这里所谈及的,虽然仅是汉语双音节词形成发展中的一个侧面,但是对于汉语词构造双音节化发展的全面探索与综合研究,我相信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的生成机制来谈,字相当于印欧语的词,而不是语素。汉语是单音节语言,音节是自足的语音单位,但一个音节常常表示多重概念,因而汉语的字形具有区别性功能。印欧语是多音节语言,音节不是自足的语音单位,意义的区别通过音位的异同来区别。将西方语法研究中的“语素”理论来套用研究汉语的语音形式,即用印欧语言“音位学”替代汉语本土的语音解释学说“音韵学”是十分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汉语的音节中,无论音节包含多少个音素,音节发音的长度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汉语中一个字有一个读音,每个字都是一个语素,这就产生了汉语中音节、语素、汉字相生相应的局面。表音文字让人们认识到了音素,而表意文字让人们发现了音节。汉语中音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汉语语法的发展变化,本文拟探讨汉语音节对语法的制约作用。一、音节影响语言单位的组合(一)语素组成词双音化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区分词和词组是我们学习现代汉语的一个难点。由于汉字是一个符号记录一个音节而不是记录词,并且词又不实行连写,所以词与词组的界限就特别难以区分。况且现代汉语不少由单音节构成词的实语素,既能作为语素构成合成词,又能作为词构成词组,因此一些构成材料一致或组合方式一致的双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多音节性语言,其词汇以多音节为主,词重音位置不固定。汉语则呈现出单音节性语言性质,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每一个字基本上都有重音。针对这种差异给中国学生英语词重音学习造成的影响,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词与短语的界分,是一个长久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反序现象入手,运用历时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认为同素反序现象是现代汉语在造词过程中一种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的状态,是由以单音节文言词向双音节现代汉语合成词过渡过程中的一种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古人行文,常常喜欢用对偶句。这是汉字的特点决定的。汉字都是单音节的,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单纯词是很少的。汉字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文人在用词造句的时候,讲究字数的对称、音节的整齐。  相似文献   

13.
夏春龙 《江西教育》2006,(12):20-20
首先,弄懂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单音节的词多,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多,让学生明向这一特点后,我再将之归纳为几个相对固定的步骤,让学生每篇课文(或练习中的课外文言文)都按此步骤逐句地文白对译。反复练习、运用。这几个步骤是:一是划分词语。按文言文的音节,将文言语句划分至最小的词。二是逐词解释。以字扩词(扩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相似于组词)要注意,一个文言文的单音节词可以同时“扩”或“组”成几个现代汉语词语,故必须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最符合文意,最恰当的词语来用。例如,骨:骨头、骨节、肋骨;  相似文献   

14.
离合词是汉语词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过渡的中间状态。现代汉语中离合词的数量比较大,其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离合词永远是一种动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首先,弄懂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单音节的词多,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多,让学生明白这一特点后,我再将之归纳为几个相对固定的步骤,让学生每篇课文(或练习中的课外文言文)都按此步骤逐句地文白对译,反复练习、运用。这几个步骤是:一是划分词语。按文言文的音节,将文言语句划分至最小的词。二是逐词解释。以字扩词(扩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相似于组词)要注意,一个文言文的单音节词可以同时“扩”或“组”成几个现代汉语词语,故必须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最符合文意,最恰当的词语来用。例如,骨:骨头、骨节、肋骨;已:已经、而已;两:两只、两个;故:缘故(…  相似文献   

16.
我们阅读文言著作,学习古汉语,都了解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在音节构成上有显著不同,即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优势,古汉语中却是单音词占优势。语文教学中,串讲文言文,一般常是逐“字”(单音节)解释,这也正是根据古汉语词的这一特点而需要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切脚语特点的探讨,即对此类词的词形、词义、语音的综合分析,得出推论:所谓“切脚语”,实质上就是古语或标准语中的单音节词在向口语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缓读”的作用,而分化为用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表达一个不可拆开解释的词义,其词义又与一个书面语中的单音节词密切对应的、特殊的联绵词。它不过是联绵词的一个小类。其形成原因,应当是雅语向方言,书面语向口语,汉语区汉语向非汉语区汉语言语演变过程中的分化现象,是不规范言语与规范语言,记音词与意音词之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一) 音序编排法是根据词的语音结构和表示词的语音符号——字母的顺序来编排词条的方法。汉语拼音音序编排法就是根据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和语音结构的特点制订的编排法。它的总原则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根据字或词的音节拼式来编排字和词的顺  相似文献   

19.
〔问疑解难〕 1、语素是否字的别称? 语素不是字的别称,因为字和语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语素的书写形式;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以构成词,也可以组合成比词大的语言单位,语素从语音形式划分,有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和字是一致的。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和字是不一致的,它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一个语素。 2、单纯词和合成词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们各有哪些类型?  相似文献   

20.
“小字眼儿”就是儿化的字词,儿化的字词就是在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带上卷舌动作,用汉字来表示,就是在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最后加上个“儿”。这个“儿”不是自成音节的“儿”,它只是前一音节的韵尾,发音时必须跟前一个音节融合在一起。如“花儿”不是先念“花”后念“儿”,而是在念“花”的同时舌尖上卷。用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就是hu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