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种看法,认为结构游戏只不过是幼儿拼拼凑凑,搬搬运运而已,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其实,结构游戏如能进行得好,它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但要使结构游戏发挥出如此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参与,更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否则,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示范教师的良好示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教师做出样子,幼儿就可以模仿;相反,如果只让幼}[自己去搞,那就差多了。所以,教师要认真示范…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教师游戏前指导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编码,发现游戏前教师指导幼儿的时间较短,指导大多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主要通过简单询问幼儿做什么,询问与主题内容和作品材料相关的知识经验来指导幼儿,但由于询问过于盲目,缺乏内在的结构。教师还主要通过"追问""重述"来回应幼儿。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在游戏前指导幼儿的意识,增加游戏前指导幼儿的时间,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丰富幼儿与游戏相关的新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结构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1.提供材料不适宜(1)没有提供充足的结构材料由于结构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所以幼儿对各种活动材料进行充分地操作是结构游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使用积木、积塑、沙石、金属等各种材料构造出物体的形象和轮廓。因此教师是否提供了充足数量和种类的结构材料让幼儿操作.是结构游戏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如果没有提供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材料.将导致幼儿的游戏无法开展。  相似文献   

4.
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创作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手段之一。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可以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自由建构物体,创造性地再现物体形象,从而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那么,如何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呢?一、营造宽松、开放的教育氛围1.营造民主自由的心理环境幼儿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主意识,行为是他控的,情感也幼稚脆弱。因此,需要成人的保护和关爱,幼儿对教师的关注十分敏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或是…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不仅上课、游戏、散步等活动由教师指挥,连各项活动过渡环节的几分钟也在教师的严密的控制下,上课的方式大都是教师讲、示范、演示教具,幼儿则坐着听、看,即使做一些活动,活动的每一程序也是由教师安排好的。在上课或游戏中,教师很少提供幼儿发展创造性的机会,如在美工课上,习惯于让幼儿先看范例和示范,让幼儿自由创作的比重极轻。在游戏时间里,进行集体游戏和有规则游戏的分量多,幼儿主动游戏的分量很少,或者没有。角色游戏中,由教师定主题,分配角色。幼儿在游戏中要看教师的眼色而行动,等等。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了,必须改革这种“填鸭”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教师应尊重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要做游戏的引导者,要体会、观察和理解幼儿游戏的感触,从而教育、引导幼儿,更好地发挥游戏活动的教育功效。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背景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积木、积塑等玩具和沙、土等材料进行物体构造的游戏。小班幼儿因受到知识、经验和技能的限制,往往在建构中只是无目的地堆积。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去感受美和体验作品,是结构游戏的首要问题。我们班级开展了"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我在建构区为幼儿增添了一些可爱的"小兔子",又增设了小山坡的背景,添加了几只凶恶的"大灰狼",请孩子们帮助"小兔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不仅上课、游戏、散步等活动由教师指挥,连各项活动过渡环节的几分钟也在教师的严密的控制下,上课的方式大都是教师讲、示范、演示教具,幼儿则坐着听、看,即使做一些活动,活动的每一程序也是由教师安排好的。在上课或游戏中,教师很少提供幼儿发展创造性的机会,如在美工课上,习惯于让幼儿先看范例和示范,让幼儿自由创作的比重极轻。在游戏时间里,进行集体游戏和有规则游戏的分量多,幼儿主动游戏的分量很少,或者没有。角色游戏中,由教师定主题,分配角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对结构游戏进行指导的必要性 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实现的。游戏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教育的结果,在结构游戏中同样有教学的因素。但这种指导不等于包办代替,不等于让幼儿按照老师确定的模式去建造,而是应该注意启发和引导,从侧面、间接地指导游戏活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对结构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游戏内容的硬性规定多。教师对结构游戏的主题、内容、实施缺乏计划性,更谈不上带领幼儿深入细致地观察,经常硬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组织幼儿玩体育游戏时,讲解游戏内容、方法及规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常教师都是先把幼儿领到室外,再进行讲解。这样做存在一些弊病:一是由于活动场地大,教师讲解时幼儿听不清;二是有其他物体的刺激,容  相似文献   

11.
一、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材料,让幼儿手脑并用,发展幼儿各方面智能。1.提供开展科学游戏的玩具和材料为了培养幼儿认识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准备了小电动机、灯泡、电线,让幼儿接线路做电动玩具,初步了解电的用途,还有浮沉游戏材料、磁控游戏材料,摩擦起电的材料,在玻璃或镜子上画图画、表演土电影和制作简单幻灯片等,幼儿通过试验物体的运动或观察物体的变化,可以了解物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得直接经验。2.准备能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我们为幼儿准备了纸板上的跳舞衣、外套、儿童头型等,让幼儿练习扣纽…  相似文献   

12.
<正>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艾里康宁认为,主题、角色、动作和规则是主题结构游戏的基本构成要素,“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着周围人们的生活和活动中的一定动作、事件和相互关系”,但在小班角色游戏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幼儿扮演的角色过于固定、单一,幼儿之间缺乏联系事件和互动关系,游戏情节简单,扮演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进展缓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呢?  相似文献   

13.
郜婷婷 《家长》2023,(30):177-179
<正>建构游戏又称为结构游戏,相关的研究表明建构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符合幼儿的认知需求。因此,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设计适宜的主题建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与合作兴趣,使幼儿在建构物品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来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实践意识,提高幼儿认知事物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建构游戏是以建构为主导的游戏形式,指的是幼儿利用不同结构的材料构建出物体的形象,感知游戏的建构情境。  相似文献   

14.
正游戏是一种以主动、自愿、愉快为特征的"自由"活动,是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行为活动。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重要问题,可以这样说,只要有幼儿的地方,就会有游戏的存在,就会有游戏活动的开展。游戏已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幼儿获得生活经验和形成知识能力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与幼儿一起做游戏时,我们总是煞费苦心地创设理发店、医  相似文献   

15.
陈菁 《江西教育》2023,(19):90-91
幼儿阶段的核心素养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是幼儿成长成才的基础。为了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秉持“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智力水平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形象生动的启智情境和亲和的示范演示来促进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游戏化。然而,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规范动作的示范者。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示范新动作,幼儿模仿练习,最后,通过一个教学游戏复习巩固。在这一...  相似文献   

17.
一、结构游戏的概念及其特点幼儿结构游戏是从建筑游戏发展而来的,是以“构造”为活动方式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其实质是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活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构思、去构造,有利于培养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能力。幼儿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有关结构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了一些空间概念和数学概念。同时,幼儿为了构建自己想构建的物体,需要不断地努力,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  相似文献   

18.
游戏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园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几则具体教学案例,分析了教师应当如何组织幼儿游戏这个问题,并针对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如下建议: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积极参与幼儿游戏过程;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确保幼儿游戏顺利开展;做一个有效的调解者,及时化解幼儿游戏冲突。  相似文献   

19.
所谓混龄游戏就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和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共同玩同一个游戏的活动形式,这种游戏形式打破了常规的同一级的幼儿在一起由教师统一组织玩同一个游戏的模式,让游戏真正回归到幼儿手中,让他们自主游戏,不再使幼儿在教师的监督下,限制在一个游戏里无聊地、机械地在玩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这种新型的游戏模式让学前教育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前的由教师说"来玩这个游戏",发展到幼儿说"我要去玩那个游戏",真正意义上让幼儿做了游戏的主人,让学前幼儿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一种自发的、不寻常的行为,这种行会让幼儿快乐,满足幼儿的需要和愿望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佳形式。课程游戏化将最佳的教育因素和游戏形式结合起来,实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置区域游戏时,要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引导幼儿经历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深度理解、知识迁移等学习过程,帮助幼儿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最终学会学习,热爱学习。下面以中班项目活动“益智区与闯关游戏”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入区域游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