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少林寺在世界有巨大影响,特别是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少林寺是禅宗的继承和发扬基地,又是中华武功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少林饮誉天下,首先是少林武术。正是拳以寺名。寺以拳显。僧徒入寺修行,以禅入武,习武修掸。  相似文献   

2.
释德建,法名德建,法号合一,俗名丁宏本,黑龙江省克山县人。他是少林寺曹洞第三十一代弟子,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九代禅武医传人。清代末年,一个叫吴轱轮(法名寂勤)的僧人打出少林寺山门,成为少林寺近代史上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人。他把稀有的少林禅武医学术及部分秘不外传的少林嫡传武功也带出了少林寺,并从此还俗隐居于民间。几经时空转换、百年沧桑,释德建成为吴轱轮以下第四代少林禅武医学术的传人。这些看似离奇的故事又是那么平凡和真实。答应我遁入空门我教你少林功夫1982年,年仅19岁的丁宏本带着对少林武术的挚爱,不远千里来到少林。1…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11,(6):59-59
1."名医伴你行"系列(安徽科技出版社)该丛书精选临床一线名医,为您讲述最前沿的疾病常识,最有效的诊疗方法,居家做好自我保健,求医配合医生治疗,共同战胜疾病,健康、快乐地长命百岁!2."少林秘笈"系列(安徽科技出版社)少林秘笈系列包括《少林精功七十二艺》、《少林内功真经》、《少林鹰爪铁  相似文献   

4.
一、少林武术的传说 少林武术在北魏扦始萌芽,到隋末唐初达到繁盛.在明清尚武的氛围里,少林寺以武功见长,更是名扬天下.武术活动与竞赛频繁.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少林寺"以搏名天下".除精湛的武术技艺获得世人的喝彩与注目外,自古以来关于少林功夫的传说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5.
少林档案是传播少林文化和展现少林寺形象的窗口,也是少林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少林寺现存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梳理,提出少林档案在管理中存在收集不齐全、归档范围不明确和保管不专业等问题,并提出规范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少林档案及档案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1月,少林寺申报的《少林寺宗法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是继少林寺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藏经阁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少林功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少林寺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文化品牌。如何把档案文献保护和利用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少林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7.
潘冬珂 《东南传播》2010,(1):129-131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电影《少林寺》的热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少林旋风”和“功夫热潮”,也将这座神秘古老的寺庙推到了市场化的风口浪尖。此后,在由电影《少林寺》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功夫电影以及金庸小说的推波助澜下,少林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文化品牌,河南省政府也一直着力把少林寺打造成为河南文化产业的标志。2005年,由河南省委宣传部、郑州市委、河南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百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再次把少林寺搬上电视荧屏,这部电视剧对河南形象的树立、河南文化的推广起了标兵引领的作用。本文将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对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8.
2008北京奥运会礼品——大型《中国风光画集》收藏仪式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向该套画集作者于成松和主编单位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颁发了收藏证书。  相似文献   

9.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位武功奇高但极其低调的人物——扫地僧.他隐居于少林藏经阁,熟读经书,能识破各人武功的破绽,虽以扫地为日常功课,却被视为《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扫地僧集武功、医道于一身,却安于扫地,具有大智慧,又有大气度.  相似文献   

10.
一、少林拳术的早期起步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为了安置其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便在都城洛阳对面的嵩山始建少林寺,北魏正始五年(508),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莅临少林寺,与众僧一起历经三年翻译完成了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使少林寺成为当时北方禅学的佛学重镇。隋开皇年间(581—600),文帝诏赐少林寺土地一百余顷,使少林寺成为拥有广大农田和丰足房产的大寺院。隋朝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嵩山少林寺发展以及明清时期对少林寺营建的基本情况加以概述,并对营建少林寺的原因以及统治者对少林提出的政策演变加以探讨,以便通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的发展情况揭示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喜欢看报纸的读者,如果用心仔细的话,就会发现:老通讯员甄秉浩的名字,不像前几年那样常见了。这个人称“少林专家”、写了许多关于中岳嵩山和少林寺新闻通讯的作者,如今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从1987年起,他就离开了县委通讯组到广播局当了协理员,完成局里交办的工作后,便一头扎进书斋,写起传记小说来了。迄今,他已先后出版了《少林寺内传》、《少林寺故事》、《武则天登封传》等五、六十万字的作品。去年9月,当我们慕名前去采访时,他的百万字的《少林寺全传》也已脱稿,正在修改誊清。老甄多年做新闻报道工作,在转产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完成这么大的工程,这“戏法”是怎么变的呢?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源于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少林文化,是佛教文化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深深融合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少林文化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传播,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往观光探奇,少林寺也成为河南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旅游业的激烈竞争,如何进一步提升少林文化旅游的质量和层次水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之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经多年努力,收藏到梁启超的《大乘起信论》和《宋元明词抄》手稿两部,极为珍贵。  相似文献   

15.
清初,由于统治者严令禁止少林寺及其他任何寺院的僧人习武,同时还禁止民间习武,对少林武僧和民间武术高手加以严格防范,导致少林寺许多武术高手流落民间秘密传授武艺,这反而促使少林武术从寺院的狭小空间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许多习武之人掌握了少林武术。同时,在清朝统治者禁止少林寺僧人习武的背景下,反而激发了僧人们的逆反心理,少林寺从公开习武转为地下习武,而且进一步将少林武术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奇葩。清初嵩山少林武术文化具有显著的自身特色,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十分讲究"武德",且在佛学和儒家学说的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禅武"文化和爱国爱民情怀。  相似文献   

16.
《香台集》是一部藏之甚秘的明代诗集。目前所知,仅在国家图书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这部明代蓝格钞本的三卷本残本。台湾伟文出版社1977年、1978年曾两次排印出版,编在《秘笈丛书》中。收藏者及伟文出版社均认为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明代瞿佑。然而问题并非这样简单。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这本《香台集》,笔者认为它的作者应是明徐伯龄,书名为《香台集注》。两书体例不同,并因此《香台集》的性质与归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9月30日,《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仪式暨《永乐大典》特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出席。国家图书馆收藏《永乐大典》历经百年,通过海外送还、政府拨交、藏家捐赠、员工访求等途径,入藏了222册《永乐大典》。此次新入藏的为"模"字韵的"湖"字一册。据介绍,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后,2007年11月,古籍普查专家在上  相似文献   

18.
<正>少林寺巨大的吸引力和不断焕发出来的奇光异彩,实际成为一个蕴量丰富的文化现象。少林文化凭借其以“禅武医艺”为代表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和合共生”的文化传承精神,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宗教、跨种族、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档案资源是少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少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意义深远。在少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石刻、少林功夫、建筑绘画、生活方式等为代表的档案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少林学”的重要资料,已成为传播少林文化和展现少林寺形象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王锷 《图书与情报》2006,(5):106-111
珍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八行本《礼记正义》70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礼记》经、注、疏合刊本,也是南宋浙江刻本中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八行本《礼记正义》刊刻、流传及其收藏经过的考查,探讨了八行本的学术、版本和艺术价值,也说明了私家收藏在中国古籍流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海南档案》2006,(3):41-41
国家图书馆如今收藏有16000号敦煌遗书.总长度达1万多米,约占世界敦煌遗书总量的三分之一。日前,首批30册通过缩微翻拍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