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林小静 《中学历史教学》2004,(11):F002-F002
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当中国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时,印度的佛教和佛教雕刻艺术也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石窟艺术既是中国古代雕刻雕塑绘画艺术的结晶,又是统治者对佛教宣扬的结果。在中国的大量石窟中,云冈、龙门和莫高窟被视为三大石窟。左边的三张图片为三大石窟的代表性作品。事实上,每一个石窟的作品之多、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超不是一张图片就能表达的,这里只不过是管中窥豹而己。  相似文献   

2.
敦煌密教遗迹的系统研究敦煌石窟保存有大量的佛教密教形象,对这些密教遗存过去很少有人研究,几乎是敦煌石窟考古的空白。最近宿白在《文物》1989年9—10期发表了《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系统介绍了盛唐至元代敦煌石窟的密教形象,并与龙门石窟、四川石窟及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处密教遗迹作了深入地比较研究。作者认为佛教密教盛行于唐代,北宋一度重振,且下及元代藏传密教的传播。密教传承特重身授、经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多座石窟,其中与西夏有关的主要是山嘴沟、须弥山、阿尔寨三座石窟群。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初步整理了这三座石窟的西夏遗存。笔者认为,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心区最为重要的石窟遗存,最能代表西夏中心区的石窟艺术,既有与敦煌石窟一脉相承的艺术作品,也有同时期敦煌石窟所不见的十牧牛图等佛教题材;固原作为长期处于西夏和宋金争夺的地区,虽然保存了规模巨大的须弥山石窟群,但仅能找到西夏的游人题记,证明西夏人曾在这一地区活动,找不到西夏时期的作品;鄂托克旗作为西夏河南区辖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但阿尔寨石窟现存洞窟主要为蒙元时期的作品,也无法确认有西夏的遗迹。  相似文献   

4.
(一)佛教艺术的审美,在历史上是和信仰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僧尼信仰与世俗信仰存在着差别,就出现了佛教艺术的社会作用的主次问题(也包括信仰与审美的关系问题)石窟艺术是为了僧尼入窟"观象"?还是为了世俗"祈福"?这个问题乍看是一个宗教内部的问题,实际上,它影响我们认识和理解佛教艺术.假若把石窟艺术纯粹看作为僧尼而作,那么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大足等佛教艺术遗迹就不过是一宗宗纯属神  相似文献   

5.
佛教思想源于古印度,而经过千年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这期间是一个漫长的本土化、民族化演进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中国古代宗教壁画这一美术形式和历史遗迹来阐述这个不断演进、不断融合,直至彻底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特别列举了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遗迹,展现了它们不同时期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6.
大足宝顶山石窟是宋代开凿唯一的大型石窟.其中密教道场造像,可把汉传密教史延续近400年.宝顶山石窟造像融汇南北方艺术、跨登宋代石窟艺术的高峰,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典范,具有艺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相似文献   

7.
《成人高教学刊》2008,(2):F0002-F0002
自汉代起就作为中土门户和丝绸之路要塞的敦煌,在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千年之间,迎纳西来的佛教文化,通连汉民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融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形成了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艺术宝库,在世界佛教艺术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中国中古时期造型艺术最为集中的遗存。 敦煌艺术的首要特点是建筑、雕塑与绘画的“三位一体”。石窟开凿形如佛堂,彩塑造型丰富精美。壁画满布壁面窟顶。与塑像浑然一体,相互辉映,与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其他佛教艺术胜地相比,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甘肃东部佛教石窟群是甘肃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莫高窟为代表的河西石窟群,该区研究和利用相对滞后。东部石窟中遗留下来大量的佛教题记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为研究佛教文化传播、石窟艺术、古代文学和区域历史地理等提供了丰富资料。该区域石窟具有数量众多、民族多样性的特点,与地方达官显贵有密切关系。现今许多石窟题记风化破损,及时保护和整理这些题记文献应该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石窟雕塑是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散布于华夏大地的古代石刻作品是数千年来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不少文化艺术淹没、消失了,而硬质材料的雕刻作品却长久地留存下来,成为艺术遗产中的至宝,可以说这些雕作构成了一部珍贵的“石头书”。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杭州,也有幸保存着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石头书,那就是灵隐飞来峰石窟佛教造像。  相似文献   

10.
敦煌石窟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其规模之宏伟、内容之丰富、表现方法之多样、成就之高,无与伦比,人所共知。因为敦煌石窟艺术是以佛教为主干,而佛教又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印度也有闻名于世界的佛教石窟——阿旃陀,所以当人们讨论敦煌艺术时,常常把这两个中心的石窟、壁画、雕塑等拉在一起。例如巴·格雷先生就曾经指出:印度对敦煌的影响,初见于魏代的壁画——突出男性刚健之点是其特有的形象。本·罗澜教授也曾把阿旃陀的艺术,称作是“印度地区性”的艺术。他并且认为这种地区性的艺  相似文献   

11.
苗苗 《华章》2011,(11)
唐代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中国佛教宗派大都于此时成立,竞标异彩,佛教艺术也达到了鼎盛阶段.此时,石窟分布地域更为扩大,数目也为最多.在这里我们将从雕塑的基本语言来分析北方地区的石窟造像.  相似文献   

12.
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我国建造最早和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它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七公里木札提河北岸崖壁上,已编号洞窟达236个。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克孜尔石窟因经过历史沧桑变化,建筑遭到重大破坏,雕塑已基本无存,只有壁画保存较好。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除了各种尊像、世俗供养人像和装饰图案外,主要有三大类:即佛本生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和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故事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本文仅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今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它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云冈石窟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  相似文献   

14.
须弥山石窟的历史与人文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弥山石窟地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固原,是现存巨大的石雕宝库之一,它以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多角度全面地反映出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贯通而传入的印度佛教艺术传入内地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脉络。其题材丰富、技艺高超,历代艺术家以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充分结合须弥山石质材料的可塑性和高超的造型技巧,塑造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真实记录了中国内地佛教建筑与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交流,这些情况反过来也影响了佛教建筑在中国内地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窟艺术在佛教艺术中占有十分显要的位置,中国的石窟艺术博大而精深,渊远又流长。从公元二世纪开窟算起,至明清小规模的开凿与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有延续千余年的发展,这一点是印度佛教石窟望尘莫及的。要深入研究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有必要谈谈其源头龟兹石窟艺术。黑格尔认为,“宗教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显然,宗教艺术的产生是出于自身宣传、发展的需要。佛教石窟艺术的产生、出现也更是如此。约在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释达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公元前一世纪,印度阿育”…  相似文献   

16.
崔峰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6):124-128
在陆续发现的一批北齐墓葬中,我们可以看粟特文化曾经对中原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也发生在同时代的佛教艺术中。在遗存的北齐石窟以及青州、临朐等地出土的北齐佛教造像中都曾受到粟特文化的影响。北齐造像新样式就是结合了当时绘画风格变化而来的,这种画风变化与西域粟特画风的传入是密切相关的。当时的北齐皇室内部就有“尚胡”的风气。  相似文献   

17.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刨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噎河文明印度教圣典《吠陀},史诗g罗摩衍那}都曾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无疑是印度近代著名的大诗人泰戈尔不朽的作品 由于辉煌灿i兰的古文化和广袤的国土,印度名胜古迹和奇山丽水甚多 令人玩赏不尽泰姬陵代表了印度建筑艺术的最高水;隹.加尔各答和盂买都是独具风情的热带海滨城市 印度还有许多石窟、神庙等佛教遗迹 那里有众多的佛教塑像、雕刻和绘画 是饼究印度古代文化艺术的绝佳之地万水千山走遍印度  相似文献   

18.
敦煌艺术,是建筑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书法艺术、文学艺术等的综合艺术。这些艺术品主要产生于中世纪的敦煌之地,大宗的是石窟建筑及石窟内的彩塑壁画,主要是表现佛教内容的,或为佛教服务的,因此说,敦煌艺术实际上是宗教艺术,并以石窟艺术为其代表,一般所说敦煌艺术,即指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所有石窟的总称,即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共计约500多个。尤其莫高窟是举世保存最好的,规模亦大,内容丰富,艺术水平也高,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堪称中外石窟中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19.
龟兹石窟壁画是新疆历史文化遗迹中极其重要和有价值的一部分,其中的汉风格壁画是汉文化在西域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佐证。文章通过对汉风格壁画技法的分析研究,阐释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云冈石窟代表我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造像特色,龙门石窟是其延续和发展。这两处石窟清晰显示了佛教造像这一外来艺术逐渐汉化的过程,也是我国由北到南各民族文化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理想造像样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