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豆(学名:Cajanus cajan(L.)Millsp.英名:pigeonpea或Red Gram),原产于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又名鸽豆、树黄豆、千年豆等,是豆科。木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粮食、蔬菜、饲料、柴火、放养紫胶虫等功能,还可作覆盖作物、蜜源作物、防护林、薪碳林、药用植物等,用途很广。木豆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木本食用豆类作物,全身都是宝,  相似文献   

2.
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泥炭分布极不平衡,而且泥炭质量和开采条件方面差异较大。有埋藏型和裸露型泥炭,储量规模在千至亿吨之间变动,由草本、草本木本、木本泥炭构成的单层或多层泥炭。本文将泥炭矿单层平均厚度〉3m视为厚层泥炭矿,进行储量和质量评价,提高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藏锦鸡儿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西藏自治区锦鸡儿属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药用功效等情况,为该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标本查阅、文献检索。结果西藏自治区锦鸡儿属药用植物有15种(含种以下单位),占西藏自治区虎耳草属种类的25.7%.结论西藏自治区的虎耳草属药用植物品种多,资源较丰富,但仅有5种具有法定的药材标准,急需运用化学、药理的手段和方法开展虎耳草属药用植物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木本粮油树种主要有板栗、枣树、柿树、核桃、油茶、油用牡丹、黄连木、花椒、文冠果等,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它们在本省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分布.《河南省林业发展区划》将全省划分为13个区域单元,每一个区域单元林业发展有不同的侧重方向.依据河南省主要木本粮油树种分布和各区域单元林业发展方向,将全省主要木本粮油树种发展确定为“一带五区”的区域布局,即太行山木本油料带,豫西黄土丘陵木本粮食和木本油料并重发展区,豫西伏牛山北坡以木本油料为主的复合发展区,豫西伏牛山南坡和南阳盆地木本油料发展区,豫东黄、淮、海平原木本粮食发展区,豫南大别山、桐柏山木本粮食和木本油料并重发展区.  相似文献   

5.
浅析西藏药用植物资源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周进 《西藏科技》2001,(1):27-29
通过对我区药用植物种类,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分析,得知我区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六大特点,即再生性,可灭绝性,地域性,分散性,复杂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及采收的时间性,为我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藏医药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但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消耗过快,大多药用植物种类濒临绝种的危险。人工栽培对藏医药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藏八角莲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抗癌药用植物西藏八角莲的药用价值、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西藏八角莲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46-4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是为适应云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以公益型为主的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解决云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是药源基地GAP关键技术研究。根据云药产业的需求,以具有云南特色的三七、重楼、灯盏花、天麻、石斛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为前期重点研究对象,逐步建立以药用植物资源搜集、保存、评价、驯化、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青海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和大体分布类型区,对优势种类、储量、分布逐一进行了简要的描述。由于青海山峦起伏,地势高耸,高差悬殊,生态因子存在强烈区域异质性,导致药用植物种类和分布上生态适应性变异明显,随海拔高度、纬度、坡向和温湿状况不同而形成不同优势种群及其区系分布特征。分析表明,随着资源的减少,进行合理开发和不同方式保护的前瞻性研究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0.
以样方框法实地踏查大庆五区四县天然草地典型草原20片草场,调查草场面积约10万亩,每1000m为一个样段十字交叉法进行标本采集制作,查询植物志工具书及求教植物分类专家进行鉴定药用植物种类,估测法分析资源状况。结果表明:甘草分布最广泛,资源量最大,市场最有前途的大宗药材黄芪资源分布少,量小。据调查野生药用植物132种,其中药、食、观赏多用药用植物超过50种,分别是桔梗、细叶百合、萱草、蒲公英等。对策上应坚持把野生药用植物就地保护作为根本,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相结合,制订科学的野生中药材发展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