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联赛     
马林 《乒乓世界》2005,(9):15-15
为了采写本期的封面故事,记者跟随陕西银河国梁队从西安驻地前往宝鸡观看他们主场对江苏的比赛、对马林的采访是在车上进行的。自从1998年马林已经打过多家俱乐部对联赛颇有心得,一番高谈阔论后,我们发现他实际上帮我们做了一次联赛综述。于是,我们有了开设“马林专栏”的想法.想当年.男队主教练刘国梁也是做运动员时就在本刊上开辟专栏.马林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会通过每月杂志上这一小块属于他的阵地,讲述发生在国家队,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马林还承诺,如果他在国外打比赛,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完成专栏。  相似文献   

2.
宋斐 《乒乓世界》2005,(5):32-35
上海世乒赛前.被一提再提的并不是中国队能否包揽全部七座奖杯,而是能否夺回在巴黎和雅典两次旁落的男单冠军。这是一个梦。刘国梁想圆,马林想圆.王皓想圆,而王励勤和孔令辉则期待重温。九个月前。当金择洙和柳承敏师徒二人在雅典以激情相拥的方式来庆祝胜利时,人们在略带遗憾的同时,将希望留给了上海。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4,(12):15-15
马林世界排名第2,老瓦第20;马林24岁,老瓦39岁;二人的最近7场交锋,马林7胜0败。最终结果,马林1比4败,比赛耗时28分钟。  相似文献   

4.
直板反胶怎么练正手拉球(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世界》编辑部给我转来一些读者来信,很多人想了解直板反胶正手拉球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特别是很想学习马林的正手爆冲。一些人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提得十分专业。我看了以后十分感动,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些年在训练马林和王皓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球迷朋友们进行交流。由于我们训练的角度不同,训练的方法手段也不可能一样。因此,我的体会仅供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楠一直有个好姐姐.为了给妹妹加油而又不添麻烦.2005年5月的上海.王淼拖着病体和父母一起体会着体育比赛的无情.她蜡黄的脸色掩饰不住对妹妹王楠的护心和关爱,四年前.王楠有了好男友,现在.她有个好丈夫.嫁作人妇之后,没有郭斌的理解和支持.28岁的王楠不可能再战江湖,王楠有几个好教练.曾传强、李晓东、谷振江、乔红、施之皓,已经不当教练的老蔡,和刚刚主管她的乔晓卫,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香港选手李静最后一个发球下网.4比2的比分定格.马林和陈王己呆呆地对望了一眼。没有握拳大吼的激动.也没有振臂高呼的兴奋.两个人只是紧紧拥抱在一起。就这样.马林/陈玘续写了中国男双在奥运会上的辉煌.这距他们去年第一次配对参加韩国公开赛.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阿甘的乒乓     
地球上收视率最高的乒乓球比赛是哪一场?恐怕不是雅典奥运会柳承敏对王皓.也不是上海世乒赛王励勤对马林,而是汤姆汉克斯所扮演的“阿甘”在《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的“乒乓外交”友谊赛——这部1995年引进国内的好莱坞大片票房突破3亿美元.观看者之众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3月17日.中国乒乓球队通过新闻发布会,宣布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双打名单,马林、陈玘和王励勤、闫森两对双打组合入选。接到消息后.我在第一时间用手机发短信息给陈玘表示祝贺。陈玘随后回了我八个宇:“只是暂定,不必高兴”。  相似文献   

9.
马林 《乒乓世界》2006,(5):34-35
4月10日下午5点多,陕西银河将合同传真给正在锦州打热身赛的马林,这意味着,2006赛季的乒超联赛,马林仍然身披陕西银河俱乐部战袍,至此,前一段炒得沸沸扬扬的“标王事件”总算告一段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年度回合11.9     
《乒乓世界》2005,(12):34-35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余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相似文献   

11.
赵晖 《乒乓世界》2005,(5):68-69
马林发转不转球,注意他在触球瞬间身体紧凑,这是发力集中的表现。波尔接发球的站位,也并不过分偏向反手位.以免自己的正手漏出太大空档,尤其是面对马林这样的控球高手时。  相似文献   

12.
夏娃 《乒乓世界》2001,(12):11-12
与孔令辉、刘国梁、王楠等世界冠军不同,马林的父母既不是乒乓球教练,也不喜欢乒乓球。马林的父母性格差异很大,父亲马辉少言寡语,母亲夏敬茹开朗外向.这一点很像孔令辉的父母。还有一点与孔令辉相似的地方,就是小时候,父母都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上大学。笔者到马林沈阳的家中采访的时候,与到孔令辉家里采访的情形也很相似——都是由冠军的母亲主讲。  相似文献   

13.
陈洁  赵晖 《乒乓世界》2005,(1):7-27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半决赛,波尔VS马林,决胜局。12比13,波尔落后一分,相持中,波尔侧身发力爆冲,球拉过去了,但整个身体失去平衡后摔倒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马林把球稳稳地回在了自己的台上.  相似文献   

14.
“虽然没有瑞典人参赛,但是我们的对手还是不少,而且孔令辉、刘国梁、马林都有伤,比赛并不好打。”——尹霄 “每次比赛要预测冠军都比较难,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想中国队的几个年轻球员会有机会。”——陆元盛 “这次参加比赛设有什么想法,就是一场一场地打。预测冠军,我想王励勤、马林、刘国正和萨姆索诺夫有希望。”——孔令辉 “这次我们队去五个人,每个人实力都不错,所以我没有给自己定什么具体目标,我想只要能够打败遇到的外国选手就可以了。”——张怡宁 时间刚刚进入21世纪第10天,从不寂寞的国际乒坛便在日本横滨展开了…  相似文献   

15.
3月10日下午,中国乒乓球队从卡塔尔比赛归来。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大家看上去都非常疲惫。上了大轿车,马林一个人坐到了最后一排,记者走过去问起他和庄智渊的那场比赛时,马林一脸的懊悔,直说这场球输得太不应该了。  相似文献   

16.
年度回合     
年度回合: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 勤4比2马林:第5局10:9-11:9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 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 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 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 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斜线,王励勤正 手切,马林连续爆冲三板,王励勤回球 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入选理由:这一分是对王励勤和马林的 心理素质和意志的巨大考验,这一分的 输赢直接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谁得分, 谁就会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从技术上看,  相似文献   

17.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当马林从2004年年底总决赛开始试用,2005年初用其征战中国男乒的“卡塔尔怪圈”并取得亚军时,这款YasakaCarbon(简称YCA)已经呼之欲出。终于,上海世乒赛,YCA与马林一起正式亮相,一起舞向中国直板的巅峰。YCA会延续YE(YasakaExtra/马林曾用)的神话吗?不妨让我们来做一番对比:  相似文献   

18.
为乒乓而疯狂:决赛,马林是有很大机会获胜的,但他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从而给了王励勤喘息的机会……马林的那个暂停叫的太失败了,这个暂停不是给自己叫的,而是替王励勤叫的,果然,这个暂停成为了整场比赛的转折点……当时那个情况,马林的球很上风,只不过  相似文献   

19.
世乒赛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单1/32决赛 马林4比2李廷祐:两面打一面(3,-10,-10,5,8,5)李廷祐发挥得确实不错,尤其前4局比分咬得很紧。从微观上看,马林开始对李廷祐的发球不太适应,旋转判断得不够准,接发球不太摆得住,有时甚至直接出半高球,容易被对方抢拉,而且李廷祐总能憋住马林的反手位小三角。其实第5局非常关键.马林逐渐适应了对方的发球——右手对左手,尤其直板,当你接不好发球时,你的位置就站不住了;一旦能接好发球,你下面就活了,接发球一好,速度一加快,反手小三角的漏洞也就不明显了。毕竟马林在整体实力上要明显高于对手,一两个先前没解决好的环节,一旦摆脱之后,局面自然就打开了。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5,(4):24-25
两站选拔赛赛,从成绩表现上看比较突出的是马林和王励勤,两个都进入了最后的决赛,这也反映出两人的真实实力。目前男队的技战术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他们两人打冠军克服了很多困难。打球有拼劲,要球不要命是马林和王励勤共同的优点,是别的队员达不到的,这也是一种克服困难摆脱困难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