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论争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狭义)分为四个步骤完成,首先把一个寒带的商品分割为两个部分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然后把一个完整的劳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第三步把以被分割两部分的劳动和商品,建立起一种定向的对应关系,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第四步把劳动生产力并入具体劳动范畴。其理论分析的宗旨在于说明商品价值的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第四步把劳动生产力并入具体劳动范畴,其理  相似文献   

2.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商品生产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彼此为对方工作,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具有社会性,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所以是社会劳动。但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者把生产商品当作是自己的私事来进行,生产的部门、品种、数量、质量、形式等等都由自己决定,生产的成果也归自己私有,所以又有着私人劳动的性质。 在市场上,表现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私有者把商品带到市场,如果能交换,私人劳动才被承认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从而才能实现把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才有人接受,价值才能实现。否则,价值就不能实现,就换不回任何别的商品,就不能继续再生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分析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细胞的商品,揭示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之后,又进一步详细论证了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的二重性。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总是具有一定特殊形式的劳动。例如衣服只能是裁缝劳动的结果,镰刀只能是铁匠劳动的经果。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是千差万别的各种不同的特殊形式的劳动生产出来的。这种能带来某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既照商品首先必须是一个使用价值,所以它也首先总是一定的具体劳动的结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作为一种整体性的作用系统之 "劳动" 还原为脱离生产资料的单纯的劳动力的使用, 他实质上不是把 "劳动" 而是把单纯的劳动力的使用作为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因此他所谓的劳动价值论其实不过是 "劳力价值论". 真正的 "劳动价值论" 就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作为创造商品价值的共同源泉的生产要素价值论. 这无论在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社会都是真理. 马克思所谓的 "抽象劳动", 其实就是对所有种类的具体劳动之共性的概括, 因而也就是指作为共名的 "具体劳动". 这种意义上的抽象劳动, 其所创造的就是作为共名的 "使用价值", 亦即作为共名的商品之使用价值, 而根本就不是什么价值. 剥削根源于垄断, 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社会, 只要存在利大于弊的垄断并且垄断者凭借其垄断地位取得了远远高于非垄断者的不正常利益, 剥削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九个方面: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及其解决形式;价值的二重性,即价值的质和价值的量;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货币之谜的破解,即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生产劳动和价值的创造与转移;价值规律的实质、表现和应用;商品拜物教的来源、实质及其研究意义等。这些丰富的科学内涵逻辑地依次展开的过程,主要体现为以下九道程序:把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资本主义肌体的细胞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透过商品“物质属性”之现象察其“社会属性”之实质→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之质即价值实体→研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和如何决定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价值的表现问题并揭开货币之谜→深入地研究了价值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商品拜物教的来源和实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一切社会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这种耗费,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价值或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在社会的大生产中,通过劳动力(体力或智力)的支付,转化生产资料,创造物质劳动成果——一有形的劳动产品,在商品交换中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则是劳动产品的有用性。直接商品生产者所创造的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有形价值。那么,作为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秘书部门的参谋、服务、协调性工作是否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呢?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基本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 ,有些看法是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因此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应正确理解以下基本范畴 :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 ;关于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关于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和决定价值的因素 ;关于价值和价格 ;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 ;关于劳动价值论和财富论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8.
(一) 商品的价值形态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末期发生的、偶然的、个别的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一种商品把本身所包含的具体劳动当做抽象劳动的现实形态,和别种商品的具体劳动发生关系。换句话说,即一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别种商品抽象劳动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本质理论要严格界定价值范畴,明确价值内涵,明确价值是与具体劳动相统一的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是作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统一的价值;是作为价格和交换价值基础和内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劳动价值论几个观点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动价值论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主流价值论。本文针对这一理论的若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第一,使用价值不仅具有同质性,而且是交换的核心内容,不能排除使用价值在交换价值决定中的作用;第二,同一人类劳动并不能创造等量价值,这与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是矛盾的;第三,价值“转形”之后,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不符合等价交换原则。决定交换价值的是一般使用价值。一般使用价值实体是由要素共同创造的,等量要素及其相同组合创造等量一般使用价值实体,劳动只是创造一般使用价值实体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首先应该理解形成价值的劳动的性质,这是理解马克思整个价值学说的关键。下面是我们学习经典著作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点粗浅体会。大家知道,在马克思之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已经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论点,但是整个问题的关键仍然没有解决.其原因在于:古典学派从未明白地把商品中表现为价值的抽象劳动;同表现为生产物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加以区别,没有明确地回答什么劳动形成价值;同时,他们只注意价值量的分析,从来不曾研究劳动为什么要表现为价值,为什么由劳动时间测量的劳动量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我们应从理解马克思给它下的定义入手。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对此,应从以下两点理解: 一、“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什么?是指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不是由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各自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也不是由绝大部分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的。它是指当时在一定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劳动工具。比如说织布,如果社会上绝大部分布匹是用机器织出来的,手工织的布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那么使用织布机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可见,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讲授劳动价值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的价值由人类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理论。要明确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价值”一词的含义同经济学上的“价值”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要正确区分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内涵。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是一回事 ,各种要素参与新创造的价值的分配 ,并不等于它们都参与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中,必须抓好一个关键性环节,就是分析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生产物,一个满身矛盾的事物。要认识商品这个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商品的矛盾。商品具有二重属性。商品首先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一种有用物,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属性。商品又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各种异质的使用价值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以存在于它们之中的共通物为前提的。交换价值其实就是彼此交换的商品中共有的人类劳动力(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即一般人类劳动在数量上的表现。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现象形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劳动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特点,广泛适应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物化劳动概念能够成立。在商品经济社会,劳动最显著的载体是商品,以此为前提,(狭义)物化劳动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过去劳动;从抽象劳动的角度而言,它就是价值,当然也可从具体劳动的角度理解物化劳动。商品与物化劳动是实体与属性的关系,因此,如果认为商品是物化劳动,或者物化劳动是商品,这就混淆了事物及其属性之间的关系,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_,研究对象是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类社会_和 的基础。 3.社会生产方式是由一构成的。的统 4.生产关系的丛础是_.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 5.判定一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标准是 6.商品的二因素是和。劳动的二重性是和 7.交换价值是价值的_,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8.具体劳动创造_,抽象劳动形成 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_,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10.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和 日.价值的表现形式是_,价值的货币表现是_,价值的转化形式是_. 1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_成正比,与成反比。 !3.商品经…  相似文献   

17.
一、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主要观点: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就在于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凝结在里面。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例题假如“1把斧子=2只羊”这个等式成立,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2题。1.1把斧子和2只羊之所以需要交换,是因为A.两者都有使用价值B.两者都有某种共…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方面产生的争论主要是由于没有揭示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隐含的假设引起的。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隐含的四个假设是:生产条件相同假设、市场有效和交易无成本假设(包括信息对称假设)、生产转换无成本假设、劳动者体力和智力条件相同假设。正是四个隐含假设使具体劳动转变为抽象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劳动时间成为确定商品价值量的唯一因素,从而使劳动价值论中的等价交换假设成为可能。等价交换假设使马克思得以撇开纷繁复杂的劳动条件等生产力因素和市场因素,把论述集中在生产关系领域,有力说明了资本利润的最终来源是剩余价值,也最终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艺术商品化是艺术作为生产劳动影响艺术价值的显在表现,而这方面的探讨大多陷于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现象之中,誉之毁之,莫衷一是,其症结是理论的薄弱或缺失,因此实践二者关系的理论概括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商品中,艺术的本体意义与社会功能不再以单纯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文本存在着,而是以商品的事实存在着。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体现为交换价值。两种价值的差异性共在,决定了艺术价值与商品的关系,实质也就是艺术作为商品所包含的价值结构关系,即艺术的“特殊使用价值”与艺术商品的交换价值的二重性关系,并现实化为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价值关系。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决定了艺术与商品存在着共在共荣的双赢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艺术与商品之间存在着价值冲突的可然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依据《资本论》中劳动二重性的原理论述现代化分工协作式劳动,剥夺了具体劳动对于劳动者的生命活动的意义,而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又剥夺了抽象劳动对于劳动者的社会价值,使得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从这个意义出发简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病的深层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