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黄顶立出语惊人:“午睡会增加老人的死亡率。”他向国人最认同的生活习惯——午睡提出质疑,并且认为午睡不能补充精力,相反可能增加心脑血管“受伤”的概率,从而成为老人的“夺命杀手”。  相似文献   

2.
古人财富     
颜斶是齐国的布衣百姓,生于鄙野,却大名鼎鼎。《战国策》中的《齐策》记述了这位据说有苏(秦)张(仪)之才的能人的故事。 有一次,齐宣王召见他,不客气地叫他过来拜见。颜斶却说,您过来见我不是很好吗!齐王很不高兴,其他大臣也责怪颜斶。颜斶义正辞严地说道,如果我顺从地走到大王面前,那就表明我是个仰慕权势的小人,如果大王到我面前来,那就表明他礼贤下士,尊重有学问的人。你们说我应该做哪种人?齐王愤怒地问道,到底国王高贵还是贤士高贵?颜斶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是贤士高贵!从前秦国出兵攻打齐国的时候,秦王曾下过这样一道命令,谁敢在贤土柳下季的墓地砍伐树木,就杀他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成功心理学研究.他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理论——一个人在任何领域取得的成功跟天分无关,只跟“练习”时间长短有关。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果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他就必须练习“一万小时”以上。打个比方。如果你爱好打乒乓球,并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你就必须苦练一万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不适当的惯例制约企业成长 美国学者小乔治·斯托尔克在《企业成长战略》一书中指出,在企业经营中,常常会有不少人们习以为常的“惯例”在扼杀着企业的创造性,进而成为阻碍企业成长的障碍,而不少企业经营者却忽视了这些“惯例”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他认为,企业如果敢于并善于打破某些“惯例”,就可能赢得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无所不斗     
说到斗牛、斗鸡,恐怕大部分国人都耳熟能详,可是,若是谈到“斗鱼”、“斗猪”,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如果有机会到泰国去,就可以领略到这一幅幅“洋景”了!  相似文献   

6.
如果不是获得了今年的中国最高科学奖,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吴文俊”这个名字。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吴文俊就已饮誉国际数学界。他在“现代数学女王”——拓朴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被称为“拓朴学大地震”,将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拓扑学研究继续推进。1956年,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当时的“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年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今天的中科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4,(6):56-57
在农村,经常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开山凿石,自己烧砖制瓦,自己做木工活,最终把房子盖起来了,嘿,朝向通风,冬暖夏凉,还都没有问题,这样的人融“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多种身份于一体,是中国人眼里最厉害的“高手”;做事业,如果谁能够自己研究产品,自己开发市场,自己管理经营,这样的人,应该更算是“高高手”!面对规模化市场经济,我们虽然不提倡这种“个人全能”,但如果真碰上这样的能人,还是必须录入史册的——  相似文献   

8.
王景  陈道隆 《科学中国人》2009,(2):F0002-F0002
香港人在北京,让人联想到北京人在纽约的句式。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内地的改革吸引了一批香港人士来到北京“淘金”,他们带着对北京的憧憬来到了这片土地。本文的主人公也是一位香港人,也是千里迢迢地从美国回到香港.再由香港回归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所不同的是.他不是”淘金”而来.而是为了“追梦”。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为实现自己的情感追求,  相似文献   

9.
围绕“左”和“右”有许多迷信的说法,譬如有些地方的人如果患了感冒,就认为只要闻自己左脚穿的袜子三下,就可以痊愈——只可惜袜子并不会许诺康复的日期。  相似文献   

10.
李邦照 《科教文汇》2007,(2):158-158
从探索医治国人身体疾病的“医学救国”到为医治国人精神创伤的文艺启蒙,鲁迅逐步确立了他文艺救国的思路。这一救国思路的核心就是“立人”和启蒙:即启发国人觉醒,把国人从封建思想长期毒害所造成的愚昧麻木状态下解放出来,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精神都得到充分施展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远征风雨路凯旋向天歌──颜孟秋古稀之年又作新贡献本刊去年报道颜孟秋发明“火·水直接换热炉”和“机电一体燃烧器”之后,一度失去了颜老的音讯。近闻颜老回到了长沙,前去会晤,方知几月未见,他竟带回了三个喜讯。“火·水直接换热炉”和“机电一体燃烧器”公诸于世...  相似文献   

12.
开发新产品,最大受益者往往不是潜心研究、耗费巨大心血的发明家,而是那些掌握了该项技术,并将它制成产品,且质量和成本均优于新产品的人。也就是说,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成功,不等于生产产品的成功,更不等于产品投放市场获得效益的成功。只有在离产品最近的地方下功夫的人,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市场真正的赢家。这是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成功的最大诀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发明,只改进”,即“站在别人肩上摘桃子”。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时代》2001,(5):54-59
去年11月,3位航天员刚住进太空中的“三居室”公寓,就为如何修理出了问题的空调与“房东”——位于莫斯科的地面控制中心——吵了起来。由于修复工作比预想的更棘手,花费的时间也超出了原定计划,双方的谈话不久就变得火药味十足。最后,还是一位俄罗斯地面控制人员打破了僵局。他恳求道:“伙计们,别跟我过不去了。”他重复着说,地面上的控制人员的确不知道在太空中做好琐碎的“家务”要花多长时间,可那并不是他的错。  相似文献   

14.
郭丽 《世界发明》2009,(9):72-74
曾经,被标榜为“无厘头”始祖的周星驰这样解释他的表演:“我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某一种风格,只是想用香港草根阶层的语言去反映他们的生活,表达一点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今天“周星星”早已成为“星爷”,白发也已隐现两鬓,但是其开创的“无厘头”文化却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化境。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说、由于管理者具有极高的领导艺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非常清闲,并没有太多作为,但是他所管理的组织却井然有序,兴旺发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日、美、德等国家的一些管理专家也在注意研究和利用。“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同样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为教育。一个有创意、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撒手让学生去做,仿佛无为而为,但并非不为。“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我们教师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也就会更容易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组成.面向南海.北隔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面积共1098平方公里.人口680万。香港是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自由港,有“东方之珠”和“动感之都”的美称。香港特区政府在1997年成立之时,就明确提出了“将香港建设成为未来世界领先信息化城市”的构想。数年来.香港政府在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并推动经济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电子政务发展方面,香港政府以发展“以客为本的一站式服务”为目标.通过实施公共服务电子化(ESD)计划,得到了香港各界的广泛好评,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语录     
《知识窗》2014,(3):64-64
如果鲁迅还在世的话,他肯定做不出自己阅读题的答案。他会深沉一阅,“我只看到吃人两个字。” ——微博网友  相似文献   

18.
9岁那一年,焦飞意外发现自己的左手开始经常抖动.他害怕极了,生怕自己也会患上哥哥的那种病——“帕金森”,一种“不死的癌症”.他悄悄隐瞒着,怕自己怪异的抖动被别人发现. 即便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秘密”,但病情还是一天天地加重了.焦飞的拳头紧握,全身僵硬,浑身就像被套上“紧箍咒”.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以来,香港的散文(尤其是“框框杂文”)争芳吐艳、日趋繁荣,已成为文坛上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而香港女作家,亦在香港的散文(包括“框框杂文”)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 议论性散文 或许是“急于一吐为快”的缘故,香港女作家的议论性散文(尤其是数百字一篇的“框框杂文”)大都语言浅白,句式简短,三言两语,干脆利落。如陆离的《为什么怕出街》公然列出自己不喜欢上街的15条理由,如“因为不喜欢穿鞋穿袜”、“因为怕穿整套出街衣服,从头穿到脚,十分麻烦”,甚至连“不喜欢在公众场所或别人家如厕”、“因为害怕交通工具的扶手”、“因为不喜欢  相似文献   

20.
王盈  张红梅 《金秋科苑》2008,(18):119-119
公共关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管理职能,也成为了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以主动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着的内部、外部环境。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公共关系。良好的公共关系能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企业要想在其中立稳脚跟并争取良好的发展条件,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本论文将对公共关系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做个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