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理作业的创新研究,是地理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对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初中地理作业存在的问题,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作业优化建议.具体而言,地理教师要借助地理简易实验作业,逐步落实地理实践力;精心布置研究类作业,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多角度融合地图类作业,增强区域认知;理清地理教材结构体系,形成生活作业清单,提高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传统的作业加以变革,让它们能跳出学科的框架,摆脱课本的束缚,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向导。笔者认为,应该通过树立新的作业观、校本作业多样化和作业评价多元化的策略,优化学生作业,推进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成功教学重要的一环,还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作业观,作业设计的目标应力求多元,作业设计的形式应注重多样。  相似文献   

4.
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改理念下语文作业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指出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线,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作业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关键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业.在单元主题意义的牵引下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通过设计"有意思"的作业,在"情境化"作业中提升学习能力;设计"有意趣"的作业,在"悦读型"作业中内化语言习得;设计"有意义"的作业,在"探究性"作业中助推思维发展;设计"有意味"的作业,在"体验式"作业中拓宽文化视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课程视域作业观认为,作业与教学都是课程实施的环节,能够共同促进课程整体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关注课程实施不同阶段的任务需求,设计“课前导学单”,调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课中作业单”的方式落实课堂教学目标;让“课后作业单”真正成为凸显学生个性的重要载体。“三单”作业的有效使用,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更加关注作业的人文内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语文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潭,让它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有效作业观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中,要有整体和长远的效益意识,树立作业的多维目标观和多维层次观,强调作业执行过程的多维主体性.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及评价与批改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效巩固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合作、情感和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对于学生作业的设计,也应纳入改革之中,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对于语文作业,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去搞重复练习,也不应把书面作业看成是唯一的形式, 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阅读实际,打破课内与课外界限,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界限以及学科界限,设计形式不同的开放型作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作业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作业观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性的作业观,是规训性社会权力的集中体现。创造性作业指对待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过程、作业的最终结果等方面与传统作业观完全不同的作业形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今,作业必然从原来的规训性、控制性、惩罚性、确定性、重复性转变为探究性、创造性、开放性、享受性等。  相似文献   

11.
曹秀华 《教育探索》2006,(11):40-41
多元智力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可折射出独特的学生观、课程观、知识观、作业观和评价观。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设计包括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口头识记的作业、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的作业、谈学习方法的作业、观察型的作业、探究型的作业、研究型的作业等等,这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均维 《课外阅读》2011,(10):91-91,380
1.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数学作业设计,就是有现代数学课程与教学观引领的作业与练习设计。2.传统课程与教学观引领的作业与练习设计适应答式作业与练习。为了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问题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意向和程度等方面,我们必须转化为任务是的作业或发展式的作业与练习。3.从观念层面的策略、操作增面的策略阐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窗口.作业类型的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传统的作业题型呆板,形势封闭,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素质.而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新的作业观要求:"作业的功能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的形式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通过以下几种作业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4.
作业设计是“双减”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热点,也是难点。然而,对于什么样的作业设计是好的作业设计,研究相对缺乏。基于相关政策、理论与实践,当前中小学作业设计应遵循如下核心理念:强化核心素养立意,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作业,特别是聚焦问题解决能力;加强作业情境创设,将任务嵌入真实生产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提高作业的趣味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增加题目的探究性与开放性,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陈荔 《考试周刊》2013,(84):144-145
传统的地理作业观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地理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摒弃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在内容设计上有针对性,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对学生合作性、实践性的培养,让地理作业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动态延伸,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让学生课业合理化.除了注意作业的方向性、层次性、兴趣性外,更要注意作业的多样性,要尽可能地优化设计,使作业丰富多彩,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从而实现我们的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渠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可通过绘画作业、剪纸作业、制作作业等作业类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作业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培智学校作业设计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推动培智学校作业设计的变革应从四个方面努力:明确核心素养与作业目标的对标性;借助大概念单元作业,统筹规划作业内容;以“灵活”代“固化”,促作业分层更多元;以学科整合丰富作业类型。  相似文献   

20.
汪芳兰 《甘肃教育》2024,(4):117-120
初中地理实践作业对于丰富作业类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意义重大,可分为交流互动、策划设计、实践操作三种类型。在初中地理实践作业设计上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力求作业多样化。具体来说,要立足素养本位,落实实践育人目标;强化内容整合,实施大单元作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个性化差异;健全作业功能,提升作业完成的效度,方可设计出高质量的实践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