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的剖析,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创新路径,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实效性。这些路径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于筑牢国家安全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青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及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本硕博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其作用发挥对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理念、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科研、一体化考评角度出发开拓实践路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作用,推动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四史”中蕴含着伟大的精神力量与智慧、深厚的理论与教育资源、丰富的实践经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融入“四史”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力量。分析了“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教学实践中,彰显理论高度、思想力度、学术深度和实践强度的思政课才是优质高效的思政课。打造高校思政"金课",不仅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统引领作用,还要从多方面形成合力,找准着力点,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遵循宏观上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中观上正确处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内部张力、微观上大力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细则三重逻辑,进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违背,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促进"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契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对"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在解决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加强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阐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思政实践,其中课前准备是课程思政的前提,课堂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课后思政是课程思政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思政“金课”构建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具有丰富的逻辑体系和实践路径,对此进行全面把握和解读,就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中洞察高校思政“金课”构建的历史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明晰高校思政“金课”构建的理论根基,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中体会高校思政“金课”构建的紧迫需要。在理解高校思政“金课”构建的逻辑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构建的实践路径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注重教学方法的守正创新、建立健全高校思政“金课”发展的各项制度,从而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金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金课”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为此,必须清晰认识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金课”建设的背景,正确把握数字化技术、思政“金课”等范畴的科学内涵,讲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富有含金量的课;深刻理解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金课”建设的价值,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性、主体性和高阶性;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课在翻转课堂、线上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开辟思政课教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师资攻坚",努力探索新科技、新经济、新形式教学模式。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方式、学生兴趣培养及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思政课"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改进,旨在帮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因子,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有助于重构以往教学叙事体系,为教学叙事的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搭建多种“技术场”,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叙事结构、叙事形式、叙事空间和叙事方法上实现多维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绘就出新的图景。要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叙事中的角色作用,深入挖掘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叙事融合创新的有效实施路径,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叙事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文章就如何办好高校思政课,怎样在做好思政课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集合全社会力量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推动“大思政课”实践改革创新,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和全社会助力作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文章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调动各方积极性,坚守原则、拓展途径、发挥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大思政课”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提升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成效,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当其冲。充分吸收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布局思政课全新课程群、培育思政课课堂新形态、形塑思政课教材新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三个着力点。立足“大思政课”建设全局、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格局,直面高校思政课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探讨既有改革困境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科学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新时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抓手。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搭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要素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应依靠强大的师资队伍、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多元的评价方法,合力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5.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既是高校思政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多元文化冲击与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全面提升个人的政治、专业和道德等核心素养,需要从顶层设计、高校和思政课教师三个层面着手,形成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整体格局。顶层设计层面要加强制度设计,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精准施策,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搭建发展平台;教师个人层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孙亮  马美妮 《成才之路》2023,(32):33-36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与策略的探讨,认为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还提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明确目标、选取恰当的内容、规范评价方式,并论述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行动举措。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历经多次改革发展,始终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重任。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从“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视角出发,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并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形成思政课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思政课的良好生态。构建良好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提升教学质量是本体圈层,加强顶层设计是基础圈层,营造良好氛围是条件圈层,提升服务水平是保障圈层。在构建高校思政课良好生态的过程中,要树立“大思政课”的系统观念,坚持“跳出课堂看教学”的辩证思维,贯彻“围绕教学抓落实”的战略举措,切实解决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落实中央要求不力、课堂监管流于形式、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不畅、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其他课堂不能与思政课堂形成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思政课具有综合性强、注重活动体验等特点。新时代,做好高中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系统把握。从教学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四个空间分析高中与初中、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前后联系,展示高中思政课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之间的左右互助,阐释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上下联动,讲述高中思政课堂的内外衔接,力图为创新高中思政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立足现实,着眼发展,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其育人作用,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与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夯实基础。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及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底线思维和问题意识。换言之,即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及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