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2022年版课标把“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列为语文课程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2022年版课标也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课标提出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突出了思辨性,课程内容直接指向思维本身,注重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指引学生在阅读与表达中学会复杂思考与理性推断。  相似文献   

2.
朱宛莲 《教育》2024,(8):97-99
<正>批判性思维之于初中生而言,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到了30次“思维”一词,可见其重要性。《课标》中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二层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毋庸置疑,语言问题的背后是思维问题,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和理性精神,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观念、文明修养,进而在语言、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人格。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提升思维的过程。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挖掘语言魅力,发展思维水平。本项目以《寒号鸟》为研究对象,以“喜鹊和寒号鸟为什么有不一样的结局”为驱动问题,将其分解为“了解绘本、挖掘节点、对比语言、朗诵表演”四个任务,并最终完成“制作小绘本”的项目成果。在项目实施中,设计过程性评价表格。该项目以把握课标、降低难度和教师搭台、学生唱戏为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言的深度应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叶忠飞 《学苑教育》2023,(34):37-39
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课标》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目的。习作是个体展现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的重要途径。新版《课标》中对课程内容上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新概念,更加合理地设计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习作教学与练习应紧扣课程内容,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习作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关于习作有效性的策略实施应契合学习任务群的安排。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版课标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出明确界定,“思维能力”是其中之一。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课标提到的这些方面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但思维具有内隐性,往往看不见、摸不着,怎样培养呢?笔者以为,思维可视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为例,谈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借助思维可视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鉴赏所需的“认知学术语言能力”不同于基本人际交流能力,具有说明性或议论性强、远离生活、学术化等特征,需要更长时间以及支持性的教学干预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古诗词鉴赏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对诗歌语言本身的理解障碍。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可通过提升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来解决学生对诗歌语言本身的理解障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情境设计“咬文嚼字品《登高》”环节,分别从发散思维、聚焦《登高》、走进“开放场”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也是新课标中新增“核心素养内涵”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意味着未来的教学与考核重点,将会更加侧重学生的个人思维层面。阅读教学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一、审视:阅读教学中的“思维缺席”所谓思维力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完成思维活动的一项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思维可视化是运用一定的图示工具,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展示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这些图示是利用思维规律帮助人们建构知识体系,改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运用的笔记方式。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图示工具很多,常见的有:流程图、概念图、鱼骨图、思维导图、维恩图、模型图、表格等等。语文学习中,借助这些有形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有效搭建学习活动支架,帮助学生有效促进思维,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10.
田丽 《江西教育》2022,(43):43-46
<正>国家课程愈发强调在语言理解和运用层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尤其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它将思维能力纳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素,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以“思维”为核心要素的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课文展现了主人公的聪颖、智慧,叙事中闪烁着批判性思维的火花。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意在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标》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总目标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同时,《课标》的一级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在二级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吴代红 《湖南教育》2022,(10):60-6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呢?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一谈。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根据新课标的表述,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等。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备课与教学设计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以语言运用为抓手,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过程中,使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地位的确立,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思维相统一的学科,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获得提升与发展的过程。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教学。一、注重材料积累,提升思维认知  相似文献   

16.
何凤联 《家长》2023,(32):118-120
<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应把发展英语核心素养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发挥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不同的课型来呈现课程内容,如阅读课、词汇课、语法课、写作课、听说课等。无论是哪一种课型,教师都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学生智力的提高依赖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精心设计,构建“学”“思”并重的文言文课堂,让学生在思考中触摸学习的乐趣,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在思考中不断深入文言文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吴雪峰 《新疆教育》2013,(12):27-28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3)明确提出:“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辨和表达的能力。”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外显形式。关于阅读和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Showalter(2003)提出阅读促思维发展的理念,认为阅读是决定教学行为和培养人文素养的真正选择;Beach(2006)激励倡导通过阅读形成语言学习共同体,促进交际活动和跨文化交际,启发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统编教科书的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但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言语思维特质。因此,可以借助文言文的言语思维特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思维能力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思维能力展开,同时,有效的语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课后习题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学段教学要求而设计的,是单元语文要素的文本化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