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要让道德教育远离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生活世界”概念进入教育学图景。人们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活世界包括非日常生活世界 ,指人们所从事的政治、经济活动、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化大生产等非日常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由科学、艺术、哲学等构成的非日常的、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 ;狭义的生活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 ,指每个人都在从事的以衣食住行、言谈交往、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等为主要内容的自在的生活领域。我们所说的生活世界主要指日常生活世界。《学会生存》曾指出20世纪的学校教育 ,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  相似文献   

2.
生活德育在超越知性德育的同时自身也陷入了理论误区.由于缺乏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学梳理,没有厘清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差异,使得生活德育论把具有非反思性特质的日常生活也当作意义世界加以回归,这非但不能促进反而阻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入手重构生活德育,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非日常生活.为此,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生活,自觉帮助学生建构制度生活.  相似文献   

3.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土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学界“回归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在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时候,有必要考察“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提出的本土特殊语境及其独特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前中国德育找到正确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和方向,从而避免对西方学界的简单追随和效仿。  相似文献   

4.
通过初步梳理形成的广义“德育”的思路是什么呢? 1.广义“德育”的结构,按教育的性质,包括:旨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社会政治教养的“社会政治教育”,或“公民教育”;旨在陶冶学生以正当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世界观念  相似文献   

5.
德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以及泛政治化是德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要走出当前困境就需要“回归生活世界”。而回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和“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是其走出低效性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拓展了高校德育实践领域,为提高德育有效性提供了科学思路的情况下,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面对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回归生活世界"不能放弃道德理想;二是"回归生活世界"不能忽视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生活德育有自身的现实境遇,那就是世界、人和教育的技术化、机械化。教育回归生活,实际上就是回归人及人性本身,是教育领域的"人本主义"。生活德育论或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则是德育领域的"人道主义"。生活德育有自己的鲜明主题,而其主题就在于如何理解生活、道德与道德教育这三个关键词上。生活德育论实际上是德育的一般原理,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强调生活德育论了,生活德育论也许才是真正实现了。但学校非生活化的严峻现实是对生活德育论的巨大挑战,这一局面如果不能扭转,生活德育论也许真的没有未来。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回应“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观为指导,坚持以信仰的追索、尊严的重建为核心,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化逻辑发生根本转变,即由低级规范、范畴、观念向高级规范的逐层演化转变为对教育最高目的和价值的追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塑造一个独特魅力的人”这一最高目的和价值:即有效地引入“行为体验式课型”,实现实践双方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的直接感知;注重教学工作与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积极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考核标准;在课内课外,着重培养每一个参与者的“实践情怀”和“百姓情怀”等。  相似文献   

9.
段晓明 《现代教学》2011,(10):78-78
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两个相通的世界。教学世界将自己的文化全面渗透到生活世界,改变并放大文化的正向功能。生活世界通过大量创生的文化,特别是以课程文化调控着教学世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真正意图不是回到日常生活世界或日常生活状态,而是要“走向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0.
日常教育生活是指教育一学习者在教育活动过程和领域中维持与满足自身教育需要的日常生活过程。日常教育生活较之非日常教育生活更具有“批判性”。日常教育生活批判的目标在于“日常教育生活非日常化”和“非日常教育生活日常化”。这一批判目标的提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日常教育生活与非日常教育生活的关系,对于人们关注与研究日常教育生活,对于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