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分析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MHI-60)对393名流动儿童进行综合分析,并与481名本地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9.9%,以情绪不平衡均分最高;(2)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总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得分均高于常住学生;(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男生的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与心理不平衡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初三年级学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由此可见,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城市调研发现,各地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在校学习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为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建议中央设立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实施教育券制度,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各地制订合理的入学标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推广农民工子女学校"国有民办"办学模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支持和监管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10,(1):54-54
<正>为支持和引导各地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09年12月,中央财政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省遵义市工农小学,是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学校现有学生1574人,其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330人,占学生总数的85%。针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实际情况,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知足感恩、阳光自信、行为良好的孩子,让感恩的思想植根于心、内化于行,是学校全体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基于校情生情,学校提出了"感恩奠基人生,感动滋养生命"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以"感动教育"为特色的学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国百强县、西部第一强县的四川省双流县,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县城周边新兴工业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到这里务工谋生,他们为双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的日益增加,学校教育的负担与责任也日趋加重。为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县关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问题的文件精神,全面了解我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就读的情况,厘清问题,分析措施,提出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0,(7):13-14
日前,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就读,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  相似文献   

7.
郑宏 《安徽教育》2010,(5):14-15
<正>近年来,我省各地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建立了一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初步实现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同等待遇。为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从2010年新学期起,我省凡进城务  相似文献   

8.
杨晓桦 《成才之路》2010,(18):I0013-I0013
如何让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近日,河南省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圈定在“流入地政府”,要求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子女也随之进城居住和就读,与此同时,随迁子女德育问题也日益显现.通过研究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现状,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的道德差异,以及影响随迁子女德育问题的因素,学校需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建立减小差异的措施和制度;家庭应发挥基础作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社会应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利用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随迁子女与城市群体更好、更快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在的学校大部分都是进城务工子女,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这部分学生的英语语音面貌十分不理想。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希望通过对现存语音学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以一节省优秀语音教学为案例,找出一条适合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语音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带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做好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文化融合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  相似文献   

12.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催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务工,进而产生了一大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这一弱势和边缘群体的教育问题对重视人权意识和教育公平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关注所有容易受到排斥的群体并致力于通过对教育的改革以建立更加全纳、公正和公平的教育体系,这将为我们重新审视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框架,从而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城镇化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进城务工的机会大幅度提升,随迁子女可以享受到更优越的教学资源,然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学习情况令人担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出同一批学生在初中年级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提出有效的英语学习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进城务工随迁留守子女习惯的培养直接影响着这些学生能否快速、积极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之中,是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管控时间、课堂笔记和应试技巧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培养进城务工随迁留守子女学习习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央财政下拨45.68亿元,对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资金主要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支出,不得用于偿还债务或挪作他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已经从原本的独自进城过渡到家庭集体入城中。其中,多数跟随父母入城的子女多处于义务教育的适龄阶段。因此,国家方面针对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主要以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随迁农民工子女体育课堂学习行为问题为研究重点进行分析,阐明随迁农民工子女体育课堂学习行为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城市政府财政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尽管义务教育已经全面纳入财政投入保障范围,但是属地化管理的原则使得流入地政府缺乏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财政资助的动力,不同层级和相邻政府之间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的义务教育财政资助供求失衡,财力的紧张使得城市政府举办的公办学校数量不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之需,即便是同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入学机会也不均。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主要举措包括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完善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共同负担经费的机制,增建公办学校,并使得招生机制更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遵义市工农小学始建于1951年,位于遵义市城郊结合部遵师路,是由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学校现有学生1584人,其中随迁子女1330人,占学生总数的84%。在市区教育局指导帮助下,学校确立了"内涵发展,特色强校"的战略思想,确定了"感恩照亮人生,感动滋养生命"的办学理念,追求以感恩为基础的感动教育。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1):136-144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进城务工农民及其随迁子女的群体发展需求日益壮大,其受教育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都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低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有学上"和"上好学"的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改善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机制、增加农民工培训内容、提高农民工培训效果;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界限、加大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入、改革现行中学教育和中高考制度、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比例较大学校的办学质量、落实融入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流入地如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成了社会一大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实质是在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各自的利益诉求,这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只有在统筹兼顾原则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协调,才能有望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