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讨论了普通热循环中的能量、功的问题,并由此探讨了循环效率,极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重力场密闭于刚性容器中的气体密度随高度而减小,且气体的位能随温度而变化.利用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位能热循环可实现“热一功”转化过程,该循环有别于传统的卡诺循环(本文称其为“位能循环”).进一步分析及总结出重力场中理想气体的位能热循环的熵变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氧化锆增韧莫来石(ZTM)材料的热循环疲劳特性。结果表明:ZTM陶瓷的强度随热循环疲劳次数的增加呈阶梯性下降。压痕的引入降低了结果的分散性,提高了材料的韦伯模数m值;热循环疲劳寿命的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铝基合金材料热循环DSC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备储热材料的工艺出发,利用自制的熔化-凝固实验装置进行480℃~640℃温度之间的热循环,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电导仪、热膨胀仪对Al基合金储热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Al-Si合金成份和结构的变化对材料的储热性能影响较小,在长期的热循环过程中有良好和稳定的储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连州发电厂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广东省第一台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通过对该炉的简单介绍,并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使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由山东大学和海信集团(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共同承担和完成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快速热循环绿色注塑技术及成套工艺装备研发”,经过山东大学赵国群教授为首的研究开发团队的共同努力,自主研发出了快速热循环绿色注塑新技术及成套工艺与装备,自主开发的高光塑料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已形成系列产品,所研制开发的工艺、装备与模具等成套技术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规模应用,实现了多种系列大尺寸液晶电视机面板的快速热循环绿色注塑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焊条电弧焊焊接时由于热源在移动,母材金属各点经历着热循环的历程,这种历程不仅会使焊接母材的组织和性能产生不均匀变化,同时还会使焊接区域产生扭转、残余应力和变形。为了提高焊接的质量,简化焊条电弧焊焊接的实验过程,运用Simufact-Welding软件对Q345钢进行T形焊接仿真,对比分析焊件不完全约束和完全约束两种方法下在焊条电弧焊焊接过程中熔合线处的加热速度、加热最高温度、高温持续时间和t8/5时间。结果表明:该仿真过程中,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焊件装夹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热循环参数,不完全约束下的加热速度比完全约束方法下的加热速度快且平稳,加热最高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平稳,不预热t8/5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Au-Al引线键合模型考察键合区在热循环加载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并采用Coffin-Manson方程计算了在热循环加载下焊点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随着热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模型的应力应变将增大;施加约束后,模型的应力将减小,引线键合的寿命延长。此方法可以比较各种不同情形下Au-Al引线键合热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相变材料是利用相变过程进行储存能量或释放能量的高热容物质。本文综述了以粉煤灰为载体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从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热循环稳定性来评价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并对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工艺是一种绿色注塑新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重要科研成果。将该成果部分内容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了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通过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紧跟科技发展前沿,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研究性创新思维,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铁电体热机模型,讨论了铁电体极化对热机效率的影响,得到了铁电体热机等温等电压下不可逆卡诺循环效率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理想气体循环过程中负斜率直线过程温度、热量变化,得到负斜率直线过程与热量转换点并不重合.本文的结论可用于计算循环过程中的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立包含燃烧过程工质与气缸壁间的传热不可逆性以及循环内部不可逆性在内的狄塞尔热机循环模型,导出循环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表达式,并给出循环输出功率及效率随压力比的变化曲线,进一步得到循环的优化工作区间.此外,还获得了输出功率、效率、压力比及工质温度等主要性能参数的优化准则.  相似文献   

14.
不可逆布雷森热机循环的生态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反映热机功率与熵产率之间最佳折衷的“生态学”准则为目标,研究绝热过程不可逆和高低温热源之间存在热漏的不可逆布雷森热机循环模型的优化性能.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热机在最大生态学函数下的优化性能,同时还比较了在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效率和最大生态学函数下的热机优化性能参数间的关系,其结论对实际热机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建立太阳能驱劝的埃里克森热机系统的一般循环模型,探讨回热损失的内不可逆性因素对其循环效率和集热器最佳工作温度的影响,导出系统的最大效率和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所得的结论对此类循环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热管传热及散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管是一种依靠自身内部液体工质的相变来实现传热的超导热体传热元件,具有传热系数高、温度分布均匀、热响应迅速、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及节约能源等优点。近年来研制钢制热管散热器成为我国散热器开发的一个热点。详细论述了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的传热原理、基本特性、传热性能分析及热管的结构与散热设计,最后简单介绍了热管用于电机领域的散热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废弃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深入研究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的内部结构,对喷射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得出系统中主要工作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引入蒸汽压缩制冷原理,设计一个增压喷射制冷循环系统,对系统的性能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在不同现实需求下的改进优化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增压喷射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提高低品味的热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微通道传热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传热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是当前流动与传热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CFX)对环形微通道内单相水的流动与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形象地描述出管内的流场和温度场,从中分析各种因素对流动与换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一类较普遍的不可逆斯特林热机模型,研究存在热阻、热漏、回热损失斯特林热机的优化性能,导出了热漏损失服从一般传热规律时热机的功率与效率间的优化关系,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热漏和回热损失对热机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为二热源热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住宅外墙采用外保温有很多优点,居住舒适、节能和经济效益明显。由于世界性能源紧张,房屋价格攀生,住宅节能要求与舒适性的要求外,墙外保温的需求正在日益迫切,外墙外保温市场正在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