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杜甫后期致力于抒情诗形式的研究,力图创造诗歌独特的语言,表现诗歌独特的境界。古今时空交错,语法服务于感受,是杜律的重要创造。杜律的“逻辑”与“秩序”是:以情感生命的起伏为起伏,极力追摹生命的节奏,让诗的形式之律动与人的内在生命之律动同步合拍,由此焕发出诗美。  相似文献   

2.
评论界长期以来对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都未作专题探索,本文主要从“禅宗与自然”,“禅宗与人生”,“禅宗与审美”等方面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世事的沉沲变幼与人生体验的深入,启迪着贾平凹对禅的不断颖悟,1988年以前,禅宗意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在的禅思,“月亮”曾经成为其散文中最具弹味的自然物象,1988年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来,贾平凹则主要是藉禅去解悟,超越现世人生,“安妥”自己的灵魂,建橡另一种人生境界,禅宗意识还潜移默化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散文境界,尤其是文章的“气韵”与整体意识,均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的散文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在教学中,应有意识挖掘贾平凹散文的人文教育价值。贾平凹的"大散文"观扩大创作视野,包含对宇宙、自然、历史、社会、人生的感悟,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他的散文中生命意识浓厚,对生命存在和内涵的感悟,对人的终极关怀,是很好的生命教育资源;他对"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散文的"美"是很好的审美教育资源;其散文的哲理阐释方式,娓娓道来,学生易于接受,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在贾平凹散文的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个人体验,真正使用好贾平凹散文的人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论界长期以来对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都未作专题探究。本文主要从“禅宗与自然”、“禅宗与人生”、“禅宗与审美”等方面探析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世事的沉浮变幻与人生体验的深入 ,启迪着贾平凹对禅的不断颖悟。 1988年以前 ,禅宗意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禅思 ,“月亮”曾经成为其散文中最具禅味的自然物象 ;1988年以后 ,特别是 1992年以来 ,贾平凹则主要是藉禅去解悟 ,超越现世人生 ,“安妥”自己的灵魂 ,建构另一种人生境界。禅宗意识还潜移默化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 :其散文境界 ,尤其是文章的“气韵”与整体意识 ,均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的商州散文立足于商州地区的风土人情,表现古老的秦汉文化在现代文明时代的人生、情感,在传统文化与现实境遇中展现一方水土的变迁。作者从表层切入,深入到商州人的心态,反映了作者寻根意识中的现实关怀。而贾平凹的民间立场,是他商州散文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6.
陈子昂宇宙意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齐俗训》有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字。”所谓宇宙,就是时间空间,天地万物的总称。人类在成长和肯定自我的过程中,观照宇宙的律动变化,探求自然本体的底蕴,将自我的生命与无始无终的时间作对照,深感时间的流变与永恒,生命的短暂,将生存的主体与无边无际的空间作比较,俗得空间的广延与无穷,个体的渺小,并用永恒和无涯的宇宙来激励人生,升华感情,净化心灵,以造就人格的完美和现实的和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宇宙意识。宇宙意识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它是随着人从动物分离出来,人类的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7.
谈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态律动的教学理念体态律动这个词源于希腊语Eurhythics ,它的意思是 ,感情的活动与身体动作合而为一的一种自然的、有节奏的动作或表现 ,即人们由于敏感地领会音乐节奏的内容 ,而迅速敏捷地、直觉地产生了一种与音乐相通的情感 ,同时把自己发生的情感即景生情地、自然地、有节奏地用动作或姿势表现出来。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刺激有正确的、丰富的感受力 ?怎样培养孩子使他们会把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敏捷地、巧妙地配合着音乐节奏表现出来 ?瑞士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教学。达尔克罗兹认为 ,音乐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音乐与…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小说写得好,贾平凹的散文也独具一格。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静虚村记》便是他的一篇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9.
生命时间     
躯体所占有空间为生命第一空间.生命行为空间为第二空间,生命思维空间为第三空间.三维空间演绎生命三维时间相,即从第一空间推进第二空间的生命时间相为生命个体发生度.在个体生命时间内由蛋白质决定线性时间;在种群系统时间内由基因决定生命循环式时间.以人的主体意识刻画客体世界是经典时间概念,而此前动物只有独特生命时空.原来自然界无觉时间.生命时间概念的核心是生命固有自然度即生命度.  相似文献   

10.
一、语教学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 生命意识源自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来自外部世界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触发。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从本质上来说,生命意识就是对生命进程中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是对时光易逝、生命难以长久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说,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生命意识的哲学意义是关于人的生命的一种时间观念,但往往包含着对于生命消逝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这是学作品中生命意识的主要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民俗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 ,文学艺术对民俗关注的历史源远流长。对民俗内涵的描摹与开掘 ,是贾平凹探讨民族文化与心态、表现创作的“民族的味”的一种尝试。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 ,有着几千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由此孕育出来的民俗 ,在贾平凹散文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在这里 ,作者探寻地理环境、民情风俗与民间艺术 (如秦腔 )相互渗透的现象 ,感悟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 )中蕴涵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意识。贾平凹在散文中通过对“民间”民俗的表现来实践自己倡导的“大散文”理论 ,表达自己的“文化关怀”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英 《辅导员》2010,(12):48-48
语文教科书中的作品,无论古今中外的哪一位作家的哪一种文体,都“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达着作者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的呐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为无声之音乐,有情之图画,书法在于表现生命的节律,在于表现生命最深层的律动。这种难以言状的心灵的律动,无非是借助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的。书法中笔墨的韵味,就是生命律动的表现。这变幻多端的笔,轻重疾徐的点,干湿浓淡的墨,是情感的节奏,是心灵的歌声,是音乐的旋律,笔墨就是凝固在点线墨韵上的音乐。 中国书法以用笔为上,是笔墨之道、传神之道。用笔的功力也可以说是控制笔的功力。用笔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如沉着浑厚的笔法,给人以诚恳纯朴的印象;婉转流动的用笔,表  相似文献   

14.
世纪末女性散文以写实的人生态度和近世入俗的“镜中关怀”,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强大的女性话语势力,言说“自我”,体认角色、感悟生命,使散文成为主体生命律动的外现和生命存在的划痕,体现出了生命意义的文化观照和世纪末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创作中的禅的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平凹创作中的禅的超越首先表现在对语言和理性的超越,这尚属禅的表层超越;对意识中的生命与万物和时空的隔阂的超越则是其创作对禅的深层超越。贾平凹创作中禅的超越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他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探索有关。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与性及其心理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贾平凹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文章从女性意识、生命情感的破却与抑郁、男性中心意识等方面,对贾平凹文学创作的性意识进行了阐述,以期对这位作家的文化人格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作家各有自己独特的结构艺术。刘白羽的散文不象杨朔散文讲究结构的玲珑精巧、曲径通幽,也不象秦牧散文滚雪球似的罗织知识,发挥事理,他较为随意地任情感激流奔突冲闻成壮阔流畅的结构形态,有顺流而下一泻千里或左右横溢流淌自如的磅礴气势。叙事则一气直下,节奏明快;描写则尽情铺展,波推浪涌;抒情则意识流动,时空跳跃。思绪如大河流水那样有波澜壮阔之势,有层出不穷之态。刘白羽的散文,是顺应真实自然地吐露情感之需而形成舒展流畅之结构风格的。他常是振笔直书,随意赋形,一吐为快,情达而已。《万炮震金门》的写作就是如此。“这里没有任何形式的约束,或一定规格的限制,这里可以自由而亲切的谈心,从创造新世界的庄  相似文献   

18.
体态律动是以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节奏的实践探索,在今世界上是影响最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体态律动由20世纪初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音乐教学诉诸于听觉、视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相结合,打开了体验音乐和表达音乐的新途径。在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开展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敏锐的节奏反应能力,在获得音乐体验和表现音乐能力的同时,开发学生用身体节奏去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丰富身体表现力的空间,从而达到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宏观上展现了宗白华睿智的美学思想,概括出宗白华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即生命律动。宗白华美学是一种切入生命精神的动感美学,渗透着对宇宙生命的关怀与体验。文章从认识论角度提出时空意识和宇宙观,展示了宗白华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20.
译诗要有诗的形式。诗的建行不是简单地将散文分行,其目的是使诗的宣泄程式化和规范化。译诗既要反映出原诗的意境,又要给读者产生联想的空间。通过诗的韵律,用凝练的诗的语言,利用词语的音义同构现象以及适当地使用不完全句式,将原作的情感以及情感的律动,传递给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