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江苏省淮安市车桥镇的广播事业发展很快:村村通广播,小喇叭入户率85%以上,加上50几只高音喇叭,广播的覆盖面达95%以上。镇广播电视站主要机器设备更换一新,大多数村也办起了广播室。全镇干部群众用广播、爱广播,办广播的热情空前高涨。这里的人们都明白,东桥镇广播事业的兴旺,是上下左右协同作战创造的,但当记首功的,是车桥镇广播  相似文献   

2.
久闻丁沟镇广播电视站站长余锡虎其名,据说他把小小的镇广播电视站办得红红火火,站上50人,不仅没要国家一分钱,反而创下了100多万元“家业”,被誉为“江苏乡镇广播第一站”。是什么力量使他在镇广播站这片小天地里耕耘了21年,至今仍乐此不疲呢?他说:“我热爱广播事业!” 30年前,余锡虎15岁,刚从中学毕业,听说大队部有广播喇叭,就到店里买了20根竹杆和几十斤铁丝,请两个小伙伴帮忙,自己动手,架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市一直把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从1995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拨出15万元专款支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当年我们建起了3个标准化乡(镇)广播电视站,1996年又建起了4个,今年的任务是5个,实践证明,建设标准化乡(镇)广播电视站,对推动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一、从“滑坡”引起思考,把有限的资金集中配套使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市政府曾对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投入了30多万元资金,县、乡也效法相继投入资金,更新和添置了一批乡(镇)、村广播设备,新建了一些…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五年度通州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广播电视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全市建成乙级广播音箱乡(镇)19个,乙级广播音箱村402个,更新和发展乙级广播音箱116009只,新建标准村广播室205个。农网投资600万元。有线电视市乡光缆联网12个乡(镇),用户17000余户。  相似文献   

5.
市、镇、村三级办广播,实现“村村通”、“户户通” 《视听界》:方局长,在全国同级广播电视中,常熟广播电视处于领军地位,广播和电视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特别是广播的覆盖率和通响率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请谈谈您对常熟广播的解读,以及目前“村村通”、“户户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玉环县广播电视台为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针对全县九十多个有线电视空白村,于2000年启动了“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工程”。到2006年,通过光缆加多路微波传输系统实现了最后二个海岛乡的广播电视联网。目前全县已形成一张以广播电视台为中心,呈环形结构的光缆主干网,以及以乡镇广播电视站为中心,呈星形结构辐射行政村的二级光缆传输网。  相似文献   

7.
吉水县水南镇是一个距县城 30多公里的边远山区镇,根据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关于实现“村村通”的要求,自1999年以来,通过精心组织,克难攻坚,共投入建设资金18万元,圆满完成了盲点村的扫盲任务。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村村开通了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已发展到1500余户,遍布126个村小组(自然村),从而实现了全镇广播电视事业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总结全镇广播电视工作,其主要经验是立足“三超先”,实现“村村通”: 一、思想认识上超先。早在1998年国家发出“村村通”工作指标时,水南镇广播…  相似文献   

8.
新余市愉水区下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有21个行政村,178个自然村,10845户。近几年来,下村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实事来抓,广播与电视共同发展。如今、下村镇100%行政村开通了调频广播,100%自然村通了广播,50%行政村普及了有线电视。1998年1月,下村镇广播电视站被省广播电视厅评为全省乡镇级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先进集体。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下村镇的广播电视事业能在短时间里迅速发展,原因主要有三点:一、领导重视,投入增加。广播电视是高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广播电视厅、宜春地区广播电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长远规划、扎实推进、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工作思路,采取“城乡同步发展,有线无线混合覆盖”的建设办法,坚持自我加压,一年瞄准一个发展目标,广播电视事业年年都有较大发展。先后建起了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现已“三台合一”,称“宜丰县广播电视台”);建有16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和203个村级广播站;建有31座电视差转台、27座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和40多个有线电视网。全县广播乡级建站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固村镇地处宁都县东南部,是个偏僻山区,近几年来,固村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广播电视工作,把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加强精神文明硬件建设的重要工程来抓,积极采取措施,在95年和96年共投资23万多元,使全镇广播电视工作整体推进,事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目前,全镇调频广播覆盖率达85%,电视人口覆盖率90%。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为该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固村镇广播电视站被评为全省乡(镇)级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先进集体。固村镇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能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都匀市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近几年来,市广播电视局在困难大、经费缺的情况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广播建设,形成了“以市台为中心,以区乡(镇)站为基础,有线、无线混合覆盖、联结村和农户”的广播网络,村的有线广播覆盖率达68%。都匀市采取了一些适合市情的有效措施,确保农网在巩固中得到发展。 1.坚持国家投资、集体自筹、群众集资这“三级负担”的原则,共同解决办广播所需资金。近年来,该市财政实行包干,每年用于广播事业的经费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01,(2):4-6
武进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沪宁铁路中段。全市现有30个镇,121万人,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武进市局实行局台合一体制,下辖广播电视台及30个镇广播电视站,共有全民职工407名,其中局220名。自办一套电视、一套调频广播节目。1995年以来,武进市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十五大精神和中央有关广播电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宣传为中心、事业为基础、创收为保证、管理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县级广播电视局是个行政管理部门,又是个事业单位,“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它不但要领导广播电视宣传,还要负责县内广播电视网(包括有线广播、广播电视转播台、调频台、干扰台、卫星地面收转站)的建设和管理以及音像事业的管理,还要承担广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艰苦奋斗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一、飞速发展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我国仅有几个中波、短波广播电台,经历5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已步入了世界广播电视大国之列,成为12亿人民喜爱的大众传媒,也成了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1.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之路。建国初期,声音广播是事业发展重点,全国兴建了一批大功率的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建立了大批收音站并大力发展农村广播;1958年我国正…  相似文献   

15.
宜黄县棠阴镇有一位三十出头,个子不高、中等身材的男子汉,他的名字叫洪新进,现任广播电视站站长。在广播电视战线他已经默默耕耘了16个春秋。16年来,为了棠阴镇的广播电视事业,洪新进没日没夜,没有假节日休息,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千家万户。他淡泊名利,艰苦创业,把原来只有一台250瓦广播扩大机,2名工作人员的广播站,发展到现在拥有12名职工,广播电视设备比较齐全,固定资产100多万元的广播电视站。为全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同行们和县乡领导的好评。洪新进是1982年1月到镇广播站,…  相似文献   

16.
论广播电视并重和广播改革孙孔华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节目模式、管理模式为特征的“珠江模式”是广东广播改革的产物,也是广东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的实践成果。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的一项基本政策。这项基本政策是根据中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17.
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播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的现代化的工具。早在一九六五年,毛主席就为人民广播事业题写了“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题词,明确了党领导下广播事业的光荣任务。一九八一年中央书记处讨论广播电视工作时,提出广播电视是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我县广播电视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发扬“团结、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真抓实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县100%的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90%的乡镇开通了调频广播。县、乡(镇)加大投入,更新完善了机房设备,确保了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另外,一幢建筑面积4774平方米,高13层的广播电视大楼正在兴建之中。据统计,去年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总投入达337万元,有线电视终端用户达17000多户,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长足发展,有效地促进了…  相似文献   

19.
我们南昌县径口乡紧靠鄱阳湖,是三面环水的滨湖地区,全乡辖18个行政村,163个自然村,172个村民小组,11680户,51000多人口,是南昌市以产粮食为主的农业大乡。全乡广播电视事业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30年常抓不懈,先后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覆盖全乡98平方公里,成为南昌市最早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乡镇之一。我们乡的广播电视事业是从70年代大办农村广播时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全乡广播覆盖率达到100%,乡站已用30W的调频广播发射机覆盖全乡,行政村也分别用有线广播和3~5…  相似文献   

20.
我乡地处宜春市东南面,全乡9个行政村,133个村小组,分布在162平方公里土地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乡,由于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早在1983年全乡就实现了村村组组通广播。1995年春天,又建起了有线电视站,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为我乡逐步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巩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我们的体会是:一、舍得投入是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前提广播电视事业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工具,早在1983年乡党委、政府就一次性投入15万5千多元购置6米以上园杯、方杆800根,新购置扩音机9台,乡村10个站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