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黔西北自然旅游资源与彝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彝族文化在黔西北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地位。指出应以彝族文化为龙头,发展黔西北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并提出了四条开发原则和其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黔西北自然旅游资源与彝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彝族文化在黔西北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地位.指出应以彝族文化为龙头,发展黔西北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并提出了四条开发原则和其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毕节试验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其旅游产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正逐年增加,这为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将促进黔西北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有利于使体育行业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本区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经验的缺乏直接制约着当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虽然黔西北总体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多以红色旅游资源、人文类旅游资源为主,旅游资源的档次不高,本文着重对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方向、途径等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黔西北彝族文化资源丰富,本文从人文旅游的角度出发,对作为彝族传统葬俗遗迹古乌撒王"向天坟"的旅游价值进行了思考,尤其结合人文旅游的理念和黔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实际,对"向天坟"的人文旅游价值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想象。  相似文献   

6.
探讨小凉山区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资源潜质,指出小凉山区以其丰富的彝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作基础,完全能够做大做强彝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使其成为小凉山区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7.
旅游已成为西昌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全面打造西昌旅游品牌,对西昌彝族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提出了关于西昌市彝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策略。把西昌彝族饮食文化资源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以促进西昌彝族经济、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楚雄彝人古镇近年来不断吸引游客,在进一步挖掘整合其旅游资源过程中,开展彝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具备较好的可行性,这也是传承和发展彝族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彝族传统体育和楚雄彝人古镇旅游的融入渠道中,当地政府、平台、人才的构建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马边彝族自治县体育旅游资源内容手富。本在对其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开发马边彝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彝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彝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的形成进行阐述,提出政府重视、社会推广、学校开展,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彝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