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探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意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内在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应建立以下五个方面的和谐互动机制:必须构建学校内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必须构建家庭内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必须构建学校与社会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必须构建学校与家庭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必须构建社会与家庭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密切相连,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挑战。"碎片化"是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实践困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教育内容、管理机制等方面已难以应对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一是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价值理念整合协同机制;二是要构建教育资源整合协同机制,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三是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权力与利益整合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大胆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创新,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学会自我教育,完善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监管机制,使新媒体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释放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本文论述了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系,完善课程创新体系,构筑学校、家庭的互通联动体系三个方面,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对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协同学原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通过加强师资资源、激励政策等有效负熵的输入,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织协同功能的系统运行机制,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序参量进行激发和放大,让其在协同环境中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该机制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自发”向“受激”、“散乱”向“自组织”转变,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现状入手,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施教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机制等方面展开探索,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9.
协同创新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同样需要多要素的整合协同,树立协同创新观念、建设协同创新队伍、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文章指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在校内实施全员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在校外创立协同创新的“企业德育实践基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新媒体覆盖的时空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新的内容。文章分析通过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描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滁州学院学报》2018,(1):103-10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正确引导,思想政治内容的现实性与针对性不强,新媒体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等问题。通过转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等对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大量涌现的新观念、新事物、新潮流等给大学生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以极大地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新媒体也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从新媒体的基本认知入手,论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联及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正确把握自媒体的应用价值,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对策,并积极探寻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如何做好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模范作用,以期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背景下,针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现象、新要求、新情况,高校辅导员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可以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上构建协同机制、创新思政教育方法与载体、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快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凝聚学生情感认同、提升服务奉献精神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既为大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具体引导,注重专业队伍建设等途径,以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及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情况调查,分析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提出通过加强新媒体建设、提高教师媒介素养、丰富媒介内容、革新教育管理新模式及方法,构建与大学生平等交流的新载体,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它不仅使思政教育在内涵、空间、信息和模式上呈现新的特点,而且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难度增强,师生深层次交流互动的应然要求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索新媒体时代促进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从学生个体、环境塑造和行动决策三个层面,通过打造思想政治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网上网下的同心圆共同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线课程、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等手段,形成育人合力,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媒体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一方面,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控制信息的难度,挑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到等消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以求各高校能克服其负面效应,主动应对当前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谈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新的手段,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对传统媒体必须主动占领,对新媒体必须高度关注,必须加强主渠道的教育,必须提高对新媒体的运用水平,必须加强新媒体语境下的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同时建立与完善信息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已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而是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因此,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新媒体可以实现思政课程育人教学实践创新,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另一方面,新媒体中的信息鱼龙混杂,极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社会信息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应提高思政教师与大学生的媒体素养与技能,优化网络环境,建立一个全新的协同育人体系,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还要注意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坚持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围素相结合的原则,使得新媒体的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以转变教育理念,构建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的新的有效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评价机制,以期能够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视野,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