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网络保险是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运用“QB—EVMB营销模式平台”整合多种交互性的互联网媒体资源来发展我国的网络保险的重要性,并对发展网络保险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手段和社会产品再分配的特殊方式,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固保险市场在展业方式、网络保险、保险业与固际大公司的竞争、保险市场秩序等四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采取强化代理队伍管理,加强规范保险代理,大力推行保险经纪人展业;发展网络保险培养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棱心的中赍保险大公司、大集团;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措施,以加强保险市场管理,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黄颖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3):84-86,120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网络保险可以简化销售环节、降低销侈成本,提高保险市场运行效率;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发保险资源;加快保险信息化管理步伐。但由于互联网硬件、法律环境、金融电子支付手段等方面原因,制约了我国网络保险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内部信息化步伐,才能完成网络与保险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杨玲 《华章》2011,(33)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我国网络保险交易急剧增加,并已成为保险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对我国网上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促进我国网上保险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过程的加快,银行保险应运而生。作为能使银行与保险公司“双赢”的业务发展战略,银行保险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保险营销方式。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保险也有很快发展,然而由于发展较晚,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以介绍银行保险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我国目前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结合外国银行保险的经验,探讨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保险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使得保险公司传统的依靠承保业务获取盈利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保险投资业务成为保险公司决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我国已经加入WTO,大力发展保险投资业务对于增强国内保险企业的竞争实力意义重大。本通过对1999—2003年中国保险基金运用情况的分析,论述了当前保险基金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保险基金运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住房贷款保险,在其操作过程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一些做法与一些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相冲突,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本文对住房贷款保险中强制保险、保险受益人的设定、保费支付、重复保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予以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险业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高速发展的背后,寿险、产险和再保险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保险业一定程度的市场混乱,监管乏力,诚信缺失,产品、服务质量状况堪忧;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保险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居民保险意识,加强保险监管,重塑保险诚信;推进保险创新。  相似文献   

9.
金阳 《教育教学论坛》2014,(41):273-275
农业保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金融保障,而适当的财政补贴是支撑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补贴,从而实现了农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时,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地域平衡性差、补贴目标偏狭等问题,亟待改进。本文围绕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改善性的建议举措,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保险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具有很强的优势,已渐成世界潮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证网络保险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子签名法》的出台,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解决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核心则体现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区域内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提高。除了实施以校本、校际和区域发展为主题的教师群体发展外,进行跨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成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实施跨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可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稳妥有效的跨区域教师发展机制,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有效保障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不断完善自我专业素质,带动更多的教师发展,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但西部大开发绝不是三线建设的简单延伸或重复。西部大开发在开发背景、开发体制、开发内容、开发布局等多方面都存在与三线建设时期不同的特点。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必须始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西部开发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科教的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主体——“人”的研究应当超越混沌的整体的状态,进行更为深入全面地考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经历两大阶段,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4.
在以人为本发展观中探究发展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明确的是,人在发展观中的定位问题。因为人不仅仅是发展所关照的目的,人首先应是发展之源,人对于发展观念来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对自我的体认以价值观的形式,引导着发展之形成,影响着发展之变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发展是大学生以发展任务为目标导向的个体内在的、渐进式的成长过程,既应立足于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又须指向毕业后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此外,大学生发展过程通常又是由外在的发展干预占主导地位到大学生能够自觉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将主要经历大学生发展干预和“要我发展”、自我发展意识形成和“我要发展”、主动参与发展实践和“我在发展”、发展能力形成和“我能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前提和发展思想逻辑上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境界;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目标;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体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英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轨迹的总结,得出英国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重视制度保障,重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校本课程开发权力,国家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平衡发展及校本课程开发的伙伴协作等方面,进而提出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即建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作保障,增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寻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配合以及争取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处于明显的迟发展状态,迟发展必然导致迟发展效应,迟发展效应同时具有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研究该经济区迟发展效应的后发优势,对该地区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发展理论经历了由追求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发展理论到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多学科思想的集成,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最高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地域上的落实与实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发展是我国百年现代教育进程的逻辑主线,教育发展观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上正式确立,导引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进入教育现代化新时代,教育发展观念突出表现为三副面孔,即以进步为价值中心的教育发展观、基于经济学标准的教育发展观及以科学-技术化为合理性判断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发展观念在创造出巨大历史成就的同时,自身的内在矛盾性或潜在风险正逐渐显现,需引起警惕并进行批判性分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线性进步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判,回归教育发展的文化与空间多样性尺度;经济学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判,构建教育发展的多维内部话语及价值体系;科学-技术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判,释放作为教育发展根本性依据的主体生命活力与教育实践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