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要推进校企合作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认清校企合作的动因,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分析形成目前困难局面中各参与主体的原因,从而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元联动机制,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入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基于协同理论,剖析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参与者的需求,明确各方主体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任,力争参与各方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和作用,解决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利益需求冲突。在校企合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长效运行机制下,高职院校可以持续向企业输送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为企业储备后备人力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一线技术技能大师到校兼职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提供实训设备、实习基地充实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助推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协同共赢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扩大校企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交集面,强化协同共赢机制,促进多方价值实现;优化合作运行机制,达成融合协同目标;完善合作保障机制,激励合作长效共赢,使教育、人才和产业链彼此交融,价值取向趋同。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参与并受益于高职校企合作的主体有学校、企业、学生、政府等,但是,在高职校企合作有关研究及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漠视。通过分析学生主体被忽视产生的原因,提出增强合作企业的层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积极提升学生工作的参与度、帮助学生解决在顶岗实习中的困难等多项对策,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关系有政府主体、学校主体、主体多元和双主体等不同实践模式,这些模式与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有密切关系。双主体有重要意义并存有弊端,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实践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最佳路径选择之一。该模式使校企主体关系实现了互补与统一,是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特质所使然,是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和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创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遇到了理论研究滞后、体制机制僵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法律法规缺陷、政府行为缺失等五大瓶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共同体”建设与实践为主线.投入专项资金,积极开展校企共同体理论研究;实施区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园-企-校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凸显企业主体地位,满足企业利益诉求,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机制约束以及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等措施,改善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通过“区校联盟”、“园-企-校联盟”、市长联系学校制度等灵活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职责。“校企共同体”模式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试验地”.为推动和引领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产学合作教育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期的普遍而又各具特色的现象,它的发展和建立充分体现了学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大学组织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变化的进程,及其周围环境对组织内部的影响。研究以某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为例,以其产生、发展为线索,以参与校企合作的各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院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互利双赢关系的形成和建立,在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探讨各参与主体在校企合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存在着"企业共同协作""校企合作培养""双方主体合作"三种基本模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校企合作关系不完善、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企业意识不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差等不足。基于上述现状,文章提出了国家发挥组织能力、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实行订单式培养等推进校企合作的途径,以期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公益性、跨界性和主体多元性,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走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协作的发展之路。但我国高职教育在政校企协同合作中,主体联动缺乏内在动力,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刚性制度,人才协同培养缺乏平台支持。产学研联盟具有政校企协同特性,依托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优势,可以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创新潜能,当前温州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创新处于融合期,校企合作的模式还需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企业对于高职教育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温州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创新的策略有: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引导;企业应积极参与,塑造形象;院校需主动出击,争取资源;社会得聚合众力,创建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有多种主体的不同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一个业已存在的趋势.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校企共同体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友嘉模式”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办学形态的实践,探索其内在运行机理、影响因数及其运行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有多种主体的不同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一个业已存在的趋势.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校企共同体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友嘉模式”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办学形态的实践,探索其内在运行机理、影响因数及其运行机制,以期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要更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据此,文章针对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建议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育人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就业途径、校企合作发展平台、校企合作组织管理体制、企业参与合作的补偿机制六个方面采取创新措施,促使校企合作取得更大成效,加快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企合作的内涵是产学合作共同育人,其核心是“双向参与”。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与模式的形成、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搭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学校主体"三元"互动,产学合作教育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两会"为支撑的高职"三元两会"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创新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参与、行业支持"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高职教育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深度校企合作却存在着诸如缺乏利益整合机制、深度合作平台和管理保障机制等瓶颈,在明确校企双主体地位、构建校企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突破校企深度合作瓶颈的关键所在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已成为共识。然而,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瓶颈也随之显露,企业不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就很难深入地介入办学。本文提出校企双方要主动参与高职教育,才能建立校企"共赢"机制,首先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玉珍 《职教通讯》2017,(23):11-13
近年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得到了教育界持续不断的关注,至今仍是研究热点。从现有的校企合作实践成效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模式至今仍处于探索之中。通过分析已有的三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即一种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推进模式。该模式的机制为:国家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体系;地方政府出台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激励政策;行业组织制定职业标准体系、及时发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国有大中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行为是典型的社会交换行为.校企合作行为的本质和实践要求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中建立交换制度.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应增强校企合作主体间的相互吸引,破解校企合作中的不对等交换问题以及校企合作交换中的两难困境,为校企合作主体间的利益交换建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高职教育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如何持续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为例,探讨适合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