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期刊的流通阅览究竟采取哪一种方式为好?我们认为应从是否便利读者,是否充分发挥期刊的作用,是否有利于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实践证明,采取开架阅览是一种行之有效、深受读者欢迎的方式.这并不是说开架阅览是唯一的最好的方式.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阅览室和期刊库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通阅览方式,即使在同一个阅览室内,也要按照现  相似文献   

2.
期刊流失现状与对策刘兴波(朝阳师专图书馆)无论大型还是小型图书馆一般都没报刊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览,读者可自行查阅,工作人员亦可辅导读者查阅,并解答有关的咨询问题。众所周知,凡实行开架阅览的图书馆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期刊流失的棘手问题。尽管在大中型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期刊反映事物迅速,论述问题专深,涉及范围广泛,是科技情报的主要来源。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期刊的作用,自1981年以来,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经常开展期刊的宣传报道工作。经常口头向读者介绍阅览室内陈列些什么期刊,哪些期刊与哪个专业有关系,如何利用这些期刊等。并用书面形式介绍陈列的二十三种经济类期刊(包括它们的出版单位,出版单位的地址,办刊的宗旨,内容,读者对象等)。读者了解了这些刊物的性质。二、改半开架为开架,方便读者。半开架的管理方式,同学们只能看到刊名,不能直接看到期刊的内容,限制了涉猎面。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开架阅览的宗旨;制订了开架阅览制度;调整了阅览室的布局;准备了书位牌;将期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期刊以其信息量大,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等特点,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以及人们生活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馆期刊阅览室在众多阅览室中,一直是读者较多的地方。虽然我们早就采取了开架阅览的方式,大大方便了读者利用期刊,但我们也感到,只限于馆内阅览还不能充分利用期刊资源,应该开展外借。期刊外借可以弥补藏书的不足,读者把刊物  相似文献   

5.
我馆现刊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是重要的文献资源,具有种类多、出版周期短、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期刊信息资源无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探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作为全省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现刊阅览室.从1988年就开始实行现刊全开架阅览。1995年10月.福建省图书馆迁至新馆.现刊开架阅览室的阅览环境得到全新的改善,现刊开架面积370平方米.拥有130个座位.陈列着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综合类共3400多种中文现刊,按期刊所属学科分类排架,期刊开架能让读者直接揽选.方便阅读,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新馆开馆以来,日均接待读者近300人.归架期刊1600册。省馆现刊阅览室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是省馆各阅览室中开放时间最长.拥有读者量最多的阅览室。  相似文献   

6.
期刊开架阅览防丢失新法钱静敏(巢湖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巢湖,238000)在期刊开架阅览的实施过程中,期刊的丢失问题最为严重,特别是一些没有条件设置监测系统的小型图书馆。为此,我馆的期刊阅览室自1986年实行全开架阅览以来,一直不断地改进管理办法,采...  相似文献   

7.
试论开架阅览方式下的期刊文献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论开架阅览方式下的期刊文献保护深圳大学图书馆柯碧云期刊开架阅览的特点是:一是高效性。不用查目录,可以直接取闹3M是直接性。开拓读者阅览视野,启发读者阅览中的隐性需要,极大提高阅览效益。但是,开架阅览,也给期刊的保护及保存提出了新的管理问题和要求。最...  相似文献   

8.
<正> 期刊利用率低,主要指外文专业期刊利用率低下,这是长期以来使图书馆界感到困扰和不安的事。本文以作者从事期刊工作多年的观察来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同行。一、专业期刊利用的五要素许多文章谈到外文专业期刊的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二十几,其依据是对期刊外借所作的统计。其实,这样的统计并没有完全反映期刊被利用的全部频率。一个图书馆的期刊利用,应包括读者直接查阅利用及间接地经由馆员查检并传递给读者这两大方面。而后者在已往的统计中往往被略而不计。其实这是不容忽视的,且今后会更显出这种利用的重要性。如果将读者在阅览室内阅览、翻阅、摘录、复印、馆际互借,特别是读者对开架期刊的频繁利用都计算在  相似文献   

9.
期刊文献的开架阅览既可方便读者取阅,又能开拓读者的视野,启发读者的隐性需要,提高阅读的效益.因而,此种方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为大多数期刊阅览室所采用.但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开架阅览的方式也给期刊的保护提出了诸多管理上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何加强对期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天津图书馆启用新馆以后,大力加强读者服务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新馆扩大了阅览阵地,先后开设了中外文新书阅览室、中外文期刊阅览室、港台新书阅览室、科技文献检索室、视听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阅读阵地。全馆中外文图书全部实行开架借阅,既方便了读者,又提高了书刊利用率,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11.
对馆藏期刊缺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图书馆期刊开架阅览后出现的丢失破损及其原因,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对读者入馆宣传教育、对读者进行环境熏陶、建立健全开架阅览的规章制度等七方面解决的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期刊阅览室开架服务是文献工作者主动、快捷地向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方式。本文结合青海民族学院图书馆对阅览室期刊开架服务与管理所做的一点有益尝试,简述开架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以及在如何提高开架服务管理水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由此指出,实现阅览室期刊读者服务的自动化管理是阅览室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3.
改闭架为开架省馆报刊阅览室,过去除当月报纸和画报采取开架阅览外,其它基本上是半开架或闭架阅览。最近在文明礼貌活动的推动下,为了方便读者,他们对流通量较大的230种、547册现期期刊实行了开架阅览,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统计、开架部分每天阅览人次达一千五百人左右,比未实行开架阅览前人数大为增加,而丢书现象并不比闭架时严重。由“单打一”到“多样化”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过去多是“单打一”的借借还还。最近省少儿馆打破了这一常规,采取了多种服务方式,这些方式是:①设有关文明礼貌方面图书专柜专架和专题目录;②派出流动宣传服务队到学校或少年之家放映幻灯片、播途“礼貌歌”雷锋踏着青春来”等歌曲;③举办“关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 复旦大学图书馆文科学生参考阅览室是一个大型、开架的阅览室,共有藏书3万余册,包括马列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教学上所需要的参考书以及各类型工具书等陈放于学生开架阅览室(只供室內阅览,概不外借).平均每天接纳读者六百人次.如欲外借,可根据本室陈列的书名和分类卡另向开架库、总库借阅.阅览室只有四名工作人员(为两班制),要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型阅览室,存在着不少困  相似文献   

15.
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共有阅览座位近4000个,电子阅览位500个。新馆采用了大平面、全开架、借阅合一的服务模式,共设新书借阅区、语言图书借阅区、文学图书借阅区等八个开架图书借阅区,以及电子阅览室、视听室、艺术阅览室、现刊阅览室、特藏室等八个阅览室、一个培训室,各项设  相似文献   

16.
谈开架阅览     
开架阅览,是在我国实行多年、而又争论多年的老问题了。现在,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四化服务,其中开架阅览仍是探讨课题之一。我馆自一九七一年实行部分书刊开架阅览以来,开架书刊已由原来的两千多种发展到一万余种、十万余册。结合我馆的实践,本文仅就阅览室开架阅览的优越性、存在问题和搞好开架阅览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期刊开架阅览的优化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可 《图书馆》2002,(2):83-84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期刊开架阅览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图书实行开架阅览,据说最早是1857年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把20,000册利用率高的参考书放在大阅览室里开架.1877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图书馆员会议上曾对开架的得失展开了讨论,持否定态度的意见占多,其后肯定者逐渐增多.美国罗得岛州的帕塔基特公共图书馆和英国的特鲁罗公共图书馆先后于1879年和1886年实行开架,是最早实行开架的公共图书馆.美国的图书馆开架阅览较为盛行,188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大会上讨论这个问题时,赞成者已占多数,但绝大部分认为只能将一部分藏书开架,主张全部藏书开架的仅一  相似文献   

19.
藏书布局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理想的藏书布局,能使一个图书馆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甩。本文对福建省图书馆开架阅览室和闭架阅览室有关情况进行比较.并谈谈自己对开架阅览和闭架阅览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在改革过程中,坚持"为读者着想",继阅览室五万册书全部实行开架阅览,开放时间超100小时/周,文艺借书处一万多册社科书开架借阅之后,最近又进行了一项大的改革,经馆领导和流通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在85届新生入学后于9月16日又在中文书库实行开架借书.这样,全馆除外文书外,基本上实现了全面开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