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绘画艺术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一味的临摹他人的绘画风格这一现象,阐述绘画艺术必须经过画家感情的滤化,也就是说只有融入了作者自身真实情感的绘画艺术作品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只有承载了情感才能达到作品的内在涵义.在绘画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有自己真实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绘画创作中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是在于意境远胜技术的表现之中,作品成功的关键是跨越技术层面进入心境感应.只有情感的注入,才能使艺术鲜活地飞翔,而艺术者的思想和观点以及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都无一真实的诠释在其作品中.  相似文献   

3.
严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S):118-118,22
21世纪的今天,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中国的架上艺术却仍占据着主流。而具象绘画几乎是中国架上的全部。有着共同的学院写实教育背景的中国艺术家从原来的现实主义习惯定势下一路走来。他们要解决的是当下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选择具象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具象是这批艺术家介入社会现实的共同武器,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对艺术提出的要求。所以。面对诸多潮流,我们的选择只有是具象。在西方,具象绘画始终没有退出舞台,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并没有因抽象艺术的冲击而改变自己,他们仍然以具象的方式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具象艺术在艺术多样性的今天.正按着自己的轨迹不断向前发展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舍和得两个方面谈起,有舍才有得,有得必须舍。从舍得的论述最后谈到绘画,从绘画的艺术角度在谈舍得。  相似文献   

5.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梵高画作的"科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灿烂的绘画艺术中,梵高的绘画可谓风格独特,别具艺术魅力。不仅如此,科学家竟然还发现了——  相似文献   

7.
刘丹丹 《科教文汇》2007,(8X):203-203
本文通过对唐代工笔人物画焕烂备致的发展面貌的概述,突出了唐代绘画在社会繁荣的过程中,获得了重大发展,迈向了古代绘画艺术的颠峰,此时期工笔人物画题材广泛,构图能力很强,反映出艺术创作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是社会整体面貌的一个缩影。是现实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8.
郝励 《科教文汇》2007,(1X):184-185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袁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9.
成燕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54-354
传统艺术的深厚精髓能够很好地丰富计算机绘画创作,并弥补其创作中艺术文化内涵的不足。艺术观念支配下的油画创作,不能唯技术是举只有在创作中注入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深厚的情感,才能使高科技与艺术完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谷涛  陈万里 《科学大众》2016,(4):114+113
青州市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为目标,注重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融合,进一步形成了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反哺文化建设的双向互动格局,实现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完美结合。本文在论述青州绘画市场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以绘画为例,讲述青州绘画市场的各个发展阶段,研究艺术市场的构成要素,并以艺术现象学的观点对青州绘画市场的艺术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绘画艺术家从大千世界中提取艺术精华,并构想了高度抽象的艺术符号,为其创作注入了艺术之呼吸.他们对生命力的感悟动情于创作主体,有其情必有其势,在感悟中表现.从-种呼吸到另-种真实的联想.在此引导下进行夸张处理,象征的、从内心深处掘出精神的种子,以求更强烈地表现出生命活力及富有个洼的作品,让绘画成为情感、灵魂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虚拟真实技术将改变我们对艺术的看法。绘画、雕塑以及别的艺术作品都将是交互性的。您可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到艺术所创造的世界里去做一番探险。当您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时,您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家开启了通往宇宙之门的钥匙,而埃舍尔则将生灵和情感赋予了这个空旷的世界,是将理性思维和艺术表现发挥到极致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成功之处不仅来源于他的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绘画造型能力,而且在于他将数学和理性思维融入到艺术创造中.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今天,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中国的架上艺术却仍占据着主流,而具象绘画几乎是中国架上的全部。有着共同的学院写实教育背景的中国艺术家从原来的现实主义习惯定势下一路走来,他们要解决的是当下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选择具象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具象是这批艺术家介入社会现实的共同武器,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对艺术提出的要求。所以,面对诸多潮流,我们的选择只有是具象。在西方,具象绘画始终没有退出舞台,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并没有因抽象艺术的冲击而改变自己,他们仍然以具象的方式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具象艺术在艺术多样性的今天,正按着自己的轨迹不断向前发展着!  相似文献   

15.
汤岩 《金秋科苑》2008,(2):291-291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种艺术。提高医用物理学教学质量 ,必须讲究授课艺术。通过将物理学知识与医学实际相结合 ,并注重教学中的情感艺术、语言艺术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  相似文献   

18.
摄影与绘画是当代平面艺术的两大主要门类,绘画有着上千年的成熟发展历史,摄影虽然是门年轻的艺术形式,因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其发展和普及势头甚至超过了传统绘画艺术。在信息与科技时代,一切事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相互碰撞、交融,我们把这两大艺术形式拿出来分析当代艺术的交融与发展,以期在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上对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1974年,超级写实主义理论家理查德·马丁在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目录上的一段话,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流派与传统写实的区别:"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写实;一个物体如果被注入太多的解释和情感,这种解释和情感就会远离它的真实面貌。只有不带任何主观情感,跟它保持一段距离,物体的真实性和本质才能显露。"而如此巨细无遗的精确画面,在某种意义上反倒成为对人们常规观察方式的一种挑衅。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形象的视觉感知并不会面面俱  相似文献   

20.
刘爽 《科技风》2011,(17):234-235
线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之境界,这本身正是一种净化了的"有意味的形式"。线条具有一种独立于对象之外的审美价值,是主体审美感情的抽象表现。对于绘画来说,线条是很重要的一种造型表现方法。从中西方绘画发展史来看,线条在绘画作品中是占有很重要位置的,它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级的。中西艺术家都很重视线条的表现力,视"以线造型"为共同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