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每上作文课,当老师提出作文要求时,学生们总是愁眉苦脸,他们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喜欢作文课.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做到了: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科学而完美的训练序列,那就是:"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乐意写"的核心是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重要的内驱力.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3.
提及作文课,老师、学生都很觉得棘手。老师是因为上作文课时,学生不感兴趣,动手写作时,无从下笔。至于学生,他们往往是出于应对的态度,并不是发自内心想写,没有写作的欲望。这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对于作文,大家都是怕。那么转变作文的教学思路问题就亟待解决。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呢?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作文课堂上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体会到融入的快乐,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路在以往教学中,感觉自己最为空白的便是作文教学,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写作文,每到作文课,总能看到学生的愁眉苦脸,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可写,没有感情可发,在老师的强硬规定下,他们只好不情愿地挤出一篇篇的作文,这些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巴,材料都是老掉牙的。反思走过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矛盾。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固然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教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下功夫,不但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指导学生搜集文章,变为自己的“作文集”喜爱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写作文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修改,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作文批改模式,套路深,模式老,老师的批改重在指出习作中的缺点与不足,老师批改纠错的初衷,是想把错误摆在桌面上,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批改方法,不但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反道在学生写作兴趣上泼了一盆冷水,学生作文上交之后,对自己的习作能不能得到老师赏识总是怀揣期待。当这种期待的火花,一次次被冷水浇灭之后,学生便不再期待老师的评价,写作的热情也慢慢消退。老师费时费力,学生不买账,写作批改成了令师生头疼的一件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写作如学习一样就是要我学,要我写,缺少了写作的主动性,缺少了写作的自觉性。如何通过作文批改,重新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苗,燃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之火,让学生爱上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是语文教师在作文评价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到作文课孩子们就怕,其实老师又何尝不怕?面对学生挤牙膏才挤上来的作文,批阅老师可谓味同嚼蜡。这种情形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才会想写,老师也才会想改。  相似文献   

8.
大凡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批改作文费事费力又乏人。虽然一篇作文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去批改,但一旦到了学生的手中,他们最关心的是分数而不是老师的批改。最多把错别字订正一下,更别说从老师的批改中能获得写作的知识和技巧。教师的良苦用心也付之东流。看到这种现象,我总在想:教师批改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得到发现并解决。如果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相互学着批改,他们的作文训练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呢?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激发自改兴趣要会帮助别人批改首先必须会自改。…  相似文献   

9.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由于学生刚迈入门槛,容易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写作。为此,我们应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比较丰富的生活,使其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兴趣盎然地踏上作文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宋彬彬 《科教文汇》2014,(14):171-172
目前不少小学生写作无话可说,上作文课苦不堪言。针对这种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启发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做一个学生信任的老师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以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的心灵在作文中飞扬。  相似文献   

11.
江绿波 《知识窗》2011,(8X):49-49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语文能力。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挖掘其潜能。一、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  相似文献   

12.
写话教学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新课标十分注重低年段学生的写话教学,它要求我们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们睁开眼睛,注视一切事物,竖起耳朵,倾听万物的声音,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理解生活的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少学生对作文课感到厌倦,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把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爱上作文课,是每一个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观察生活开始,坚持写观察日记,分阶段选出优秀者,大力表扬,努力取得学生家长的鼓励支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想,长期坚持下去,写文章就不是难事了。  相似文献   

14.
陈辉燕 《科教文汇》2011,(32):78-78
一直以来,如何写好作文一直是身处农村的中学生的苦恼,由于他们见识少,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一直是个问题。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何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意作文到善于作文也是一个难题。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江晓晖 《知识窗》2010,(8X):32-33
<正>布鲁诺说:"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  相似文献   

16.
吴小彬 《科学中国人》2014,(3S):220-220
《新课标》上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是众多老师一直发愁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作文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诸多问题,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认清问题,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把评改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自己认真下笔写作,在会写的基础上学会自己修改,最终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必须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想要学生真正得到进步,必须从学生思考上大做文章。于是我探索由原来的老师批阅作文改为老师带领学生自己相互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不断相互学习,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课上,老师让小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狗》,要求不得少于150个字。汤米想了一会儿,开始写道:"我有一条狗,我叫它波比。我喜欢这条狗,它全身都是黑色,只有头颈是白的……"汤米停下笔来,数了数,字数还差得远。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教学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经常不知道该怎样教学生,怎样才能让他们不害怕写作,并让他们更好的把所要告诉人们的内容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2011年10月16日,在县教育局和教研室的组织下,我有幸在四小聆听了成都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罗维静老师的一堂习作课。听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发现作文课也有别样的上法,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深深地感  相似文献   

20.
梁玉清 《科教文汇》2012,(14):94-94,98
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的心灵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最受感动的,印象最深的,不拘字数地写出来,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学生写作文,感到最难的则是无话可写。为解决此难题,我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三点弥补方法,即多读书、多积累、多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